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又“雪”与“血”同音,剧中多次出来大雪的镜头,编剧的寓意究竟为何?
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又“雪”与“血”同音,剧中多次出来大雪的镜头,编剧的寓意究竟为何?
雪是白色的,血是红色的,当白与红交织在一起,天空便是灰暗的。
《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开始于一场迟来的雪,也结束于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在剧中,雪是祥瑞,是天意,是上天亲手为严党缝制的一件孝衣,也是天子脚下,死于饥寒的千万百姓的孝衣。
洁白无瑕的雪下,埋葬着无数人的尸体,并从中开出了一朵傲立风雪的花,是这朵花,给了大明希望。
迟来的雪
嘉靖三十九年,一冬无雪。
天不下雪,意味着明年必定蝗虫大作。
民间开始传言,这是老天爷要收人了。
收谁呢?
自然是严嵩父子这两只大蝗虫。
农历十一月,天降大火,一把火将嘉靖日夜练道修玄的万寿宫给烧了。
朝野的浮言又悄悄漫向了嘉靖。
再过一日,就是除夕了,可京城内外,依旧冬日高照。
山东无雪,山西无雪,北直隶无雪……
一封封急递,让一连作了好几坛罗天大醮祈雪的嘉靖再也坐不住了。
从来只信方士不信钦天监的他,急召监正周云逸进入玉熙宫。
他想要钦天监找出一个三代以来盛世无雪的例证来证明今冬无雪与人事无关,可周云逸却说: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
天怒人怨,这是上天示警!
还说他是传天意于天子,一个小小的钦天监监正都能代传天意,那他这个真龙天子还保真吗?
就这样,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被东厂提督太监冯保杖毙于午门之外。
为了靖浮言,安民心,嘉靖不得已颁下一份罪己诏。
大意是:皆因朕躬敬天不诚,上天才不降瑞雪,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从嘉靖四十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朕将独自在西苑玉熙宫斋戒祈雪。上天念朕一点诚心,自当降瑞雪佑我大明,佑我臣民。
皇上都领罪了,内阁自首辅严嵩,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及其六部九司官员自是也要跟着领罪,皆言天不降雪,罪在内阁,罪在司礼监,罪在臣工。
可年一天天过去了,就快到正月十五了,西苑上空还是黑沉沉的,丝毫没有要下雪的意思。
要是再不下雪,天颜何在?
天子一怒,那将会血溅几尺?
一切犹未可知。
可能是嘉靖的诚心感到了上天,也可能是上天垂怜,不忍心见清流和严党短兵相接,伤及无辜,终于是在一年一度的财政会议开始前,下雪了。
看着鹅毛般的大雪,一片接一片的飘下,冯保两眼闪着光,当即下令:
我这就给皇上去报喜,然后去司礼监。你们这帮奴婢都给我听着,在我向皇上报祥瑞之前,你们谁要再敢胡咧咧,我立马把他往死里打。
说完,就跑着去给皇上报祥瑞了。
不多时,吕芳也得知了天降大雪的消息。
吕芳开口第一句就是,皇上,有德啊!
真是在任何时候,吕芳说出来的话都透着大内十万总管的身份。
听说冯保为了抢报祥瑞,竟然选择直接封锁天降瑞雪的消息,吕芳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要找死,也不是你这个找法。
去玉熙宫的路上,见因冯保打了招呼,到处都是死一般的沉寂,吕芳便吩咐太监:
告诉他们,这雪是我大明朝的祥瑞,让大家伙都起来,报祥瑞,声音越大越好。
于是周遭开始充斥着报祥瑞的欢呼声。
等见到严嵩,吕芳赶忙迎了上去,说阁老啊!这场雪下了以后,您老去年八十,今年该是七十九了。
吕公公这是嫌我老喽!
严嵩感叹道,雪是好雪,要是下的都是银子,我也就不再操这份心,可以向皇上告老还乡了。
来源:时光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