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追“纸片人”了!黄旭华袁隆平才是永远的国民偶像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2-07 22:50 2

摘要:家人们,在这个热搜天天换、热点不停转的时代,信息像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地涌来。但前段时间,一则消息却如五雷轰顶,让所有国人都心头一震——黄旭华院士走了。这消息一传出,大家对他的追思如潮水般涌起,与此同时,另一位伟人的身影也浮现在人们心间,那就是袁隆平院士。他们才

拒绝“纸片偶像”,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顶流

家人们,在这个热搜天天换、热点不停转的时代,信息像爆米花一样噼里啪啦地涌来。但前段时间,一则消息却如五雷轰顶,让所有国人都心头一震——黄旭华院士走了。这消息一传出,大家对他的追思如潮水般涌起,与此同时,另一位伟人的身影也浮现在人们心间,那就是袁隆平院士。他们才是咱共和国最坚实的后盾,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先聊聊黄旭华院士。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外部威胁重重,海军力量薄弱,核潜艇成了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黄院士二话不说,一头扎进核潜艇研制工作,隐姓埋名整整三十年。那时候条件有多艰苦?计算机是啥都没几个人见过,要设计核潜艇,全靠他和团队用最“笨”的办法——手绘。一笔一划,一张一张,那些饱含心血的图纸摞起来居然有3吨重!这可不是简单的图纸,这是他对国家的承诺,是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希望。

1988年,64岁的黄旭华做出了一个大胆到让人不敢想的决定: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深潜有多危险?潜艇一旦出问题,

那就是深海里的“铁棺材”。可黄院士毫不畏惧,毅然登上潜艇。随着潜艇不断下潜,水压越来越大,艇身被压得嘎吱作响,

每一秒都是生死考验。但他挺住了,成功完成300米深潜,创造世界最高龄深潜纪录,直接把中国核潜艇技术提升了好几个档次。1999年南沙群岛危机,他驾驶核潜艇镇守国门,就像一座巍峨的海上长城,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他办公室的挂钟,永远停在核潜艇首次试航成功那一刻,那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也是国家的荣耀瞬间。

再看看袁隆平院士。他一辈子都在和水稻打交道,就为了实现“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这个朴素又伟大的梦想。为了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团队跑遍了全国各地,鞋子都磨破了32双。搞科研压力大到超乎想象,他抽屉里常年备着救心丸,

可即便这样,他也从未放弃。终于,超级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这是多大的成就啊!但袁老没去享受庆功宴,还在田埂上啃着冷馒头,眼睛盯着水稻,心里想着怎么让产量再提高。1999年,黄旭华在南海保家卫国的时候,袁老在三亚基地培育“战备稻”,为国家粮食安全加了一把牢固的锁。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两位国宝级的人物,最后一次见面,只是互相给对方量血压,然后叮嘱着“保重身体”。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场面,却处处透着对彼此的敬重和牵挂。

现在有些年轻人,沉迷于追求酷炫的纹身,追捧那些虚无缥缈的“潮流”,却忽略了像黄旭华、袁隆平

来源:自在原野n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