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母、被嫌胖仍不放弃!贾玲的逆袭路藏着所有普通人的光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8 21:18 2

摘要:可妈妈接招生办电话时,因为口音把“戏剧”听成了“喜剧”,她就误打误撞进了相声专业。这个专业当时全国只招40人,没多少人看好,算是冷门领域。

一提贾玲,大家都能想起她带来的笑声。可没多少人知道,这个能把快乐传给千万人的喜剧人,背后有段满是坎坷却一直向上的奋斗路。

1982年,贾玲生在湖北襄阳宜城的普通工人家。爸妈都是化工厂职工,家里条件一般。

但这份普通没拦住她喜欢表演。小时候的贾玲总爱模仿《曲苑杂坛》里的节目。

爸妈看在眼里,就算手头不宽裕,也省吃俭用给她请了表演老师,悄悄支持着女儿的梦想。

2000年,贾玲高中毕业。她揣着对舞台的向往来北京,考北京电影学院,可几轮考试后没考上。

换别人可能就回老家了,但贾玲咬咬牙留在北京,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她一边挣钱糊口,一边等下一次机会。

2001年有了转机。她同时收到中央戏剧学院两个专业的录取通知,一个是戏剧表演,一个是相声表演。

可妈妈接招生办电话时,因为口音把“戏剧”听成了“喜剧”,她就误打误撞进了相声专业。这个专业当时全国只招40人,没多少人看好,算是冷门领域。

谁也没想到,刚进校园一个月,妈妈李焕英就因为意外走了。这场突然的打击,成了贾玲心里永远的遗憾,也成了她后来创作里最柔软的牵挂。

大学毕业后,贾玲北漂的日子比想的还难。她住过北京胡同里的小房子,那房子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床。冬天冷得受不了,她就捡报纸盖在被子上取暖。

最困难的时候,她把随身听卖了换了20块钱,靠最便宜的面条和咸菜过了一个星期。连电暖器都舍不得开,就凭着南方姑娘的韧劲,扛过了北京的冬天。

那时候的她,接过报酬只有7块钱的表演。还因为身材,被剧组嫌弃“太胖”。可就算这样,她也没放弃对喜剧的坚持。

还好,努力没白费。后来贾玲考上了中国广播艺术团,还在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上拿了专业组一等奖。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恩师冯巩。

冯巩特别看好这个能吃苦的姑娘。不仅在艺术上给她指导,生活里也常帮她。给她付车费、餐费,还让她住进自己的工作室。

之前贾玲的姐姐在家乡给她找了稳定工作,劝她回去。是冯巩尊重她想留在北京打拼的想法,还亲自给她姐姐打电话沟通,帮她留住了追梦的机会。

2010年,28岁的贾玲和白凯南带着相声《大话捧逗》上了央视春晚。一夜之间,她就火遍了全国。可没人知道,这“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她近十年的默默付出。

之后几年,她又好几次站上春晚舞台。《芝麻开门》《喜乐街》《真假老师》这些作品,让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走到哪儿,都能带来一片笑声。

但贾玲没停在“喜剧演员”这一步。2016年,她和别人一起开了北京大碗娱乐。2021年,她把对妈妈的思念放进电影《你好,李焕英》里。

这是她第一次当导演,就交出了好成绩。这部电影拿了超过54亿元的票房,她也成了当时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还得了“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

成功没让她放松。拍《热辣滚烫》的时候,为了贴合角色,她先胖了40斤,之后又用一年时间瘦了100斤。

减重的时候,她熬过了难捱的体重平台期,甚至有段时间精神都快崩溃了。可凭着一股狠劲,她还是坚持下来了。最后这部电影又拿了34亿票房。

这之后,贾玲却悄悄“消失”了。综艺上少见她了,社交媒体也很少更新。原来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新电影《转念花开》的创作上。这部电影关注反传销题材,是现实主义作品,也是她对自己的又一次挑战。

现在的贾玲,早不是当年那个北漂的小姑娘了。2025年,她以品牌大使的身份参加活动,整个人看着健康又自律,让人眼前一亮。

从湖北的普通女孩,到喜剧界的核心人物,再到票房号召力超强的女导演。

贾玲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勇气,是敢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让梦想成真,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槿灿看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