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阵子,主流相声圈的事儿有点让人唏嘘,先是前曲协主席姜昆说相声被嘲“老套公式化”。
主流相声,真的有那么不招人待见吗?
最近这阵子,主流相声圈的事儿有点让人唏嘘,先是前曲协主席姜昆说相声被嘲“老套公式化”。
后来现任主席冯巩带商演,80块钱门票都卖不动。
就这样,这两个行业领头人接连“翻车”,不少人都琢磨,相声不受欢迎,会不会是郭德纲的原因.......
就在8月底,姜昆和搭档戴志诚去新疆昌吉参加惠民活动,本是给老百姓送欢乐的事儿,结果表演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尬住了”。
上台没说三句,全是夸当地的话:说喝昌吉的水能变美,吃昌吉的菜能变帅,连姑娘减肥都得吃昌吉的肉。
旁边戴志诚倒是配合,一口一个“不错”、“这真好”,捧哏捧得挺卖力,可台下观众没咋笑。
当然不是不给面子,是这词儿太老套了,听着不像相声,倒像提前背好的“城市广告词”。
后来这段表演被传到网上,网友们吐槽得更直接:“这就是所谓的公式相声吧?”
其实这不是头一回了,去昌吉前两天,姜昆他们还在新疆塔城演了一场,套路一模一样:大段溢美之词,没什么正经包袱。
所以台下观众坐着听,线上网友看视频,都觉得“听着听着就想睡觉”。
但是,要是搁三四十年前,这种段子或许还行——那时候娱乐少,听段相声就新鲜。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网友们,啥相声没听过?
从侯宝林、马三立到后来的郭德纲,好段子听得多了,再拿这种“换地名就能用”的老套路,谁能买账?
最后发视频的当地文旅部门也慌了,看着吐槽越来越多,赶紧把评论区关了,可关了评论,观众心里的不乐意也藏不住啊。
这边姜昆的相声受争议,那边接任曲协主席的冯巩,也遇到了麻烦。
国庆节要带团队去深圳坪山搞商演,宣传做得挺热闹。
又是 “国家级曲艺演出”,又是“三代人都能会心一笑”,最低票价才80块,本以为能卖得不错。
结果购票软件上一看,“想看”的人才 41 个,冷清得不行。
为啥没人买?观众扒了节目单才知道,里面全是老作品,还有俩刚在“第六届非遗相声大会”演过没多久的。
说不好听点,老作品再演不是不行,可你好歹改改啊?结果倒好,大部分作品几乎没动,就换了个地名。
比如董建春、李丁的《北京北京,了解一下》,就把里面“北京”的地名换成了“深圳”,其他内容一字没改;
冯巩自己的《一个大瓜》更离谱,核心内容没变,地名改了好几回。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这次商演还不让观众拍照录像,说是 “保护版权”。
可谁心里都明白,这哪是保护版权啊?是怕观众把老段子拍下来,大家一看 “这不就是以前演过的吗”,更没人买票了。
所以,现在真是时过境迁,毕竟之前冯巩以前的作品多好。《五官争功》、《小偷公司》,哪个不是让人笑完还能记住的?
可现在呢,拿老作品“炒冷饭”,连点新东西都没有,观众凭啥花钱去现场。
80 块钱虽不多,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愿意花这钱听重复的段子。
然而,就在主流相声冷清的时候,德云社反倒越来越火,甚至火到了国外。
今年6月份,郭德纲带着于谦和徒弟们去南非,给当地中国同胞演相声,在约翰内斯堡的桑顿会议中心。
2000 个座位一下就坐满了,连过道都站了人,那场面跟主流相声的冷清比,简直是两个极端。
为什么这么火,答案也很简单,高峰、栾云平说《数来宝》,贯口说得又溜又清楚,包袱一个接一个,台下笑得前仰后合;
烧饼、曹鹤阳更懂年轻人,把网上的热梗揉进传统相声里,又新鲜又好笑;
郭德纲和于谦一上台,全场立马沸腾,俩人互动特别自然。
不是硬背台词,观众接一句话,他们就能顺着往下说,还把“三翻四抖”的技巧用得特别好,最后因为观众太热情,返场了三次才下来。
更难得的是,德云社不光能让老观众喜欢,还能吸引年轻人。
去年在深圳的商演,门票一开售就卖光,单场收入超300万,买票的人里“00后”占了34%。
所以说火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德云社的相声“接地气”。
还有个细节,德云社这次南非演出,连中国新闻网都专门采访了郭德纲,他说的一句话特别实在:“我只负责中国人的快乐。”
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毕竟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就是让咱中国人听相声能开心,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所以说现在的郭德纲,真是可以用苦尽甘来来形容了。
毕竟想想以前,郭德纲多不容易啊,没得到曲艺协会的认可,还三次被体制内排除在外。
但那时谁能想到他的民营相声社团,现在能撑起相声界的半边天?
现在还真是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其实主流相声不是没人才,姜昆、冯巩的基本功都扎实,以前也出过好作品,可为啥现在不行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没跟上时代,没抓住观众的心思。
首先是“创作套路化”。
就像姜昆的“公式相声”,换个地名就能演,没有一点新意;冯巩的老作品改个地名就上台,观众早就听腻了。
其次是“不接地气”。主流相声总想着“高大上”,却忘了相声的本质是“逗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顶住短视频的冲击”。
现在打开手机,随便刷刷就能看到相声片段,好笑就多看两眼,不好笑就划走,谁还愿意专门花时间、花钱去剧场看?
在这种情况下,主流相声要是还拿不出好作品,观众肯定不买账——80块钱门票卖不动,不是观众小气,是作品不值得。
结语当然,大家对姜昆、冯巩是有情怀的。可情怀不能当饭吃,观众也不会因为情怀,一直包容不好的作品。
相声好不好,不是哪个专家说了算,也不是哪个机构说了算,最终还是要看观众。
来源:史家直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