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年代,当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还没有“大女主”概念时,爆火的《北京人在纽约》,已经塑造了一个大女主式人物。那个成熟、美艳、事业成功、人格独立的阿春,一下成了男性观众的“梦中情人”,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王姬,也终于在而立之年走红。
90年代,当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还没有“大女主”概念时,爆火的《北京人在纽约》,已经塑造了一个大女主式人物。那个成熟、美艳、事业成功、人格独立的阿春,一下成了男性观众的“梦中情人”,饰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王姬,也终于在而立之年走红。
演员王姬在话剧舞台上历练多年,终于在1993年等来了成名作,殊不知,却也等来了“飞来横祸”。
王姬1962出生在北京,她成长的岁月里,父亲去西南支援建设,母亲工作繁忙,王姬很早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14岁时,她自己做主,考入了基建工程兵文工团,当起了一名舞蹈演员。部队的生活紧张而严格有序,锻炼了她的耐力和韧性,使她对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舞台演员的生涯,让王姬被艺术滋养,在这期间,她还遇到了爱情。
对方是跟王姬同在一个舞蹈队的演员高峰,聪明活泼、风趣幽默。二人曾一起跳过《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合作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年轻的两颗心,也因朝夕相处地排练而拉近。在青春羞涩的年纪里,真正捅破窗户纸的,反而是一个陌生人。
一次,宣传队得到了两张演出的票,班长把票派给了高峰和王姬。看完演出后,他们在公交车站等车,一个路人看到他们穿着军装、风华正茂的样子,许是觉得很般配,于是开了一句玩笑:“嘿!小兵带了个小兵婆!”两人当时都羞红了脸,但也默认了陌生人的话。从此后,他们一起跳舞,一起看电影,心事只是说给彼此听,俨然一对恋人,但高峰仍没有表白过。
全国恢复高考后,高峰打算离开部队去上大学。临别前,高峰终于吐露了真情,王姬对那次告别的情景记忆犹新:“他好像说我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不忍心摘,也没有资格摘;又说他要去读书,读书必须专心,等他读完书,‘功成业就’再来找我。”
那个年代爱情如此单纯执着,高峰在一无所成前不肯耽误王姬,王姬则因为这次告白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对方音讯全无,王姬怕耽误他学习,也不敢主动联系他。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地思念着对方,而后又觉得不应该这样消沉,应该跟他一起努力。
作为个子高挑、形象气质俱佳的文艺兵,王姬曾有过一次出演电影的机会,也因此爱上了表演。于是经过一番努力,她考入了北京人艺,与后来的老戏骨宋丹丹、梁冠华等成了同学。
在人艺期间,王姬号称最忙的女演员,一年365天,她有360天都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出演了《狗儿爷涅槃》、《北京人》、《好兵帅克》等几十部话剧。回首那段经历,王姬曾说:“人艺不仅教会我演戏,也教会我做人。”
有人向王姬示爱,王姬婉拒后又觉得委屈。但以她的性格,很快就让自己摆脱了坏情绪:既然他不联系我,那我就联系他。于是她写了一封长达十页的信,又到高峰的宿舍楼里挨家挨户地敲门,终于找到他。
久别重逢,王姬心跳如擂鼓,她没有过多寒暄,把信塞给高峰就跑了,要说的话都在信里。高峰看了信后也给了她答复:“你现在拍了电影,又考上了人艺,就像天上的星星,我不敢摘,怕配不上你。”
原来,没有联系的几年里,高峰一直在留意王姬的一切。这就足够说明他心里有她,于是王姬主动出击,终于确认了恋爱关系。
1987年,正值“出国热”,王姬决定离开人艺,去美国闯荡。高峰本意是跟她一起去的,但他没有办下签证。去美国前,王姬对男友说:“我就要你一句话,只要你要我留下来,我马上就把签证撕了。”高峰笑着摇摇头,将她送上了飞机。
王姬先在肯定塔基大学附属的一所语言培训机构学习了3个月,而后考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世界艺术和文化。当初高峰去读书,王姬等着她,如今王姬去读书,高峰等了三年。
这期间,王姬因绿卡的条件限制不能回国,试着把男友办到美国,又一次次被拒签。后来王姬担任全美最大的华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趁此期间请了个长假,与男友在泰国相聚了。
这一次,她找到了当地的中国领事馆,又联络了美国驻泰大使馆,费了一番周折,终于与高峰办理了结婚手续,高峰也因此拿到了赴美签证。
两人在美国艰辛创业,而后高峰在美国开了一家公司,王姬也生下了女儿妞妞,并一直帮着丈夫打理企业。1993年,王姬因生意回了一趟北京,刚好遇到了陈道明。陈道明将她引荐给了郑晓龙和冯小刚,阔别舞台多年的王姬,获得了“阿春”这个角色。
因为境外拍摄经费紧张,《北京人在纽约》的工作节奏很快,王姬的戏份又重,每天至少要工作18个小时,甚至有时候四五天都没时间睡觉。偏偏这个期间,王姬再次怀孕了。进组后快节奏地拍了20多天戏,王姬开始频频呕吐,姜文问她:“你是不是怀孕了?”王姬玩笑地反驳道:“你才怀孕了呢。”
但很快王姬真的查出怀孕了,整个剧组都犯了难,如果临时换角,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剧组的经费也不允许。来自部队和人艺的教育,让王姬愿意为艺术付出一切,于是她忍着种种不适坚持把戏拍完。
戏拍完后,王姬生下了儿子高晓飞,并荣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但儿子有一次突发癫痫,去医院一查,发现有智力障碍和自闭症。王姬陷入深深的自责,她曾说:“《北京人在纽约》确实给了我光环,但是它的附加值太沉重了,就是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病孩子。”
但如今的王姬,对一切都释怀了。她说自己感激“阿春”这个角色,感激所有的观众,感激自己的病儿子。一个演员、母亲的半生经历,让她感悟、懂得。每次演戏后,回到儿子身边,她觉得儿子的事业单纯、干净,何尝不是浮躁之外的另外一种美好。
参考文献:
《公民导刊》2003(03)
《电影文学》1994(01)
来源:鉴史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