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雪姨”,许多观众并不陌生,那段雪姨敲门名场面被观众铭记并造梗了许多年。
提起“雪姨”,许多观众并不陌生,那段雪姨敲门名场面被观众铭记并造梗了许多年。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雪姨的扮演者王琳在现实生活里也是一个深受感情折磨的女人。
她经历了两段婚姻,但都不是很幸福。离婚之后,她在一档访谈节目上甚至自嘲自己“水性杨花”。
如今,五十多岁的王琳早已对婚姻失望,只想跟自己儿子相依为命。
但她没想到的是,随着儿子的长大,母子俩的关系却越来越尴尬......
童年缺爱,渴望婚姻
在艺人的光环之外,王琳从小的生活就并不如意。
1970年,王琳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她的父母是地质勘察队的成员,常年奔波在野外工地之间。
王琳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姨婆家寄养。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她几乎没见过父母几面。
她记得,五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父亲,那是一种既陌生又尴尬的感觉——眼前这个男人,是她的“爸爸”,但对年幼的她来说,只是一个从未真正参与过她成长的人。
更令她心寒的是,七岁那年,因外婆生病,她被临时接回父母家生活,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察觉到一件更扎心的事实:她并不是这个家庭里“被期待”的孩子。
她回忆起那段时间时坦言,自己是因为“是女儿”,才会被父母丢给长辈抚养。
这个发现对年幼的她无疑是一种打击,让她从很小的年纪就意识到:不是所有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自带被爱的资格。
青春期的她,也没能过上别的孩子那样无忧的日子。
中学时期,姨婆瘫痪在床,母亲身体也不好。每天中午、放学后,她得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做饭、照顾病人。
在这个阶段,她像一个“小大人”,一边背着书包读书,一边学着操持家务。没有人教她如何面对压力,也没有人告诉她什么是情绪的出口。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缺失的陪伴和温暖,让王琳内心对“家”格外渴望。
大学时期,她一个人去俄罗斯留学。经济拮据到只拥有一件破旧的红色羽绒服,羽绒已经滑到底部,只剩表面布料硬撑着寒冷的风雪。
她一边拿着在菜市场买来的水果和牛奶,一边踩着冰滑的路,一步一步走回宿舍。
她说,那一刻她对自己说:“你已经长大了,别指望别人了,要靠自己了。”
也正因为这一连串的成长经历,她对婚姻、对家庭,有着异于常人的执念。
1993年,年仅23岁的她正值演艺事业上升期,却突然决定嫁人,对方是一个比她年长十几岁的香港富商。
这段婚姻开始得仓促,结束得也毫无波澜。
她离开熟悉的舞台,追随丈夫到香港生活,试图拥抱那份“家”的温暖,但现实却很快给了她一记耳光。
两人的行事作风、性格观念,都很不一样,甚至沟通都成了难题。
五年后,两人和平分手。那时的她才真正明白,所谓“嫁人就能得到幸福”的幻想,其实只是因为年轻时对婚姻的误解。
离婚后她选择回到内地重新开始,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她遇见了第二任丈夫。
与第一段婚姻不同,这一次她更低调,也更谨慎,两人婚后育有一个儿子王诺。
本以为终于可以拥有稳固的小家,谁料生活还是开了一个玩笑——由于两人工作性质差异,聚少离多,感情渐渐变淡,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她没有再去寻求下一段感情,而是坚定地争取到了儿子的抚养权,开始独自抚养王诺。
她曾在某节目中提到自己情感上的波折,还用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笑着说:“我这人吧,就是水性杨花。”
这句话听起来尖锐甚至刺耳,但那一刻,她的表情却透出一丝解脱与豁达,仿佛在笑对命运给她开过的每一个玩笑。
只是,命运并未因此对她格外眷顾,感情对她的磨练也远未终止……
付出一切,只为儿子
对于儿子,王琳几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心血。
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
拍戏接戏,从不挑角色、不嫌累活,只要有酬劳,她就毫不犹豫地上。
常年拍戏奔波、日夜颠倒,最终甚至因为过度劳累而住进医院,但她没有抱怨一句。她知道,自己的拼命,是为了儿子能多一点选择的自由。
在儿子还小的时候,她尽量把“母亲”这个身份做到极致。
再忙也会抽时间回家陪伴,亲手做饭、辅导功课、参加家长会,甚至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自己也一边工作一边硬着头皮重新学起了语法和口语。
她不是天生的“全能妈妈”,但她愿意为了孩子去成为那样的人。
而王诺也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付出。
小时候的他乖巧懂事,明白母亲的不易。曾在一篇小学作文中写道:“妈妈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我要快点长大保护她。”
这短短一句话,让王琳泪流满面。在她漫长的独自抚养路上,这样的瞬间,是她最柔软、也最有力量的记忆。
只是,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随着诺诺步入青春期,母子之间的隔阂也悄然生长。
曾经那个一放学就往妈妈怀里扑的小男孩,如今已经21岁,在国外留学,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世界。
王琳仍然把他视为情感的唯一寄托,而他,却开始尝试划出属于自己的边界。
不久前,王琳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
在节目中,她透露自己和儿子约定每周只通一次视频电话,而她最期待的时刻,就是那个固定的“周四晚上”。
在她眼里,这是一周中最温暖、最重要的时刻。但对身处异国的王诺来说,这样的“仪式感”似乎有些沉重。
节目中,一通原本平常的母子通话,却因为被节目组录入而突生波澜。
电话那头,王诺敏感地察觉到自己的对话内容被记录了下来,随即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是私人对话,不应该公开。”
话音未落,他便挂断了电话。
王琳愣在镜头前,哽咽着追问:“你是否真的牵挂我?当我的儿子,你是否觉得可耻?”
那一刻,王琳崩溃了。
那不是一个艺人在镜头前的表演,而是一个母亲面对疏离的孩子时,最真实的脆弱与无助。
节目播出后,网络上也引发了热议。
有网友直言:“有点窒息,感觉她对儿子的爱带着‘掌控欲’。”也有人表达理解:“王琳太孤单了,孩子就是她唯一的情感出口。”
其实,节目中的王诺也没有错。他只是长大了,想要独立,想拥有一个不用被公开、不用时刻回应情绪的私人空间。
也许,在王琳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这才是最难的一课:如何放手,如何在爱与界限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接受那个她为之倾尽一切的孩子,正在慢慢成为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大人......
参考资料:
风情王琳:演少女觉得恶心曾罢演雪姨——新浪娱乐
组图:雪姨王琳新恋情 揭秘王琳与两任前夫离婚原因——中国青年网
来源:铀235放映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