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澄之所以会死于非命,表面上是他得罪了一个厨子(身边人)。其实在他把他爹的女人郑大车推倒时就几乎注定了。倒不是说高欢看重一个女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而是高澄这种毫无顾忌的欲求欲取让高欢内心非常难以接受,甚至恐慌。高欢尚且在世,高澄都敢这么猖狂,还有王法吗?还有法
高澄和高洋这两兄弟,其实都很聪明,但是这俩都不知道啥原因,多少都有点人格分裂。
高洋的变态事情后面会陆续提到,先说高澄吧。
高澄这孩子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敬畏感,啥事都敢干,感觉自己暴虐他人是没有成本的。
其实现在我们很多人也跟高澄一样,感觉这个地球终将为他而转动,从来不会去考虑得罪人的潜在成本有多大,任何人在他心目中都是泄欲的工具。
高澄之所以会死于非命,表面上是他得罪了一个厨子(身边人)。其实在他把他爹的女人郑大车推倒时就几乎注定了。倒不是说高欢看重一个女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而是高澄这种毫无顾忌的欲求欲取让高欢内心非常难以接受,甚至恐慌。高欢尚且在世,高澄都敢这么猖狂,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你还把我这个父亲放在眼里吗?高欢实际上想要把高澄给废掉的。
高澄幸运的是他爹死得太突然了,所以很多事情来不及收尾,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明知道他是一个魔鬼,也只能让他接班。
但高澄不幸的是他那个比他小5岁的弟弟高洋生来就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高手,高洋应该是知道他爹对大哥高澄有所不满的,在加上高澄一直欺辱他带给他的愤恨和最高权力的诱惑,他早就在内心之中对他哥无数次暗自说道“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朋友们,大家要对高澄引以为戒,千万别看到任何漂亮姑娘都敢随便上手。高澄推他爹的私家车,他爹把他视为家贼;高澄去扯高慎媳妇的衣服,高慎逮到机会就背叛了东魏;高澄把弟媳高洋的老婆不当外人,高洋巴不得弄死他且在他死后极其变态地高调宣称:高澄当年强奸我媳妇,我现在要强奸回来,所以把高澄的媳妇也那啥了。
大家有很多事情都要考虑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是你身边的人报复你的成本低一点,还是跟你关系很疏远的人报复你的成本更低一点呢?像高澄这种使劲抓着身边人祸祸,其实是在给自己找事。当然,这跟高澄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也有关系。
大家在用人的时候,不是自己信得过、捏得住的人,就尽量不要让他们离自己太近。如果是一些已经靠近自己的人,就尽量不要往死里去得罪他们。甚至讲句比较狠毒的话,要得罪他们就要一次性到位。
高澄这货身上有我们很多人的缩影,就跟一个又聪明又皮的熊孩子一样,一旦聪明劲没用到正确的地方,往往会犯下各种匪夷所思的大错误。你个混账玩意,你真的缺女人吗?为什么非要去强推你爹、你弟、你肱骨之臣的女人呢?即便你想到就要做到,能不能等你自己完全掌握了绝对权力了以后呢?
其实高澄这货有些风险意识又是对的,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他在权力之路上最大的威胁是他二弟高洋,所以找到机会就欺负高洋。一方面是宣示自己这个大哥、第一继承人的主权,一方面是打击高洋的声望,让那些大臣们觉得高洋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但是他不知道他二弟高洋才是深得他爹真传的人,脑瓜子相当好使,特别会装,在他面前装得跟个二傻子一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老婆被那啥了也没啥反应……但在他爹面前,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表现自己,搞得高欢自己都说,这孩子脑瓜子比我还好使。一个当爹的如果说某个孩子最像自己、最喜欢谁,那高低会整出点其他事情来。
前面说了,高澄之死其实不管从哪个方面去推断,高洋都是有重大嫌疑的。
高洋在他哥出事后迅速控制了邺城,当夜召来大将军督护唐邕,叫唐邕部署将校们去镇压四方,唐邕很快分配安排完毕,从此深得高洋器重。如果没有一点准备,高洋能迅速掌控和稳定局面吗?他叫唐邕部署将校们去镇压四方又是什么意思呢?不就是防止高澄被杀的怒火被发酵蔓延烧到自己这个最大既得利益者身上?
直白点说,高洋在高澄被刺杀的这段时间的表现,就是标准的成功政变的反应。
八月初十,也就是他哥死后两天,高洋以立太子之名大赦天下。啥意思呢?大赦天下意味着跟往事干杯了,以前的事都翻篇了。他哥是怎么死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哥死了,以后高家由我说了算。
可怜我们的孝静帝元善见同志被高澄关了这么久的禁闭,还没清醒过来,他居然天真地以为高澄死了,又会有人把他当真正的皇帝了,东魏的忠臣们将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高洋是一个比他哥高澄更狂野的男人。
八月十一,高洋来到昭阳殿拜见孝静帝,身后跟着八千全副武装顶盔掼甲的士兵,登上台阶的就有二百多,每人都随时准备拔刀的造型。瞧瞧这逼格,“皆攘袂扣刃,若对严敌”,跟直接武装夺取有啥区别呢?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东魏朝堂的这一连串风起云涌,高洋是早有准备的。高洋的关门打狗,早就只等高澄来邺城自投罗网了。只是高澄以什么方式去死,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后遗症而已。至于元善见,不管高澄和高洋谁输谁赢,他都改变不了他沦为弃子的结局。
高洋叫传奏者向孝静帝转报道:我有点家事,要回趟晋阳。随后象征性地对着空气行个礼,就离开了。
元善见这个时候总算明白了,自己终究是在白日做梦,高澄是虎,高洋是狼,自己永远是待宰的高洋。
高洋留下了原来邺城四贵的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和他的嫡系侍中杨愔留守邺城,其余勋贵跟随自己去晋阳。注意这帮人哈,原来都是高澄掌权时期的权贵,怎么一下就这么受高洋的信任了呢?尤其是这个杨愔,他是高澄遇刺当天跟高澄商讨“开业大典”事宜的三位大臣之一,也是唯一活下来的一位,后面还成为高洋的辅政大臣。
所以,我们仔细去思考一下,高洋这些年在邺城当一把手,对高澄势力的分化和渗透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了?属地权力关系网就是这么复杂!就是能充分体现“县官不如现管”的职场文化!
高洋从邺城回到晋阳时,由于高洋这些装疯卖傻入戏太深,晋阳那帮文武大臣跟他没啥交情,也没啥利益往来,更不太了解他这个人,所以一开始还是不太接受他的。但是在见识到高洋各种发号施令、言行动作之后,都大吃一惊,这哪里像个二傻子呀?简直就是绝顶聪明的牛人呀!立马全变成海绵宝宝了。
高洋接管晋阳之后,也是比较会来事的,他把高澄之前那些得罪勋贵的制度和条令全给改了。让那些之前受高澄打压的勋贵有一个最直观的比较,同志们,你们觉得我哥好还是我好?要跟我一起拥抱美好未来还是要下去给我哥陪葬?
这里大家也不要急着去谴责高澄太过于狠辣和严苛,其实在权力游戏之中,讲究的是刚柔并济、软硬兼施,要会团结人也要会打击人,所以不能说高澄对那些勋贵有所打压就完全是不对的。但是他死了,他的那些强硬政策被弟弟高洋用来作收买人心的介质,会让他之前的行为显得格外讽刺而已。
高洋以宽厚的姿态在晋阳平稳地完成了权力交接之后,于高澄死后四个月,即550年正月,正式为高澄发丧,随后成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食邑一万户。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像这种级别的上位,都应该要三辞三让的。但是这种传统仪式在高洋这里直接免了,还连分步走的套路都懒得玩了,高澄到死都是大将军,他一接班就是当他爹的丞相。大家从中能看出点什么来吗?像高洋这种猴急猴急的人,只要真正上位了,大概率心理不会很正常。
三月,高洋又是一步到位地把他哥哥的齐王爵位给揽过来了。一字亲王,离皇位近在咫尺了。
随后,高洋把自己想当皇帝的事情跟他老妈娄昭君汇报了一下,娄昭君说:你爹是龙一样的男人,你哥是虎一样的男人,他们都没有自立称帝。你是个啥玩意?居然敢篡位称帝?
娄昭君这么怒怼老二高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娄昭君生的6个儿子中,除了高洋外,个个是大帅哥,天生颜值控的娄昭君一向不太喜欢高洋这个老二;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高洋,篡位称帝是需要功业支撑的,你得都东西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呀!你爹主政14年都没把这事放到议程上,你哥哥那么狂的人尚且做了两年半的大将军,连丞相都没急着当。你此时才24岁,寸功未立谁会心服呢!
聪明的高洋这个时候已经飘了,变得不怎么聪明了,他老妈的话他已经听不进去了。我已经忍了、憋了、狗了这么多年,你还让我等?我要放飞自我了,谁都别拦着我,谁拦着我我就跟谁没完,即便是亲妈也不行!所以娄昭君晚年没少被这个亲儿子羞辱。
高洋随后铸小铜人给自己称帝造势,然后让段韶等人去征求高车大佬斛律金的意见,但斛律金不给面子,并请求高洋把劝他称帝的宋景业给砍了。
后来这事闹到了娄昭君那里去了,娄昭君委婉地跟群臣说,高洋是我的傻儿子,他是没有称帝之心的,都是高德政那个佞臣在背后教唆的。
各位大臣嘴上不说,但心里是不认可的。
高洋一看晋阳这边的工作很难做得通,便高德政去自己的邺城大本营观察百官意向。随后,还亲自率军东进至平都城(今和顺县西)作势,搞出武力威胁的架势之后,又一次召集诸位勋贵一起商议,但还是没人表态支持他。
高德政在邺城那边拉选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大佬司马子如亲自至辽阳(今左权县)迎接高洋,固言不可。
不是百官忠于东魏皇室,而是你高洋这事干得太不讲究了,扑上去就脱衣服,脱完衣服就直奔主题,啥前戏都给省了,跟个牲口一样,太辣眼睛了嘛。
高洋一度因为这事推进难度很大而闷闷不乐。他身边的徐之才和宋景业等心腹就天天想着法子讨领导欢心,说做自己就好、今儿个日子不错适合称帝、晚当皇帝不如早当皇帝……
本来已经憋得很难受了的高洋,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勾引?于是又开始玩传统曲目了,赶紧给我占卜,看看我是不是天命所归……结果不用想,高洋不当皇帝那都是对东魏人民不负责任嘛!于是高洋再次往邺城去筹备了。
高洋这次提前放狠话了,这次谁让我当不了皇帝,后果自负。
邺城留守的杨愔于是召集太常卿邢邵商定礼仪制度,命秘书监魏收起草加九锡、禅让、劝进诸文,控制东魏宗室诸王入北宫留宿东柏堂。相当于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只等领导过来参加就任典礼了。
五月初五,高洋抵达邺城。五月初六,高洋迅速进相国,总百揆,封冀州之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州之河间高阳章武、定州之中山常山博陵十郡,邑二十万户,加九锡,殊礼,齐王如故。五月初十,高洋在邺城南郊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天保。
咱没去查资料,所以不敢说高洋这种以外臣身份篡位称帝的速度是历史之罪,但至少是天花板的快枪手吧——自加九锡到受禅仅仅时隔四天。
高洋应该是历史上最为荒唐的开国之君了,因为他确确实实是没有任何功业和德行给自己背书,上位方式还这么不讲究。这一点也导致高洋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高洋后面不长的一生都在玩命的证明自己的功业,西面武川疯子们不好打就玩了命的跟北面的突厥、契丹、柔然、山胡死磕。看起来很拉风,但其实很荒唐。
高洋他聪明不呢?绝对聪明呀!他比他哥高澄更聪明呢?从直接胜负来看,也比高澄聪明。但是,他真的有智慧吗?有格局吗?是赢家吗?他这一辈子就被“为了证明自己而证明自己”和“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自己的优越感”给彻底绑架了,他比他爹、他哥更疯、更狂、更暴、更嗨、更幻……北齐从建立之初就走向了倒计时的道路了。
很多朋友对北齐王朝沦为历史上最没有底线的禽兽王朝不太理解,其实始作俑者就是高洋。当然要说基因问题,跟高欢和高澄这种“暴发户”也是有关系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特别在意自己的孩子聪明不聪明,这是可以理解的心情,但是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泼冷水的人,如果你的孩子特别聪明,但是却不知道把聪明劲用到正确的地方,孩子的聪明真的会是一个好事情吗?
高澄和高洋这两兄弟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又有想法又有能力,还干什么事都没有什么道德顾虑……到最后,他们谁是真正的赢家呢?不都是为了一己私欲而不惜把任何人视为泄欲的工具吗?
咱不想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去,只是希望大家理性点去看到一些问题。情人眼里出西施,大家是谁的情人,又是谁的西施呢?
来源:老易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