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再婚,还要生二胎的董璇是“大女主”?别搞笑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9 19:35 2

摘要:明星离婚再婚稀松平常,师兄原本没打算写这一对儿。一方面,综艺节目,网友不必真情实感贡献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董璇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试错成本,哪怕二婚失败,还可以上《再见爱人》赚另一波通告费。

董璇被群嘲了!倒不是因为45岁她再婚,而是她不顾高龄产妇的潜在危险,准备给张维伊生个孩子!

明星离婚再婚稀松平常,师兄原本没打算写这一对儿。一方面,综艺节目,网友不必真情实感贡献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董璇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试错成本,哪怕二婚失败,还可以上《再见爱人》赚另一波通告费。

但看到“董璇对张维伊有极致的爱”这个热搜词条,真的就气笑了!

什么叫“董璇能敏锐察觉到对方的情绪变化,她一切的周到周全,都是因为她拥有对张维伊最极致最本真的爱,实力演绎了‘大女主’”???

把“妥协”美化成“极致爱”,把“委屈自己”包装成“大女主付出”,并鼓励她倾注全部热忱,犹如飞蛾扑火般继续付出,这是什么新现代女性枷锁?

诚然!董璇一味地忍,不停地逃避,不守护自己的边界,让自己难受,还用爱麻痹痛苦。这是她对自己的“恶”,完全属于“没苦硬吃”!

但把操控当“被需要”,把退让当“真爱”,这哪里是歌颂感情,分明是在消费她的隐忍!

今天我们不聊吃饭结账时,张维伊明明自己付不了钱,却因为董璇抢着买单,把他所谓的“男子气概”戳得一碰就碎,只剩软饭硬吃的尴尬;也不聊他喊董璇女儿“小酒窝”时,非要改口叫“窝子”的随意与不尊重;更不聊张维伊手腕上戴着大金表,八百个“展示”小动作里,满是刷存在感的刻意与浮夸。

今天师兄想就董璇和张维伊“办婚礼”和“二胎”事件,跟大家聊一聊,明明是处于强者地位的人,是如何一步步向弱者妥协的?

1

一次次妥协

董璇虽然近几年拍戏少了,可提起《雪花女神龙》里的“上官燕”,仍是无数人心中无法替代的童年女神。

张维伊打开知名度是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凭借《再见老张》,张维伊小组拿下喜2冠军。

哪怕说了喜2冠军,还是很多人不知道,没错,这就是俩人的实际情况:张维伊在名气、事业和经济实力都比不上董璇。但在肉眼可见的强弱关系里,在节目里却是相反的。弱的是张维伊,可次次妥协的是董璇。

先说办婚礼。

董璇直言:办婚礼真的累了,你没办过,你不知道。

这话潜台词里是:不想办婚礼。只是她不愿做那个“直接拒绝对方”的“坏人”,用“累”这个理由委婉搪塞。

张维伊是那个更想要一场婚礼的人,本该主动去解决董璇“怕累”的顾虑——可他没有。他避而不谈解决“累”这个问题,而是嘴上说“商量”,却在董璇犹豫之后拿董璇父母向她施压。

董璇不拒绝,还顺着张维伊的话往下聊,最后说出“不想要传统酒店婚礼”,张维伊立刻接话“我也不想”,眼里净是“有门儿了”的窃喜。

俩人看似暂时达成一致,可董璇的退让,早已为后续的妥协埋下了伏笔。

张维伊拿捏住董璇“不想做坏人”这点:你不明确拒绝,那我就逐步攻陷。

先是表达尊重:还是得看你的想法,你愿不愿意,你想不想;

再是表达立场:我肯定是想的;

最后还是尊重:你要是不想的话,咱也可以不办。

这跟他俩生二胎的拉扯逻辑一模一样!

婚前说好不要孩子,婚后:我尊重你,你不想要也可以不要。但是我爸走以后,(想要孩子的心)就挺浓烈的。

张维伊父亲是2022年去世,张维伊和董璇再合作是2023年,求婚是2024年,领证是2025年。婚前达成不要小孩的共识,婚后反悔,说想要这世上有一个跟自己血脉相连的人。

而且,45岁的董璇已经是高龄产妇,生育本就面临更高的风险,而张维伊明知自己妈妈就是因二胎难产去世,却依旧在婚后反悔想要孩子,完全不顾及董璇的身体安危。就说,谁能狗的过张维伊啊!

旁观者清,睿智如嘉宾所说:一个男人说,我顺其自然或者不要也行,都尊重你的意思,就是我想要个孩子!

同理:婚礼不办也行的潜台词就是,这个婚礼得办!

张维伊靠的是什么呢?强者怜爱弱小的心理!

董璇心疼他,也不愿意直接拒绝他。而张维伊呢?对董璇的不情愿视而不见,还坚称“尊重你”“跟你商量”,但“逼你妥协”。

跟父母商量也是,毫无商量可言。

进门前的张维伊:你不想办就不办,不想办就不跟父母说;

进门后的张维伊:我们俩想跟爸妈商量一下,想把婚礼给办了。

好家伙!董璇明确同意了吗?上一秒还说,尊重董璇;下一秒就是,我俩想办婚礼。变色龙都没他变得快!

于是,这场拉锯战就从“办不办婚礼”,变成了“办什么样”的婚礼。

虽然董璇还没同意办婚礼,但潜意识可能知道,自己必然会妥协,所以想着,如果再办婚礼,那就办场自己喜欢的浪漫的海边婚礼。

董璇妈妈提出海边婚礼很贵,张维伊不解决需求就算了,在董璇兼顾省钱和海边婚礼,提出“去牡丹江镜泊湖办婚礼”的方案时,张维伊直接甩出“姥姥岁数太大,姥姥96了”。

后面更是直接甩出“爸妈也葬在大同”的终极大招!

什么叫一招吃遍天下鲜?

《让子弹飞》里有句台词: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好用。

张维伊的父母虽然去世了,可生活里无处不在。他们在张维伊想要孩子的时候,成了“想要血脉延续”的情感由头;在张维伊想要在大同办婚礼的时候,又成了“告慰长辈”的道德理由,总能及时出现,让董璇的所有坚持都变成“不体谅、不孝顺”的自我苛责,最后只能一次次妥协退让。

我们知道,最后俩人的婚礼是酒店传统婚礼(婚礼形式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喜欢与否),还是在人均67元的饭店办的(没说人均低就一定不好的意思,更没说这家酒店不好的意思)。

可明明董璇在一开始就表达了不想办婚礼,更不想要酒店式传统婚礼;张维伊明明说了尊重董璇,她不想办就不办,但最后还是在酒店办了。董璇父母、张维伊,包括董璇自己,都完全不顾董璇的感受!

师兄心情be like↓

张维伊一婚想要个婚礼、想有个自己的孩子有错吗?

当然没错!可网友气的是,他这份“想要”里藏着的算计与前后割裂——仿佛从一开始就算准了董璇会妥协,把“先隐瞒、后摊牌”的戏码演得明明白白。要知道,婚前长达两年的相处与筹备里,他若真心渴望婚礼、期待孩子,有的是机会坦诚沟通。可他偏不,非要等到红本本攥在手里,才突然卸下伪装。

他摆出“脆弱可怜”的姿态,用“父亲去世后”“父母葬在大同”这类破碎话术来博取同情,并打着“尊重你想法”的旗号,看似把选择权抛给董璇,实则把她吃得死死的。他吃准了婚姻的羁绊会让她心软,于是肆无忌惮,心安理得。

婚礼也好,孩子也罢,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共同商议”的结果,而是“按他剧本推进”的结局。

2

为什么?

有人说,董璇要名气有名气,有金钱有金钱,为什么会选择张维伊?

其实答案早藏在她一次次的妥协里——她拥有世俗意义上的“底气”,却在情感里带着“讨好型人格”的柔软,更渴望一份“被需要”的安稳。对她而言,张维伊初期展现的“尊重”“依赖”,恰好戳中了她内心深处“想被理解、想照顾人”的需求,让她误以为自己的包容能换来双向的珍惜。

更关键的是董璇的低配得感。大众眼中的她是人生赢家,可她自己总贴着“大龄”“二婚”“有孩子”的标签,觉得婚恋选择狭小。面对比自己小9岁的张维伊,她会误判对方的选择是“勇敢”,甚至感激他“没选更简单的无婚史对象”,这份错位认知让她早早放低姿态。

张维伊曾说:“2022年我失去了很多,好在老天爷让我在2023 年碰到了你。” 董璇听了满心触动,“他的世界只有我,他需要我!”

怪不得网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双向奔赴”呢?可最后呢?她以为的“被需要”,成了他步步紧逼的筹码;她珍视的“双向珍惜”,只剩自己一次次妥协。

所谓的“奔赴”,终究是她一个人的“迁就”。

3

怎么办?

师兄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抛开他俩是不是剧本的剧本,生活里“张维伊们”和“董璇们”比比皆是。

面对“张维伊们”这种“伪装妥协性”操控者,用“柔软”裹着“算计”的利己者,“董璇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先打破“拒绝=伤害关系”的心理误区:拒绝≠不善良,而是对自己的负责。

董璇不敢直接说“不”,根源在于她把“拒绝对方”和“做坏人”画了等号,觉得“只要我拒绝,就会破坏关系,对方会难过,我也会被指责”。但事实上,健康的关系从来不是靠“一方妥协”维系的。一定要谨记:“我不想”是合理的需求,不需要找借口,也不需要愧疚。

其次,用“直接表态”代替“找理由”:不给对方“攻陷”的空间。

董璇的被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沟通方式”给了对方可乘之机。想要改变,需要调整沟通策略:第一步:直接表态,不绕弯子。第二步:停止拉扯,拒绝无意义沟通。重复立场,不解释、不妥协,让对方知道“你的拉扯没有用,我的底线不会变”。

最后,接受“可能有冲突”的结果:冲突不是坏事,是关系回归平衡的契机。

董璇可能会担心“直接说会引发冲突”,但事实上,冲突本身不是坏事——如果她一直回避,冲突只会积累,最后以更糟糕的方式爆发;而主动表达立场引发的冲突,反而能让关系“回归真实”。

真正的尊重,是先尊重自己,再谈尊重他人;真正的关系,是两个人都能坦诚表达需求,而不是一个人围着另一个人的剧本转。

董璇的故事之所以让网友意难平,从来不是因为她“选择错了人”,而是可惜她握着一手好牌,却因放低自己、忽视需求,让本该从容的人生绕了远路。其实对每个“董璇们”来说,无需用妥协证明爱,也不必用委屈换安稳 ——你值得被真诚对待,而这份值得,首先要从你学会说 “不”、尊重自己开始。

来源:雅项讲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