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看到《治安疏》后,为什么不直接发火找个理由处死海瑞?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1-22 00:24 2

摘要:在《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上书那可是件天大的政治事儿,嘉靖对这事的态度,跟变脸似的,变了好几回。

文丨史官

在《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上书那可是件天大的政治事儿,嘉靖对这事的态度,跟变脸似的,变了好几回。

随着他态度变来变去,剧里那些大佬们也都藏不住了,纷纷露出真面目,展开一场场精彩又隐晦的政治博弈。

不仔仔细细琢磨,好些剧情还真看不懂。

我们就顺着嘉靖态度的变化,聊聊问题的核心。

先是怒火中烧。

海瑞写的“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财用也。

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这话太扎心了,换谁是嘉靖,不得气得跳脚,大喊“反了,反了”。

这简直是把皇帝的体面踩在脚底下,任谁看了都得火冒三丈。

然后,是心生恐惧。

嘉靖可是执掌大明四十多年的老狐狸,权斗这事儿早刻在骨子里了。

刚发完火,他立马就冷静下来,吩咐陈洪赶紧把海瑞逮住,“别让他跑喽”,还想着狠狠审一审,挖出背后主谋。

为啥这么紧张?历史上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夺门之变,桩桩件件都是血的教训,万一海瑞这事儿是场精心谋划的政变,嘉靖这脑袋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这时候,黄锦的性子就显出来了,他满心满眼都是嘉靖的利益,掌管东厂,消息灵通得很,早知道海瑞遣散家人、买好棺材,心里笃定这就是海瑞个人的事儿,没什么幕后黑手。

正值嘉靖乔迁的大喜日子,没必要为个小官大动干戈,真要处理,等乔迁完也不迟,不然有损龙威。

可黄锦不懂嘉靖那帝王心思,主子正焦头烂额,你个奴才还来指手画脚?

结果,嘉靖先把黄锦抓了,还牵连到吕芳,这就是给朝廷放话:朕要发威了,亲近之人犯事,朕也绝不手软。

然后是赵贞吉的野心和能力。

那木质宫殿隔音差得很,嘉靖在里屋发火,外面跪着的大臣听得真真儿的,没一个敢乱动,都吓得哆哆嗦嗦。

正常来讲,皇帝发完火,得先让外臣退下,再把内阁成员或者首辅徐阶叫进去,商量商量咋应对。

赵贞吉呢,他论资历哪够越过内阁和首辅,直接去找嘉靖汇报?

但这人精得很,一下就瞅见机会来了,想当严嵩那样的宠臣,还惦记着首辅之位。

毕竟,海瑞德奏疏是他递上去的。

更关键的,此时被怀疑最狠的就是裕王,而最应该进去的是徐阶,而徐阶不仅是自己的老师,还是裕王的老师,怎么进去解释。

赵贞吉铁了心,给徐阶鞠一躬,头也不回就往前走,去见嘉靖。

第四,就是御前过招。

年过六旬的嘉靖,到底年纪大了,就算玩最拿手的权术,也有点玩不过这些满肚子墨水的臣子。

嘉靖问:“赵贞吉,你进来想说啥?”

赵贞吉答:“皇上,在我交代前,能不能给我看看那贺表?”

嘉靖气道:“逗我呢?海瑞是你下属,奏章你呈的,你能不知道内容?”

赵贞吉咬定:“臣确实不知。”

嘉靖又说:“赵贞吉,老实交代,背后是谁,朕不怪你。”

赵贞吉立马表态:“我是陛下钦点进士,陛下于我,既是君主,也是恩师,我跟陛下比跟徐阶还亲。您要信陈洪谗言罚我,我委屈也不敢吭声,要杀要剐随您便。”

这话说得巧妙,拿捏住嘉靖爱面子的软肋,嘉靖哪能承认被陈洪忽悠?

结果,赵贞吉不光全身而退,还越过内阁,拿到海瑞案主审权。

他盘算着,只要搞定海瑞和同僚,首辅之位说不定就到手了。

不过咱开上帝视角,知道他最后没成,为啥?

高拱、海瑞太猛了,高拱怼徐阶都不落下风,海瑞连嘉靖都敢顶,赵贞吉在他俩面前,还不够看,还把徐阶得罪了,成了文官集团的公敌。

最后,是试探裕王。

嘉靖最担心海瑞上疏背后是裕王指使,就让陈洪拿着奏章去试探。

躲在王府惴惴不安的裕王,一听陈洪来了,以为要被废太子,干脆破罐子破摔:“我若继承大统,必重用此人。”

别的剧里,传旨太监就是个打酱油的,这段剧情估计就写成陈洪回去复命,嘉靖震怒要废裕王,再靠机缘巧合或者啥高人劝和。

但《大明王朝》不一样,把陈洪性格刻画得明明白白。

陈洪下手狠,是嘉靖的刀,可他不傻,知道四处得罪人没好下场,就想法子给自己留后路,向裕王靠拢。

劝裕王别冲动,顺着皇上意思来,等皇上气消了,位置稳稳的。几句话,就赢得裕王信任。

陈洪这手段,软得很,怪不得嘉靖后来敲打他:“会当媳妇两头瞒,你也配?”

裕王看着懦弱,真上心了,也有点手段,让老婆、儿子替自己谢罪,想着皇上再不信任自己,总信家人吧?

到这儿,嘉靖也明白,海瑞这事就是他自个儿干的,没别人撑腰。

然后,嘉靖开始一遍遍研读海瑞奏疏,越看越扎心,彻底破防了。

海瑞进攻太直接,没一点弯弯绕:“皇上,您这皇帝没当好,父亲也没当好,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在您治下饥寒交迫、任人宰割,您知道吗?”

来源:历史精彩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