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年羹尧敢血洗江夏镇,你看老四给他下的密令,都有哪些内容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1-17 21:29 2

摘要:在很多人看来,血洗江夏镇一事的发生,根本原因是老四为报当年他跟老十三在江夏镇所受的屈辱,这才借着捉拿钦犯任伯安和刘八女的机会,密令年羹尧一雪前耻。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极具讨论的谜团:

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之前,老四暗中究竟下达了什么样的密令?

在很多人看来,血洗江夏镇一事的发生,根本原因是老四为报当年他跟老十三在江夏镇所受的屈辱,这才借着捉拿钦犯任伯安和刘八女的机会,密令年羹尧一雪前耻。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江夏镇所有财富早有耳闻的年羹尧,为了趁机发笔横财,于是趁机大开杀戒,由此才导致了那晚的江夏镇惨案。

可真相确实如此吗?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隐藏在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背后的真相,也就是老四究竟向年羹尧下达了什么样的密令——

叫没叫他杀任伯安和刘八女,又下没下令让他斩杀淮安营官兵并屠庄,以及年羹尧为何敢吞下江夏镇的钱。

想弄清老四究竟给年羹尧下达了什么密令,我们首先要把目光聚焦在任伯安和刘八女的身上。

注意,当时主管刑部的老十三给年羹尧下达的关防是:让其前往江夏镇捉拿钦犯任伯安和刘八女。

既如此,年羹尧为何敢杀了任伯安和刘八女,他就不怕事后难以交差吗?

其实真相是:在老四的密令中,就包括让年羹尧在拿到《百官行述》之后,将任伯安和刘八女灭口的指令。

对此的依据并不复杂——

当时,之所以会有老十三密令年羹尧去江夏镇捉拿钦犯的事儿,是因为复立的太子为了拿到《百官行述》,跟任伯安暗中做了一笔交易。

而当老四和老十三得知此事之后,就给太子下了一个放虎归山的套。先放刘八女回江夏镇,再秘密派年羹尧前往江夏镇捉拿逃犯,顺带逮捕任伯安并取回《百官行述》。

我们假设老四传给年羹尧的密令,与老十三通过刑部给年羹尧下达的关防是一致的,都是让年羹尧借着抓捕逃犯的名义,暗中逮捕任伯安并查抄《百官行述》。

那么事成之后,老四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

任伯安、刘八女以及《百官行述》被带回了京城,老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两个人和《百官行述》这个烫手山芋。

需要注意一点,在这件事上老四的目的跟老十三的目的不同。

老十三配合老四搞这件事,其实就是为了阻止太子犯错。

因此若按老十三的想法,逃出刑部大牢的“道具”刘八女,自然要重新关回大牢;而暗自搜罗百官把柄编纂成册的任伯安,也该押入刑部大牢;至于《百官行述》则应该秘密销毁。

只有这样,这桩摆到台面上重如千斤的大案,才能无声无息地处理,毕竟老十三虽然已动了帮老四夺嫡的心,却并不想用卑劣的手段攻讦太子。

但老四不同,在这件事上,老四的目的可谓是“公私参半”,“公”自然是要阻止太子胡作非为,而“私”却是要借机扳倒太子。

基于这一目的,刘八女、任伯安以及《百官行述》同时出现,对老四就是不利的。

虽然表面看起来,人证、物证俱在,算是彻底坐实了太子跟任伯安勾结,要拿《百官行述》掀起一波浪潮的罪行。但同样,人证与物证俱在,也间接坐实了老四对太子的算计。

注意,由于人证物证都被年羹尧带回了京城,有关太子的罪行已被坐实,那么作为整个事件的幕后操盘手,老四必须得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断。

此时可供老四做出的选择只有两个——

一是就地引爆;

二是向康熙密报。

而无论老四最终做出了哪种选择,由于刘八女和任伯安的存在,老四都必须将事情的原委公之于众。也就是说:从老十三默许刘八女逃出大牢,再到他和老十三暗中布局放虎归山这一系列的事,都得如实和盘托出。

毕竟,物证不会主动说话,可人证却会。

由此一来,老四这些行为在康熙的眼里,“为公也不公,无私也有私”。

毕竟,你要真想阻止太子犯错,大可以从源头上进行制止,或是在太子犯错之前就将太子的计划上报。而事先不阻止也不上报,反倒是假意配合纵容,等到人赃俱获之后再将其捅破,这不分明就是居心叵测嘛!

这就是为何会说,老四在给年羹尧的密令中,会让其将刘八女和任伯安灭口的原因。

只有这样,老四才不至于为了扳倒太子,把自己也扔了进去。

也只有这样,老四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既当又立”的机会——既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扳倒太子,又可以向康熙表现出他并无“手足相残”之心,也无“夺嫡”之意。

而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除了将刘八女和任伯安灭口之外,老四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备,这就涉及到了老四在密令中给年羹尧的另一个关键指令。

相对于刘八女和任伯安这两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被灭口,“血洗江夏镇”发生后,之所以很快就成为了震惊朝野成为一桩大案,关键就在于年羹尧杀了淮安营的官兵,还将江夏镇屠了庄。

那么年羹尧这一系列狠辣的行为,究竟是为了敛财而自发的,还是其中也有老四的暗中授意呢?

要揭开这个谜团,我们就需要接着方才讨论的问题,继续分析下去——

在刘八女和任伯安被年羹尧灭口的前提下,老四如何才能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用《百官行述》这把刀扳倒太子?

注意,在老四给年羹尧下达密令之前,并不知道会有太子跟任伯安洽谈交易的那封密信,因此我们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首先要去掉的就是这一意外因素。

人证已被灭口,手握物证的老四,自然就多了歪曲事实、掩饰自身算计的空间,可同样由于没了人证,物证对太子的杀伤力又随之下降了。

单凭手里握着的《百官行述》,老四根本无法攻击太子。

毕竟《百官行述》就只能证实编撰者任伯安有罪,老四若想攻击太子,还是免不掉要向康熙坦白前因后果的这一环节。

而一旦老四向康熙言明了《百官行述》、任伯安以及太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老四就又会处于被康熙怀疑猜测的不利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个死循环呢?

老四唯一的出路,就是需要想办法来化“主动”为“被动”——也就是说,老四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不得不“讲出实情”的机会,好让康熙明白,不是他非要把有关太子和《百官行述》的事儿说出,而是他不说不行。

基于此,也就不难得出:

年羹尧斩杀淮安营士兵以及屠庄的行为,极有可能就是得到了老四的密令,因为由此所造成的轰动,对老四捅刀太子的目的是有利的。

注意,这一轰动事件发生之后,各方势力势必会细究其中的真相。

在这种形势下,随着真相逐渐大白,到时老四择机站出来,不管是选择“被迫”坦明其中的真相,直接对太子捅刀,还是故作掩饰把矛头间接指向太子,都能最大程度避免康熙对老四的怀疑与猜测。

而在剧中,事发之后康熙之所以会将年羹尧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就是因为康熙不仅没怀疑老四的动机,反倒觉得老四想要维护太子的心,值得嘉奖。

那么到此我们是否可以判定,在老四下达给年羹尧的密令中,就包括斩杀淮安营士兵以及屠庄这两项指令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因为无论是斩杀淮安营士兵,还是屠庄,二者任选其一,都能达成对老四有利的局面。既如此,老四又何必徒增杀孽呢。

而根据剧中的种种线索,在老四的密令中最有可能下达的指令,并非屠庄,而是斩杀淮安营的士兵。

对此的依据有三点——

其一,斩杀淮安营士兵最能达成老四想要的局面。毕竟屠庄只是民事,上报朝廷的速度不会有多快,而斩杀官兵却不同,地方必须得第一时间上报。

正因如此,事发之后,老十三才会说:

“岂止我知道,就光是淮安营死了一百多名官兵,现在淮安的六百里加急早已到了兵部,这会儿不但太子知道,八哥他们全都知道了。”

对此可能有人会说,老四在江夏镇受过屈辱,他肯定会选择屠庄。

但实际上让老四在江夏镇受辱的,仅是刘八女及其爪牙,也就是包括胡教头在内的那些庄丁。

因此,即便老四的怒火会向外波及,那也只会波及到助纣为虐的淮安营士兵,而非庄内那些类似于张五哥一家的无辜百姓。

其二,则是岳钟琪的一个特殊反应。

当时,岳钟琪刚配合年羹尧,以“造反”罪斩杀了在场的淮安营士兵,可随后听年羹尧要将江夏镇内的人也全部灭口时,当场就提出了质疑:

“大帅,好几百人哪!何况还有女人和孩子。”

明明斩杀官兵的罪责更大,可为何岳钟琪愿意积极配合斩杀官兵,却不愿屠庄呢?

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斩杀官兵在老四的密令范畴内,而屠庄却不在。

注意当时年羹尧制定的抓捕计划,先少数人进庄“官兵扮盗行劫”,其余人等待信号再闯入庄内,这分明就是一出有预谋“钓鱼执法”与“引君入瓮”的戏码。

而“钓”和“引”的,自然就是驻扎在江夏镇附近的淮安营士兵。

既然斩杀官兵是早有预谋的,而年羹尧的副将岳钟琪也乐于积极配合,这就足以说明:在行动之前,年羹尧就已将老四密令中的内容告知了岳钟琪,而密令中的内容就包括斩杀官兵,但却不包括屠庄。

其三,老四对年羹尧说的一段话。

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之后,在即将前往南京觐见康熙之时,老四为了敲打年羹尧,说了这么一段意外深长的话:

“你现在虽然不带兵了,但身为巡抚,生杀之权更重,当然了,不杀生是不可能的,但是滥杀无辜必遭报应。”

什么叫“不杀生是不可能的”?

这就说明老四肯定密令年羹尧杀一部分人。

而在江夏镇一事中,能称得上是“滥杀无辜”的,想必也就只能是岳钟琪口中,那包括女人和孩子的好几百号人。

在分析完年羹尧在江夏镇所进行的杀伐,哪些是得到了老四的密令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则是年羹尧在江夏镇除杀伐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行动——敛财。

年羹尧拿走江夏镇的钱财,究竟得没得到老四的默许?

我们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对江夏镇拥有的财富多与寡,老四是心知肚明的。

当初,老四完成江南筹款赈灾任务奉旨回京的途中,曾和老十三在江夏镇里的张五哥家借宿过一夜,就是那一晚张五哥的爹对老四提到过:

“说到钱呐,除了当今皇上只怕就算咱们的庄主和他的姐夫啦。”

按常理来说,对任伯安、刘八女在江夏镇揽财的行为,老四自然是痛恨的,由此老四有动机让年羹尧趁机“拿”走这笔财富。

但问题是,让年羹尧拿走这笔财富,后续老四要如何处置呢?

以夺嫡为终极目标的老四,自然不会将这笔钱纳入囊中,从而给自己埋下祸端;

而若是将这笔财富上交国库,来填补国库的亏空,老四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但可惜缺失足够正当的理由,总不能为了让这笔钱能够充公,暴露他于背后对太子的算计,从而破坏他的全盘计划。

因此,老四若非要处置这笔钱,就只能暗示年羹尧将其贪墨。但显然这种猜测又并不符合老四的驭下风格,对手下要求极严的老四,绝不愿因此让手下养成一个“杀人越货”“趁机敛财”的毛病。

同时更关键的是,既然老四在密令中没让年羹尧屠庄,自然就不会让年羹尧搜刮江夏镇的钱财,否则钱财一旦被年羹尧拿走,岂会不走漏风声。

所以,年羹尧拿走江夏镇的钱,绝非老四的密令。

而正是因为年羹尧想要悄无声息地贪下这笔巨额财富,才会违背老四的密令做出屠庄的恶行。

那么年羹尧为何敢这么做呢,难道他真就不怕老四事后追责吗?

若放在其他时候,年羹尧虽然胆大包天,但他还真不敢违背老四的密令。

但当时的情况却有些特殊,由于老十三下达关防之后,老四又给年羹尧下达了一系列的密令,而密令里的内容又是见不得光的,这就给了年羹尧敢于趁机敛财的胆量。

有那些见不得光的密令在前,年羹尧自然不怕被老四事后追责,毕竟这几百万两银子看似数额巨大,但对于老四夺嫡的大计来说,却根本算不上什么。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来源:卿心君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