梨园恩怨|李少春:我跟李万春是“狗吃粽子——解不开的扣儿”
京剧史上的“二李之争”,堪称一桩轰动梨园界、不失为“恶性”的艺术竞争事件。作为郎舅关系的李万春与李少春,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年轻气盛的双方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艺术较量,而且,矛盾最终还延伸至家庭内部,折射出当时戏曲界的生存现状和竞争生态。
京剧史上的“二李之争”,堪称一桩轰动梨园界、不失为“恶性”的艺术竞争事件。作为郎舅关系的李万春与李少春,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年轻气盛的双方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艺术较量,而且,矛盾最终还延伸至家庭内部,折射出当时戏曲界的生存现状和竞争生态。
在京剧艺术的灿烂星空中,李少春是一颗格外耀眼的明星。他以卓越的表演才华,在文戏与武戏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然而,在舞台之下,他的人生却充满了坎坷与波折,家庭的责任、命运的无常,与他辉煌的演艺事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余派是京剧生行的重要流派,流传广泛,传人众多。余叔岩先生当年有 “三小四少” 徒弟。这些徒弟在当时很有名气,如今学余派的人虽多,但真正得到他口传心授的只有两人,即孟小冬和李少春。
1933年,居住在天津的14岁少年李少春,虽然在家中闭门学戏,但是京津两地的梨园界,早已声名鹤起,戏迷们都知道李家出了一位无论武功扮相身法气度都非常杰出的后起之秀,文武全才。
再无大师!赵燕侠先生于今天(2025年3月19)下午去世,享年97岁。
上世纪60年代,一出现代京剧《红灯记》红遍戏曲舞台,成为了那个年代八大样板戏之一。七十年代初该剧被搬上了大银幕,风靡全国,成为经典作品。在该剧中扮演男主角“李玉和”的钱浩梁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当红大明星。其实,该剧“李玉和”的首位扮演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
李少春是一代京剧大师,担任过中国京剧院一团、三团团长。他是京剧奇才,文戏、武戏都拿手,是不可多得的文武老生。
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经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与个人的奋斗、沉浮,他就是钱浩梁。谁能料想到,往昔在《红灯记》中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的钱浩梁,如今已化身为一位常穿梭于菜市场的平凡老大爷。曾经,他以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李玉和形象,如同
众所周知,李少春先生拜师余叔岩学习老生,又拜师杨小楼的“杨派”学习武生,行内外很多评论说,李少春先生将余叔岩的老生和杨小楼的武生结合于一身,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