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或许真正“害死”年羹尧的,是那盆没倒掉的洗脚水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1-28 21:19 6

摘要:“回主子,奴才敢怼天发誓,绝没有自外于主子的心思,因为奴才接到的是兵部的文书,一到京就先去了兵部,没想到,十四爷把奴才带到了八爷那儿去......”

“回主子,奴才敢怼天发誓,绝没有自外于主子的心思,因为奴才接到的是兵部的文书,一到京就先去了兵部,没想到,十四爷把奴才带到了八爷那儿去......”

年羹尧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他本是抚远大将军,还是雍正最器重、也是最得雍正赏识的人,不仅赋予他顶高的权利,还给了他无数的恩惠。

就算年羹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雍正也很少计较,给了他太多太多的包容。

可年羹尧不懂雍正的良苦用心,仗着有雍正的庇护,逐渐变得狂妄自大,甚至还在西北直接称王了。

所以说,年羹尧真是一步一步把自己给作死了。

然而事实上,真正害死年羹尧的,不是其他,其实就是他没有给胤禛倒掉的那盆洗脚水。

洗脚水

年羹尧出身包衣,是隶属于皇家私有的奴仆,在当时那种等级森严的清王朝下,这样的出身无疑是低贱的,注定了他人生起点的卑微。

但年羹尧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头脑灵活,精明强干,又兼具胆识和魄力,这些特质吸引了当时还是四皇子胤禛的注意。

胤禛看中了年羹尧的才干,有意栽培他,助他考取功名,为日后重用埋下伏笔。

好在年羹尧没有辜负胤禛的期望,他从杭州参将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渐崭露头角。

在康熙末年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年羹尧始终坚定地站在胤禛一边,为他出谋划策,尽心竭力。

包括在陕甘总督的任上,他更是兢兢业业,为胤禛的夺嫡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可以说,没有年羹尧,就没有雍正的顺利登基。

年羹尧

雍正即位后,对年羹尧的信任和重用达到了顶峰,他力排众议,任命年羹尧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大军平定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叛乱。

为了支持年羹尧,雍正几乎调动了全国的资源,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而年羹尧也不负众望,率军大败叛军,为大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对年羹尧的功绩也是大加赞赏,称他是“朕的恩人,是大清的恩人”,并给予他无上的荣耀和权力。

一时间,年羹尧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但有句话叫“福兮祸之所伏”,所以年羹尧的辉煌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年羹尧

年羹尧的飞黄腾达,并非完全源于他的能力和功绩。在权力的游戏中,忠诚和服从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

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建立在他对其绝对忠诚的基础上。

然而,随着年羹尧地位的提升,他的野心也开始膨胀,对雍正的忠诚逐渐出现了裂痕。

一次年羹尧因为私下与八爷党有所接触,引起了雍正的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挽回雍正的信任,年羹尧不惜屈尊纡贵,亲自为雍正洗脚。

年羹尧

但是在这个看似卑微的举动中,却隐藏着年羹尧内心的傲慢和不服。

在洗完脚后,他本想端走洗脚水,却又突然停了下来,转身离去,仿佛在刻意强调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奴才。

其实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就深刻地反映了年羹尧内心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雍正的奴才,而是把自己放在了与雍正平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上。

这个时候的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足以让他摆脱奴才的身份,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地位。

而这种心态,在日后他的种种行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年羹尧

值得注意的是,年羹尧和八爷党的联系也是由来已久,在雍正追查国库亏空受阻,仕途一度陷入困境时,八爷党曾向年羹尧抛出橄榄枝,举荐他升任四川提督。

当时年羹尧欣然接受了这份好意,并前往八爷府谢恩。

从这里就能看出,年羹尧对雍正并不是忠心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政治投机性,他试图在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左右逢源,以谋取最大的利益。

“洗脚水事件”之后,雍正虽然表面上原谅了年羹尧,但内心深处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和戒备。

雍正也清楚,一个拥有巨大权力,却又心怀二心的人,迟早会成为自己的威胁。

雍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雍正开始暗中监视年羹尧,并逐步削弱他的权力,为日后彻底清除他做好准备。

在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后,他就达到了权势的巅峰,不过这同时也标志着他走向毁灭的开始。

逐渐地,他开始生活奢靡,挥霍无度,在前线打仗时,他每日的开销高达数万两白银,吃穿用度极尽奢华。

而就在这个时候,国库面临着空虚,百姓生活也变得困苦起来,所以年羹尧的骄奢淫逸,就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一片非议。

更令人不齿的是,年羹尧的性格也变得愈发残暴和专横,他动辄杀人,视人命如草芥。

年羹尧

江夏镇事件就是他残暴本性的集中体现,为了销毁不利于雍正的“百官行述”,他下令屠杀江夏镇全镇七百余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包括在军中,他更是滥杀无辜,稍有不顺心就会把士兵处死,甚至连士兵的家属也不放过。

除了这些以外,年羹尧的狂妄和自大,也表现在他对皇权的蔑视上。

在庆功宴上,他无视雍正的命令,直到自己发话,将士们才肯卸甲。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公开宣称,西北的将士只听他的号令,不听皇上的旨意,这番话无疑是对雍正权威的公然挑衅,也彻底激怒了雍正。

雍正、年羹尧

而年羹尧的种种暴行,最终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也就是这个时候,雍正意识到年羹尧已经不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棋子,而是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反噬自己的定时炸弹。

于是,他开始逐步收紧对年羹尧的控制,并最终决定把他彻底铲除。

其实雍正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想置年羹尧于死地的,平定青海叛乱后,雍正感念其功劳,也顾及君臣情分,并没有立即对年羹尧下手。

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策略,逐步削弱年羹尧的权力,同时也在观察他的反应,希望他能有所收敛,迷途知返。

而雍正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以推行新政为名,派遣官员孙嘉诚前往西北协助年羹尧处理政务。

说白了,这实际上是为了限制年羹尧的权力,并监视他的行为。

孙嘉诚

但年羹尧却把雍正的这一举动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他毫不犹豫地杀害了孙嘉诚,彻底断绝了与雍正和解的可能性。

而孙嘉诚之死,也成为了雍正与年羹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雍正终于下定决心,要彻底清除这个曾经的心腹爱将。

雍正虽然对年羹尧的功绩有所肯定,但对他日益膨胀的野心和跋扈的行为也有所忌惮。

他深知,功高震主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大忌,而年羹尧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挑战皇权的尊严。

雍正开始刻意地地削弱年羹尧的权力,并通过各种方式试探他的忠诚。

年羹尧

他甚至还把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纳为了侧福晋,这表面上是对年羹尧的恩宠,实际上是为了把她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同时,雍正也暗中派遣心腹李卫监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随时掌握他的动态,雍正的种种举动,就表明他对年羹尧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猜忌和防备。

事实上,年羹尧对雍正的举动也不是毫无察觉的,但他被权力和野心蒙蔽了双眼,并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

于是雍正就利用年羹尧外出拜访蒙古王爷的机会,迅速调换了西北的守军,把年羹尧的兵权架空。

一直到他回到军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年羹尧

雍正念及旧情,也为了避免朝野动荡,并没有立即处死年羹尧,而是让他一步步贬谪,从大将军到杭州将军,再到杭州参将,最后成为一个比九品芝麻官都不如的城门官,年羹尧的官位一降再降,最终沦为阶下囚。

可即使是沦落到如此地步,年羹尧依然不知悔改,他穿着象征着皇恩的黄马褂,在城门口招摇过市,以此来表达对雍正的不满和抗议。

这下子,年羹尧的举动彻底激怒了雍正,他再也容忍不了这个曾经的亲信如此嚣张跋扈。

于是一气之下,雍正下旨赐死年羹尧,结束了他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而面对死亡,年羹尧的情绪非常复杂,他先是痛哭流涕,悔恨自己的一生,然后又放声大笑,似乎在嘲笑命运的捉弄。

他曾经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最终却沦为阶下囚,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最终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不已。

说到底,年羹尧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从他不愿给雍正倒洗脚水的那一幕,我们就能看出年羹尧的心思已经不正了。

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满于自己的身份,而是想要自己称帝。

正是因为他的这些行为,迅速就引起了雍正的猜疑和忌惮,也间接导致他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来源:墨子翟的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