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绣绣被马子绑走,宁学祥不舍得卖地凑赎金,费家又催促得比较急,宁学祥居然让苏苏代替姐姐绣绣嫁给了费文典。
苏苏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幸福。
当初,绣绣被马子绑走,宁学祥不舍得卖地凑赎金,费家又催促得比较急,宁学祥居然让苏苏代替姐姐绣绣嫁给了费文典。
起初,苏苏是不愿意嫁给费文典的。但是,费左氏在他们的酒水中下了药。
就这样,苏苏失去了自己的清白。
木已成舟,苏苏不得不面对现实,但是她对费文典依然没有感觉。
直到费文典参加革命,回到天牛庙村后,苏苏才发现费文典已经成长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费文典变得和以前截然不同,有担当,有责任,这让苏苏心动不已。
还没等苏苏和费文典更进一步,她却收到了费文典牺牲的消息。
只能说,苏苏和费文典有缘无份。
后来,天牛庙村经历了小鬼子入侵等一系列事件,在这期间,郭龟腰和苏苏确定了关系。
苏苏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幸福。
自从宁学祥没有卖地凑钱救绣绣,绣绣就恨上了宁学祥。
绣绣认为,她的清白,她的命,都比不上那几百亩地。
绣绣在离开宁家后,发下了三个毒誓。
其一,从今往后,一辈子都不会再踏进宁家。
其二,不会再吃宁家一粒米。
其三,和宁学祥断绝父女关系。
但是,当腻味带着小鬼子到天牛庙村抢粮的时候,绣绣打破了自己的誓言。
绣绣找到了宁学祥,说服他把小麦烧掉。
实际上,绣绣早在心里原谅了宁学祥。
通过宁学祥阻止绣绣种丹参这件事情,绣绣才明白,原来宁家祖上曾经种过丹参。当时,宁家种了几百亩丹参,还没等到收获,就遭到了虫害,导致几百亩丹参颗粒无收。
也就在这个时候,宁家先祖把宁学祥的爷爷和父亲叫到身边,让他们发下誓言,宁家的土地只能种粮食,不能再种丹参。
绣绣是在二叔这里知道这件事情的,同时她也知道了当初宁学祥为何不卖地救她。
宁家有过祖训,宁家的土地不能卖,一旦土地改成其他性,宁家就会衰败。
出于这个原因,宁学祥才没有卖地救女儿。
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爱绣绣,只不过出于对家族的责任,宁学祥不得不抛弃绣绣。
宁学祥和费左氏都是同一种人,都是为家族而活。他们把家族的兴衰看得比命都重要,哪怕牺牲掉女儿,甚至是自己。
最后,宁学祥还是被绣绣说服了,他为了抗日,同意了把小麦烧掉。
当然,绣绣也不是真的要把小麦烧掉,而是先割掉麦穗,再把麦秆烧掉,以此造成小麦被烧掉的假象。
但是,绣绣的做法并没有瞒住腻味,他为了逼迫村民说出烧掉小麦的主谋,居然用宁可玉的性命威胁大家。
幸好关键时刻,宁可金带着部队赶到,宁可玉这才得救。
除了宁可金的弃暗投明,还有一个人出乎意料,那就是铁头。
铁头这个人,缺点一大堆。
比如,铁头脾气暴躁。当初费左氏抽租,铁头认为是封二从中捣鬼,不但用头撞倒了两家的院墙,还气冲冲找到了费左氏,让她给一个说法。
铁头这人酷爱画饼。他对银子多次保证,等秋收了攒够了聘礼钱,就娶她过门。实际上,铁头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他不像大脚一样,想方设法种地,增加粮食产量,而是得过且过。
尽管铁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很有责任心。
傻挑怀孕,被她父母送到了铁头这里。
铁头心里清楚,他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并没有不管傻挑,因为他知道,傻挑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生命。如果他不管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一尸两命。
腻味当了汉奸,带着鬼子抢乡亲们的粮食,铁头很是勇猛,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为宁可金的援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很了不起。
就冲铁头在关键时刻,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站出来用刀挟持鬼子,他就能称呼一声英雄。
银子这一生,可谓是为家人而活。
全家人都趴在她了的身上吸血。
银子在没有出嫁前,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挖野菜、捡粮食、耕地、播种、浇地,这些都少不了银子的身影。
银子和费大肚子干同样的活,在大多数情况下,银子是干活是最多的,但是她吃得却是最少的。
银子太懂事了,因为她知道,只要她少吃一口,家人就能多吃一口。
银子做出的最大牺牲,就是为了家人,把自己“卖”给了宁学祥。
实际上,这是银子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银子如果按照自己的心意,嫁给青梅竹马的铁头,不但她和铁头的日子不能安生,娘家人也得不到照顾。
虽然铁头娘同意了铁头和银子结婚,但是这是她无奈之下的选择,但凡铁头娘有得选,她也不会同意这门婚事。
也就是说,这是铁头娘没有了退路,被逼无奈的选择。
如果银子真的嫁给铁头,他们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
相反,银子嫁给了宁学祥之后,银子娘也有钱看病了,家人也能吃饱饭了,弟弟妹妹还能识字。
最重要的是,银子拿捏住了宁学祥。
也就是说,银子是能“当家作主”的,最起码,她没气受。
银子这样的性格,只能嫁给宁学祥,只有这样,她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银子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在原著《缱绻与决绝》中,绣绣到死也没有原谅宁学祥,她是带着遗憾走的。
但是在剧中,绣绣原谅了宁学祥,这才是最好的结果,这样两人都不会有遗憾。
来源:空白剧场KB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