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剧普法丨以《无尽的尽头》为镜:映照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之路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7 15:21 2

摘要:热播剧《无尽的尽头》以真实震撼的案例,将未成年人面临的法律困境搬上荧幕。剧中一个个揪心的案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与此同时,曲折的情节也向我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常识,传递法律既是约束也是庇护的理念。

热播剧《无尽的尽头》以真实震撼的案例,将未成年人面临的法律困境搬上荧幕。剧中一个个揪心的案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与此同时,曲折的情节也向我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常识,传递法律既是约束也是庇护的理念。

校园霸凌不可取

法律严惩校园暴力行为

在《无尽的尽头》中,学生李晖因怀疑同桌张文轩在值日表上记录自己未值日,便联合校外人员黄家旺、陈小斌,将张文轩带到烂尾楼施暴。三人不仅对张文轩拳打脚踢、人格羞辱,甚至用手机拍摄其被欺凌的画面,最终导致张文轩绝望跳楼死亡。这一情节让人痛心不已,也凸显了校园霸凌的严重危害。

从法律角度来看,校园霸凌行为可能涉及多种违法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予以拘留或者罚款。如果霸凌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等,则会触犯刑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像剧中这种导致他人死亡的霸凌行为,相关人员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校园应该是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任何形式的霸凌行为都不被允许。如果你正在遭受霸凌,一定要勇敢地说“不”,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者警察求助。同时,我们也要坚决抵制霸凌行为,不做霸凌的参与者,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正如剧中林之桃所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保护,任何伤害他们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七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犯罪年龄有界定

不同年龄段犯罪责任不同

剧中张文轩在学校遭遇霸凌,被逼跳楼而亡,而霸凌者李晖、黄家旺、陈小斌同是未成年人。作为检察官的林之桃做出了对主犯判处八年有期徒刑的处罚建议,对另外两人分别建议判处六年、五年有期徒刑。

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规定,不同年龄段承担的刑事责任及适用的处罚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有教育感化可能的未成年人,法院可以给予较成年人犯罪更为宽容的处罚,这也体现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人性化目标。但这并不意味所有未成年人犯罪都可以逃避法律制裁,就像剧中的李晖、黄家旺和陈小斌,即使是未成年人,但由于实施了严重的犯罪行为,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一定要时刻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是“护身符”也是“高压线”,不会姑息违法犯罪行为。遇到矛盾要“三思而后行”,暴力与冲动不仅会对他人带来伤害,也会使自己陷入错误的深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司法保护显关怀

法律鼓励未成年人改过自新

在成年人潘雄组织的盗窃团伙中,陆声曾因犯抢劫罪进入过未成年人管教所进行改造。改造后,由于潘雄控制其弟弟而被迫再次盗窃,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陆声是未成年人,且其悔罪态度良好,又在揭发潘雄犯罪团伙中提供了关键证词,故检察院最终决定对陆声附条件不起诉。

剧中提及“附条件不起诉”“心理干预”等制度,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不仅仅是为了惩治犯罪,更致力于帮助迷途少年重回正轨。

“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制度给予了未成年人一次改过的机会,避免了因过早贴上“罪犯”标签而影响其未来发展。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心理干预也十分重要。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是由于心理问题、家庭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调整心态,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像剧中白恩宇对李晖的耐心疏导,让李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改过的决心。

法律的特殊保护,不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纵容,而是为了让他们在犯错后,依然有机会重新开始。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法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处罚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无尽的尽头》落幕,但现实中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仍在延伸。未成年人保护不是抽象概念,它体现在我们每一次对暴力行为的制止、每一次对求助信号的倾听、每一次对违法现象的举报中。法律赋予了我们武器,而如何使用它,则考验着整个社会的良知与勇气。

来源:大兴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