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真是死局吗?网友道破真相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02 04:22 1

摘要:沈一石计划按10石一亩买地50万亩,也就是准备了500万石粮食。这些钱如果去买生丝生产丝绸肯定够了,几十万匹丝绸任务肯定能完成,就是太贪婪,非要一本万利的兼并老百姓的土地。

某乎有这样一个热点话题,《大明王朝1566》中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真是死局吗?

沈一石计划按10石一亩买地50万亩,也就是准备了500万石粮食。这些钱如果去买生丝生产丝绸肯定够了,几十万匹丝绸任务肯定能完成,就是太贪婪,非要一本万利的兼并老百姓的土地。

以改兼赈这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从历史宏观角度来看,当农业基础并未打牢 妄想直接突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平衡的束缚,直接寄希望于丝绸这种类似于服务业的产品解决财政问题,这明显是天方夜谭。明朝灭亡层面很大原因是西班牙与英国的战争,白银回流西班牙,对西班牙和日本的外贸受阻,当时的货币,白银不掌握在大明手里,又赶上了一条鞭法,造成货币价格暴涨。老百姓饿死都交不起以白银计价的税,造成大通缩,进而经济崩溃财政崩溃,如果有现代银行系统说不定就续住了。说白了就是中央政府没有独立的货币主权。

其实这部剧是权谋剧,但不是历史。现实来说农业社会,土地最敏感,为什么关乎饿死还是凑和活着,剧中这个手段本就是土地兼并,现实浙江自古以来七山一水二分田还是一分田,封建社会,农民吃饱几乎很少,那不得暴动啊。

这就是条暗线了(叠甲这里只限电视剧),严嵩后面也说了,把用人的权力给了严世蕃,严世蕃用了什么人,郑泌昌何茂才,严世蕃怎么对别人的,别人就怎么对严世蕃,你拿高翰文当手套,还不把话说明了,那就别怪别人跳车了。高翰文确实是书生,但是只有这种书生能成国士(充分不必要条件),只有这种国士,才能保住严家的地位。

一开始剧中打算是买田导致百姓明年失去自己的田地,粮食也有早晚吃完的一天,担心内忧外患。但是改用租田,百姓田还是自己的,租田的粮食也够百姓一年吃的了,为什么不用租的方式推进呢。毕竟最高解释权在高那边。

江浙一带的土地开发程度,但凡能种地早就开发了,哪里能等到明朝还有空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试图把局做成死局的不是严世蕃,是嘉靖。嘉靖主观上不想把这局做成死局,就像他不想背锅一样。问题是,他作为皇帝在信息茧房里,胡宗宪不敢,誉王也不敢打破这个茧房,打破这个茧房嘉靖就住不上新宫殿,赏不了誉王妃,修不了万年吉壌。这部剧只讲了嘉靖的贪婪,严嵩严世蕃冒青烟郑何的贪婪,一点儿没讲徐高张的贪婪。但归根结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拥有最高权力,就要负最大责任。

翻译过来就是老百姓需要钱和粮食,但是不给,给也行你把地交出来,种桑树,朝廷的钱不能白给。这不叫两难,这就叫没事找事。改稻为桑的前提条件是浙江大部分人能吃上商品粮,你都是自种自吃的情况下,不让种粮食,改桑树你还得抽掉一半的利润。这要成功了,等不到崇祯时代嘉靖就得自缢煤山。

因为有个矛盾解决不了:沈一石的本钱只够低价买田,灾民低价卖田必然酿成大患。严党的柱石是胡宗宪,胡宗宪的不可或缺在于抗倭,一旦抗倭战事失败,胡宗宪第一个倒大霉,然后严党跟着完蛋就是个时间问题。清流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剜肉补疮,不给浙江调粮,让改稻为桑自己内爆,无论是织不出丝绸还是逼反了浙江百姓都可以成为倒严的武器。胡宗宪去找赵贞吉调军粮已经是两害相较取其轻,改稻为桑可以搞不成,但抗倭绝不能失败,官府有了足够的粮食,灾民们就不用低价卖田,那沈一石就没有足够的本钱搞下去了。其实这事儿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国库没钱,嘉靖要严党充实国库,严党自己不想掏钱,就想掠之于民,再不成就掠之于商,但因为抗倭大计,民不能掠,商则无钱可掠,所以最后严嵩只能派鄢懋卿巡盐,从严党自己手里抠钱。

死局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核心问题是,大明靠丝绸赚再多的白银,赚再多的外汇,大明的粮食产量是有天花板的,而且天花板很低。也就是说,浙江即使改稻为桑了,赚了700w两银子也没用,因为航海技术受限不可能进口粮食,而且以当时的农业社会,农民除了上缴国家和租子,基本也就是处于饿死和不饿死的边缘,哪来的余粮给你出口。所以胡宗宪很敏锐的点出了改稻为桑即使成功,浙江也会多几十万反民。

来源:代杨苏历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