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跟小区超市喇叭里喊促销似的,到处都能听见——檀健次演宝玉,陈都灵扮黛玉,白鹿来当宝钗,连蒋欣都要接王熙凤的活儿?嘿,这事儿一传出来,网上吵得比大集上讨价还价还热闹,有人拍着巴掌叫好,有人直接摆手说“可别瞎折腾”,那动静,真不比过年放鞭炮差。
郑晓龙要拍新《红楼梦》的消息,最近跟小区超市喇叭里喊促销似的,到处都能听见——檀健次演宝玉,陈都灵扮黛玉,白鹿来当宝钗,连蒋欣都要接王熙凤的活儿?嘿,这事儿一传出来,网上吵得比大集上讨价还价还热闹,有人拍着巴掌叫好,有人直接摆手说“可别瞎折腾”,那动静,真不比过年放鞭炮差。
郑晓龙这老爷子,七十岁了还敢碰《红楼梦》,是真有魄力。他拍过《甄嬛传》那样的爆款,也有《芈月传》被骂“拖沓得像老太太缠脚布”的时候。这次盯上四大名著里最难啃的这块骨头,说白了,就是把大半辈子的名声往赌桌上押——成了,那是给经典添新彩;砸了,怕是想翻身都难。
关键是啥?87版《红楼梦》就像老坛酸菜,越陈越有味道,后面谁想翻拍,基本都是挨骂的份。真要是拍砸了,不光演员得被网友追着喷,导演自己也得掉进去爬不出来。
说实在的,观众最怕的就俩字:糟践。
先说说檀健次演宝玉这事儿,我听着就替他捏把汗。这哥们儿是1990年的,三十多了,长相是精致,眼睛里也有戏,不是那种硬汉型的。他在《长相思》里演的相柳确实圈了不少粉,可宝玉是什么人?那是打小泡在胭脂堆里,浑身带着香粉气的贵公子啊。三十多硬要演十几岁的少年,光靠粉底遮皱纹哪够?
87版欧阳奋强演宝玉,那股子书卷气和少年感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天真得自然;2010版杨洋是帅,可观众一看就觉得“少了点傻气”,太板正了。檀健次要是演不出那种“在丫鬟堆里长大,不食人间烟火”的劲儿,估计第一个就得被吐槽“不像”。
再看陈都灵的黛玉。她往那儿一站,确实像株弱柳,细细瘦瘦的,古典范儿也足,外形是没毛病。但黛玉这角色,哪是会哭、会咳嗽就完事儿的?看的是眼神里的东西——一点小情绪,一个挑眉,都得藏着诗里的愁。当年陈晓旭演黛玉,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想起“侬今葬花人笑痴”,陈都灵能不能有这本事,真不好说。
87版黛玉那种病恹恹里带着的傲气,到现在都是标杆;2010版蒋梦婕就因为看着太结实,被骂“不像林妹妹像健身教练”。这关啊,一半靠气质,一半靠细活儿,陈都灵想糊弄,门儿都没有。
薛宝钗传说是白鹿来演——她那张圆脸,看着就大气,往那儿一站,妥妥的大家闺秀样。但宝钗这姑娘,表面上温柔大方,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比谁都响,暗地里为自己铺路的事儿没少干。白鹿能不能演出这种“笑着递茶,眼底藏着算计”的双面劲儿,才是关键。
之前10版李沁演宝钗,年纪太小,身上那股子“城府”还没长出来,看着就像个没开窍的大小姐。宝钗可不是啥无害的花瓶,是能在复杂的贾府里悄悄改自己命运的人,这层意思演不到位,就只剩个“贤惠”的空壳子了。
蒋欣演王熙凤,这倒是多数人觉得“靠谱”的。她在《甄嬛传》里演的华妃,那泼辣劲儿跟刀子似的,跟凤姐“明着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性子,骨子里是通的。凤姐得是那种“笑着就能把人收拾了”的主儿,把家族账房管得死死的,蒋欣这年纪和气场,撑得起。就是她四十多了演年轻凤姐,估计得靠化妆师使劲往回拉,不然那股子熟女气怕是藏不住。
87版邓婕演凤姐,把狠和媚揉得刚刚好,一个挑眉就让人后背发凉;2009版姚笛就被骂“没气势,像宅斗剧里的小打小闹”。要是郑晓龙真请了蒋欣,这角色说不定是四大主角里最稳的。
但问题也在这儿——这批演员,身上都带着“流量高”的标签。观众怕就怕,为了让年轻人多刷几下手机,把《红楼梦》的魂儿给弄丢了。
《红楼梦》可不是宫斗剧,不是靠谁撕得过谁撑剧情。它讲的是一个大家族从热闹到冷清,一群人在命运里飘着,还有满纸的诗词、老规矩、人情世故——黛玉葬花时“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愁,元春省亲时那些复杂的礼节,哪一样是能随便对付的?
郑晓龙拿手的,是把人的心思扒开了给你看。《甄嬛传》里皇宫像个战场,不用大声吵,一个眼神、一杯茶就藏着厉害。可《红楼梦》比后宫复杂多了,人物关系缠在一起,命运都是悲凉的。要是拍成“打怪升级”的爽剧,那指定得挨骂。
更别说书里那些带刺的地方:骂封建礼教害人,揭权贵家里的烂事儿。这些要是为了好通过或者卖钱给磨平了,《红楼梦》就只剩大宅门里的男欢女爱,跟别的古偶剧还有啥区别?
选角之外,制作上的坎儿也不少:衣服首饰别弄得跟景区租的似的,花里胡哨;诗词和老规矩得有真懂行的人盯着;听说还要往国外送,画质得好,但别弄得像旅游宣传片,丢了那股子古典味儿。之前胡玫那电影版被骂“像大型古装写真”,就是前车之鉴。
更实在的是——87版那会儿,演员都是海选来的新人,关起门来学了三年,琴棋书画、走路姿势,都往角色里钻;现在这些当红演员,档期排得比快递单还密,能抽出俩月闭关琢磨“葬花吟”吗?能放下流量,去学古人怎么行礼、怎么说话吗?
这些事儿没个准信,所以从去年吵到现在,官方也没说准话。网友早分成两派了:一边说“让经典活起来,看看郑晓龙能拍出啥新东西”;一边直接拍桌子“别动我的红楼梦,宁愿不拍也别糟践”。
说到底,该不该翻拍?真找对人了吗?
现在的影视圈,太盯着流量和票房了。新版消息一出来就吵成这样,其实也说明——《红楼梦》早不只是一本书、一部剧了,是几代人的念想,是心里那点没被俗事弄脏的地方。
你要是问我,其实特简单:观众不是不接受新东西,但得真敬着原著,别光想着“这剧能赚多少”“国外能卖多少”。
可导演和投资方愿不愿意走这条路,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新版,你是想让郑晓龙试试,还是劝他赶紧停?
你乐意看这些年轻演员演金陵十二钗,还是觉得这注定要翻车?
你心里那版《红楼梦》,碰不得的是哪段?是黛玉葬花,还是宝玉出家?真改得没了魂,你还会点开看吗?
来源:林lin玲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