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奶奶生前,白景琦娶了两房媳妇,正室黄春和妾室杨九红。槐花是临终前安排的,香秀是死后进门的。
二奶奶生前,白景琦娶了两房媳妇,正室黄春和妾室杨九红。槐花是临终前安排的,香秀是死后进门的。
黄春和杨九红同样是私定终身,为什么黄春就被接受了,杨九红就不行。
黄春生下儿子,只不过是最后的一步,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黄春结局和杨九红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一点就是黄春聪明。
在二奶奶心里,黄春是黄花大闺女,是清白无辜的,被白景琦祸害的。
当时,白家一大家子从西安回来,白景琦就和黄春对话,就已经套好词,怎么对外说。
黄春:“我可不敢见你妈,他准恨死我了,准说我勾引你!”
景琦:“你没勾引我?”
黄春:“是你勾引我!”
景琦:“得得得,我勾引你。”
直到二奶奶去世,她大概都不知道,这位七少奶奶是怎么拿下她的宝贝儿子的吧。
九红这一点就差点意思。想赎身是没错的,但是自己赎身,捆绑白景琦就犯了二奶奶的忌讳。
好像是儿子被窑姐骚扰了,如果杨九红怂恿白景琦给她赎身呢。结果或许又不一样了。
第二是黄春忍耐力更强。
自从白家人回北京后,黄春就很少公开说话了。她给足了白景琦面子,以夫为天。抛开上一代人的恩怨,黄春是一个合格的少奶奶人选。
她去济南,住小破房子,烧火做饭,吃玉米面饼子,跟着白景琦吃苦受累,没有半句抱怨。
她怀孕回北京,也是白景琦和玉芬一起做的决定,说到底还是白景琦的决定更重要。
杨九红名不正言不顺。结婚,只摆了两桌饭,没有通知父母。如果说和黄春在一起,是形势所迫,那么和杨九红在一起就属于目无尊长。
再后来杨九红生下女儿,她肯定想着母凭女贵,毕竟有黄春的先例在前。
于是,选择了和玉芬一同回北京,结果门都没进去。
白景琦对此的评价就是:“欲速则不达,坏就坏在这儿。”
等到二奶奶想孙女,如果不让九红进门,孙女肯定是抱不回北京的。那个时候,杨九红就能光明正大地进白家,当个名正言顺的姨太太。
第三就是黄春受管教。
如果说没有进入白家之前,杨九红可以任意而为。可是九红进了新宅之后,依然不受管教。
婆媳矛盾,一触即发。二奶奶在新宅见了她,教训了几句,在大喜的日子,杨九红就寻死觅活。
这明摆着就是在挑衅二奶奶的权威,试问这大宅门里,谁敢和二奶奶叫板,唯独杨九红。
婆婆就是真理,更何况是名震北京城的二奶奶,一个姨太太都敢和她叫嚣,岂能容她。
黄春从来就不存在婆媳矛盾,不管是白敬业和白景琦,只要是二奶奶的安排,黄春没有二话,对婆婆都言听计从,所以她才坐稳了七少奶奶的位子。
二奶奶在知道黄春怀孕后,理智上就已经接受了黄春,只是情绪上需要时间消解。当她听见白敬业的第一声啼哭,情绪彻底消解,黄春成功上位。
二奶奶对于杨九红,是理智上压根不可能接受,情绪上愈发厌烦,最终取消了杨九红的戴孝资格,沦为白家的透明人。
可怜的是,杨九红一个人死去了很久很久,才被发现啊。真是苦了一辈子。
来源:青苔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