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漫影视单元“在春天·幻动漫”“在春天 动漫狂欢”文创动漫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载着满满的成果落下帷幕。这次活动,是对“北京动漫30条”和“北京大视听”系列扶持政策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更是一场春天的邀约,邀请动漫影视行业各主体一起扬帆逐梦、
导读
近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动漫影视单元“在春天·幻动漫”“在春天 动漫狂欢”文创动漫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载着满满的成果落下帷幕。这次活动,是对“北京动漫30条”和“北京大视听”系列扶持政策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更是一场春天的邀约,邀请动漫影视行业各主体一起扬帆逐梦、踏浪前行,共赴下一场美好的收获。
01
回顾,为了更好地出发
2023年9月,北京市出台《关于推动北京动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北京动漫30条”),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政策围绕内容创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关键环节,推动政府、协会、园区、企业、平台“五端联动”,旨在整合动画行业上下游资源,将北京打造为全球动漫产业高地。不到两年的时间,北京市动漫影视产业在政策扶持下迎来高速发展。
动漫影视产值全国第一。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动漫影视产业总产值突破1203.09亿元,同比增长11.64%,稳居全国首位。动漫影视产业主体活力增强,活跃动漫影视机构达154家,涵盖创意孵化、制作发行到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在近期火爆全球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制作发行中,共有87家(涵盖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服务支持的企业参与,充分显示出北京在动漫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及产业生态构建能力。
动漫影视精品层出不穷。在“北京动漫30条”和“北京大视听”双重政策的共同促进下,京产动画片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毛毛镇之海洋大发现》《宠物旅店》2部作品入围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洛神:动起来的中国名画》《欢迎来到北北家》等4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重点动画项目名单,精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京产动画《少年歌行》系列作品已在全网获得超过70亿的点击量,《猫行东方》在优酷站内播放量超过330万。此外,涵盖《欢迎来到北北家》《熊猫传说》《暮归》《中华狸猫古诗集》等52部动画项目的“北京大视听”动画储备库,在历史、科幻、冒险、教育等多种题材均有布局,推动京产动画IP和作品创作蓬勃发展。
动漫影视配套优势突出。人才方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通过实施“北京大视听人才行动计划(2023-2025)”、打造首届北京大视听“京琅琊”人才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持续为动漫影视行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资金方面,北京市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2024年北京市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夯实和完善季度动画片创投提案机制,不断培育动漫IP、涵养动漫生态。
02
耕耘,为了更好地收获
本次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海淀区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在春天·幻动漫”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动漫产业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为动漫创作者、从业者和爱好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好地推动北京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春天·幻动漫”主题活动结合动漫影视行业当下发展需求,打出了一套导向明确、路径清晰的组合拳。
激发青年创作活力。人才问题和创新问题一直是制约动漫影视产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此次主题活动为难题的破解给出了极具北京特色的答案。
一是成立全国高校动漫创新联合体。北京地区已有14所高校开设动画、漫画专业,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次联合体邀请全国24所高校加入,汇聚全国高校的智慧力量,共同推动动漫产业创新发展。二是发布动画人才青创“种子”计划。主题活动上,卡酷、优酷、抖音平台等发布了各自的动画人才青创“种子”计划,以多项资源扶持、服务于动画人才,特别是青年导演的成长,同时发现和助力优质动画IP的孵化。
对接产业上下游。为了打通动画IP与潮玩制造的全链路,北京影视动画协会与广东省东莞市潮玩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该合作跨越南北,融合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优势,构建起“创意南北、制造南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助力动漫影视宣发。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新作品如何被看见?好作品如何能破圈?是摆在动漫影视行业创作者面前的难题。此次主题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对动漫影视宣发作出了很好的尝试。会上,吉林动画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疯狂电脑城》《山海经·鸟之战》,AI动画电影《愚公移山》,北京电影学院和数字媒体学院师生共创的科幻短片《铁血苍穹》,动画电影《御神记》等各具特色的作品进行了发布。
03
谋划,为了动画强国之梦
早在2004年,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4条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这项政策普遍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对动画产业的第一个指导性政策文件,由此国产动画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春天。二十年过去,中国的动画片制作主体数量、动画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但与动画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参照美国、日本等动画强国,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以内容为本,贴近当下讲好故事。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李忠志指出,当下动画创作要实现“四个回归”,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回归故事。故事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是激发群众、观众情感的基石,是动画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中国动画在故事讲述上还有欠缺,要要全行业把讲好有价值、有营养、能共鸣的好故事作为一个突破口去努力推进。同时,还要回归创意。与情节驱动的电视剧相比,动画是一个创意驱动的艺术门类,优秀的动画作品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交流中,嘉宾们普遍认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它讲好了一个能让人共情共鸣的故事。如何去寻找好的故事?可以深入生活,真正去倾听了解少年儿童的需求、诉求;也可以到五千年的历史和经典作品中寻找故事。把故事讲好了,动画作品和动画IP的塑造便会更加的水到渠成。
以科技赋能,用好AI这样的“风火轮”。主题活动上,科技赋能是嘉宾们反复提及的高频词。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强调,要充分发挥超高清视听、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新一代技术的赋能作用,提升北京动漫产业各环节全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张革指出,海淀已经汇集AI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起了覆盖芯片、框架、模型、算法、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其中AI视听产业体系完备、实力雄厚,将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强赋能。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以颠覆性的姿态重塑了全球创意产业的格局,动画人急需突破已有的思想藩篱,转变观念、拥抱人工智能,让AI从工具升级为创意伙伴。
以生态为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发展。如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李忠志所言,动漫是一个大家族,各家族成员紧密联系且相互支撑,比如漫画可以为动画提供IP基础,电视动画、网络动画也为电影动画培养用户,积累市场,提供人才、技术和产业支撑。共同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的繁荣发展。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以北京为案例指出,在动漫影视领域,北京拥有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的完整产业链条,154家活跃动漫影视机构,这是动漫在北京发展壮大的沃土,也是北京建设动漫原创孵化高地、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传播重镇的基石。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继续强化“动画+”和“+动画”的思路,围绕龙头企业、重点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发展,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布局涵盖技术研发、创意孵化、制作发行到衍生品开发的全周期全链条产业。具体而言,如拓展动漫+文商旅体新空间,探索动漫IP与旅游景区、商业街区、文化演出等的有机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漫乐园、市集、嘉年华等活动,推动手办、盲盒等衍生品市场的共同发展。
从春天出发,让我们携手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培育更好环境,推动更广传播,为动漫影视行业扬帆逐梦、踏浪前行,让动漫影视发展一路繁花,绘就中国动漫影视产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史 杰
轮值主编:周 菁
责任编辑:冯雯欣
后期编辑:赵希雅
来源:黑崎一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