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颜值低谷”?以前那些不好看的美女长这样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8 21:34 3

摘要:看以前影视作品,许多曾被贴上“不够美”标签的女演员,如今却被视为古典气质与辨识度的代表。

被误解的“颜值低谷”?以前那些不好看的美女长这样

近年来,“审美降级”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看以前影视作品,许多曾被贴上“不够美”标签的女演员,如今却被视为古典气质与辨识度的代表。

1. 高洋:淡颜系古典美人的“冤屈”

在《美人心计》中,高洋饰演的薄巧慧因角色设定被冠以“丑女”标签,剧中甚至被皇帝嫌弃、遭宠妃羞辱。

然而,现实中高洋的颜值与气质极具古典韵味,她曾以黛玉组第四名的成绩参与《红楼梦》选角,最终饰演妙玉一角。

她的美属于淡颜系,眉眼疏淡却耐人寻味,与剧中其他浓颜系美女(如林心如、杨幂)相比虽不够惊艳,却自带清冷书卷气。

2. 陈晓旭:争议中成就永恒的“林黛玉”

87版《红楼梦》选角时,导演王扶林曾直言陈晓旭“不够漂亮”,但她以孤傲清冷的气质征服观众,成为最经典的林黛玉形象。

陈晓旭的美在于“形神合一”:眉眼含愁、身姿纤弱,完美契合黛玉的“世外仙姝”设定。即便后续版本林黛玉演员颜值更高,却难复其神韵。

真正的角色适配性远超单纯颜值,而当下选角更倾向流量与“第一眼惊艳”,忽视气质与角色的深度契合。

3. 殷桃:被“白幼瘦”绑架的杨贵妃

殷桃在《杨贵妃秘史》中因身材纤瘦、气质“土气”引发争议。

实际上,历史记载的杨贵妃并非肥胖,而是“丰腴匀称”,身高约165cm、体重60kg左右,BMI为22.04,属于标准体重范围内。争议根源在于观众受“白幼瘦”审美影响,将“丰腴”曲解为“肥胖”。

之前被吐槽不好看的演艺圈,审美尚且是多元化的,而现在却被吐槽“审美降级”,无外乎几点原因:

1. 行业标准单一化

内娱偏爱“浓颜系”五官(欧式大双、高鼻梁、锥子脸),导致淡颜系、方脸等特色面孔被边缘化。

许多S级古偶剧女主清一色“建模脸”,缺乏辨识度。反观早年《美人心计》《红楼梦》,演员类型多样,即便配角也各具风情。

2. 资本驱动的选角逻辑

制片方为迎合市场,优先选择“自带流量”的颜值型演员。

所以,为了重新提高内娱审美,应该将重新将多元审美捡起来

1. 演员层面:突破“舒适区”,探索多元戏路

秦岚在《黄雀》中挑战“双面医生”,姚晨转型监制拓宽事业边界,证明中年女演员可凭实力打破年龄桎梏。

高洋若尝试正剧或文艺片,或能放大其古典气质优势。

2. 行业层面:拒绝“颜值内卷”,重视角色适配

TVB与正午阳光的选角模式值得借鉴:前者以演技为导向(如佘诗曼),后者注重演员与角色契合度(如《父母爱情》的梅婷)。

3. 观众层面:理性看待“美”的多样性

咏梅提出“别修掉我的皱纹”,向大众传递出了对抗审美异化的积极信号。

因此,审美降级本质是艺术表达与商业逻辑的冲突。当“美”被简化为五官的标准化排列,影视作品便失去了生命力。

这也是观众普遍认为审美降级的原因。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