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越剧艺术的浩瀚星河里,曹银娣宛如一颗历经打磨却愈发璀璨的星辰。如今已 86 岁高龄的她,走过了离婚后 40 年的单身岁月,在上海的一方宁静角落独自生活,岁月不仅未黯淡她的光芒,反而为她镀上了一层优雅从容的光晕,而她对越剧的热爱,始终如一地炽热燃烧。
在越剧艺术的浩瀚星河里,曹银娣宛如一颗历经打磨却愈发璀璨的星辰。如今已 86 岁高龄的她,走过了离婚后 40 年的单身岁月,在上海的一方宁静角落独自生活,岁月不仅未黯淡她的光芒,反而为她镀上了一层优雅从容的光晕,而她对越剧的热爱,始终如一地炽热燃烧。
梦想肇始:从乡野到越剧之门
曹银娣生于上海,却在上海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了清苦的童年。家境的贫寒让一家人常常为了吃饱饭发愁,然而,父亲对越剧的痴迷,却为曹银娣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窗。每当父亲带着她挤在热闹嘈杂的戏棚中,舞台上花旦的婉转唱腔、优美身段,就像有一种神秘的魔力,紧紧吸引着曹银娣的目光,让她幼小的心灵深深着迷,一颗关于越剧的梦想种子,就这样悄悄种下。
15 岁那年,命运的契机悄然降临。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培训班招生考试的消息传来,怀揣着对越剧的无限向往,曹银娣勇敢地报名参加。凭借天生丽质的容貌和苗条的身材,她幸运地被培训班选中。但进入培训班后,她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着巨大挑战——毫无越剧基础的她,一切都要从零学起。但曹银娣没有丝毫退缩,她一头扎进艰苦的训练中,每天早起晚睡,练嗓子练到声音沙哑,压腿压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她依旧咬着牙坚持。渐渐地,她开始能在舞台上尝试一些简单剧目,每次看到台下观众的微笑和鼓励,她都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舞台逐光:从青涩到闪耀
20 岁时,凭借在培训班的出色表现,曹银娣顺利进入上海越剧院,正式开启了她的职业越剧生涯。当时,剧院小生演员匮乏,曹银娣因形象气质俱佳,被选中在青春版《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这对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拜徐派大师徐玉兰为师,刻苦学习徐派小生的表演精髓。她用心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力求将贾宝玉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终于,在舞台上,她以俊朗的扮相、儒雅的台风,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成为了越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60 年代初,电影《红楼梦》开拍,导演在众多越剧院演员中,独具慧眼地选中曹银娣饰演“琪官”。尽管戏份不算多,但曹银娣却凭借出色的表演,让“琪官”一出场便惊艳众人。她灵动的眼神、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婉转柔美的唱腔,将“琪官”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电影上映后,“琪官”迅速走红,许多观众为了看她,不惜反复走进电影院。甚至连化妆师都曾担心她的光芒会盖过主角,然而导演坚信,曹银娣就是能赋予“琪官”独特魅力的不二人选。
1964 年,曹银娣迎来了事业的又一高光时刻,她与电影明星谢芳共同主演《舞台姐妹》。在拍摄过程中,曹银娣全身心投入角色,尤其是哭戏,她哭得真挚动人,常常让导演喊停后,自己还沉浸在角色的悲痛情绪中无法自拔,同事们因此都称她为“哭戏王”。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观众们被曹银娣和谢芳之间真挚的姐妹情深深打动,曹银娣的名字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情路波折:婚姻的起伏与抉择
事业顺遂的曹银娣,在感情上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缘分。1964 年,在《舞台姐妹》的片场食堂,她与袁岳相遇。袁岳是一位比她大 7 岁的上海演员,身上有着军人般的朴实与坚毅。两人因同为上海人,聊起家乡事倍感亲切,很快便互生情愫。袁岳对曹银娣展开热烈追求,1965 年,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次年,儿子的诞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与温馨。
然而,生活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70 年代,特殊时期的到来,让曹银娣的事业遭受重创,她被迫停止演出,下放到乡下从事繁重的农活。而袁岳远在南京工作,夫妻两人聚少离多,生活的压力全部落在曹银娣一人肩上。她不仅要承受劳动的艰辛,还要牵挂远方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只能将儿子托付给父母照顾。后来,袁岳为了家庭调到上海工作,但长期的分离和生活压力,让两人在性格和观念上的差异逐渐凸显,在儿子教育和家庭琐事上频繁争吵,感情也因此出现了裂痕。
80 年代初,曹银娣和袁岳的婚姻走到了尽头。离婚后的曹银娣,内心充满了伤痛,但她没有被打倒,而是选择坚强地独自抚养儿子。她将全部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儿子身上,用自己的坚韧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
传承之路:从台前到幕后的坚守
经历了事业与感情的波折,曹银娣对越剧的热爱却从未减退。1979 年,上海越剧院举办演唱会,曹银娣为吴小楼配唱《情探》。她那清亮的嗓音、娴熟的唱功,让院长袁雪芬听后赞不绝口,认为她颇具陆派小生的韵味。这次机会,让曹银娣重新燃起对舞台的热情,她拜陆锦花为师,深入学习陆派表演风格,再次登上越剧舞台。此时的她,经过岁月的沉淀,唱腔更加醇厚,表演更加沉稳,再次收获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55 岁时,为了给年轻演员更多机会,曹银娣离开了心爱的舞台。但她对越剧的热爱促使她开启了另一段旅程。1998 年,上海戏曲学校邀请她任教,曹银娣欣然应允,从此踏上了传承越剧艺术的道路。在教学过程中,她对学生认真负责,从唱腔的韵味到身段的姿态,每一个细节都悉心指导。她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越剧的热爱和执着。张宇峰便是她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位,在曹银娣的悉心教导下,张宇峰在越剧表演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她与学生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如同母女一般。
优雅暮年:岁月沉淀的从容与热爱
如今,86 岁的曹银娣独自生活在上海,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但她的气质却愈发优雅,身姿依旧硬朗。每天清晨,她都会在熟悉的街道上散步,感受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暖与活力。她偏爱清淡的饮食,简单的生活方式让她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儿子在澳大利亚留学成家后,每两年会回国看望她。儿子多次邀请她去国外养老,可曹银娣却眷恋着上海的一切,这里有她的回忆,有她熟悉的邻里,她更愿意在这片土地上安享晚年。
这些年,也有不少人向曹银娣表达过爱意,但她考虑到再婚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担心与对方子女相处不融洽,最终都婉拒了。她的生活虽平淡,却并不孤单。学生张宇峰时常来看望她,陪她聊天解闷,帮她购置生活用品。张宇峰的丈夫舒悦,也会在生活上给予曹银娣帮助,像修理物件、搬运重物等。曹银娣依旧热爱着越剧,手机里满是老越剧的视频,闲暇时她就会打开观看,沉浸在那熟悉的韵律中。偶尔,她也会前往剧院观看新戏,感受越剧艺术的与时俱进。
前两年,上海越剧院举办 70 周年活动,曹银娣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这个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与老朋友们重逢,回忆起往昔在舞台上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与泪水、荣耀与挫折,都成为了她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袁岳虽已在 2018 年离世,但曹银娣在心底依然保留着对他的那份回忆,偶尔也会在独处时默默缅怀。
曹银娣的一生,宛如一部精彩绝伦的越剧,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与细腻动人的情感。她从乡村走向舞台,在事业与感情的浪潮中沉浮,却始终坚守着对越剧的热爱,将这份热爱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的优雅、坚韧与执着,不仅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更为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越剧的旋律一般,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回响,永不落幕。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