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绝对是个狠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8 20:04 1

摘要:大结局最后一幕停在1986年的天牛庙村,年老的宁绣绣独自回到从小生活的地方,看见这一生最重要、却早已离开的亲人,画面隐隐暗示她的离世。

上周末,年代剧《生万物》收官。全网播放量轻松破9亿,爱奇艺站内热度冲到11000,位列历史第二,可谓好口碑好数据双收。

剧中由杨幂饰演的宁绣绣,是时代洪流中女性的缩影:不惧流言,扎根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不断学习,带领村里的妇女摆脱旧有束缚。

大结局最后一幕停在1986年的天牛庙村,年老的宁绣绣独自回到从小生活的地方,看见这一生最重要、却早已离开的亲人,画面隐隐暗示她的离世。

巧合的是,1986年,也是杨幂出生的年份。

故事与现实交叉重叠,那股“劲劲的”、打不垮的生命力,既是宁绣绣的写照,也是杨幂的底色。

“这命啊,你还是得抓在自己手里,找个自己的活法。”

杨幂演宁绣绣,一开头把这个“土气”角色的劲儿立住了。

结婚当天被马子绑架,好不容易逃回村子,自己爹却不肯掏五千块赎身,“红衣断亲”“雪地回眸”“不吃宁家一粒米”,她的眼神成了全剧最锋利的一刀。

与家族彻底决裂后,她拿得起放得下,下嫁给救她的庄户汉子封大脚。学农活,碰泥土,粗麻补丁衣服上身,和从前的大户小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别人以为她只能在深宅里长大,可她落到泥土地里一样能开花。

为了这个角色,杨幂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扎进山东乡间体验生活:插秧、割麦、练鲁南方言,增重.....这种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把宁绣绣还原成最真实、“最土”的存在:能哭、能狠、能种地、能带头。她的眼神动作,身上那种“不服命运”的劲儿,狠狠的抓住了时下观众的眼球。

有人说,杨幂在表演上真的不同了,放眼整个2025年,都是她在演技上的突破之年。

《酱园弄》里,杨幂借王许梅这个角色露了脸,成了个八面玲珑、侠气逼人的大姐大。一个月后的暑期档,她又穿着简朴的大唐服饰出现在《长安的荔枝》,一秒钟把观众无痛拉进“贫困小官妻子”的氛围里。

回看杨幂的荧幕履历,开始就是顺风局。

四岁的杨幂,圆眼睛、小瓜子脸。电视剧《唐明皇》挑小演员,她一抬眼,就演成了幼年咸宜公主。即便是配角戏份,也掩盖不住她的灵气,天生就带着那股子“会演”的劲儿。

之后,杨幂把这股灵气注入了仙侠世界。郭襄的古灵精怪、雪见的刁蛮任性、夕瑶的温柔痴情、雪鸢的隐忍深情——这些角色像是为她量身而生的。

那份自带的机灵劲和青春气息,正好和这些角色卡在一块,碰撞出了火花。不论是哪一个,把观众的记忆点和她牢牢绑定。

2011年,《宫锁心玉》横空出世,直接把杨幂送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帮她拿下白玉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铺天盖地的关注与追捧随之而来。

要么说人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二十几岁的杨幂比同龄人更早看清了流量的逻辑。《宫锁心玉》播出的时候,刚兴起微博已经是她分享剧照和日常的主战场,怎么吸引粉丝、转化热度被她拿捏的死死的。别忘了,杨幂是继谢娜何炅之后,第三位粉丝破亿的明星。

这一波操作效果是显著的。同年,杨幂主演的低成本恐怖片《孤岛惊魂》上映,即便豆瓣评分只有惨不忍睹的3.6,却在她的粉丝支持下直接拿了近9千万票房。

杨幂越来越红,关于她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人红是非多,而她之后的表演都带着前面的影子,是程式化的表演模式;灵气好像退却了,疲惫挂了满脸;越红越黑,质疑声越来越多......

杨幂需要面对的新课题,终于来了。

2014年,杨幂与当时的合作伙伴成立了嘉行传媒,摇身一变成了女老板。再之后,“对赌协议”就伴随着“老板杨幂”出现在了公众视野。

这也是观众总能在那段时间看到她的原因。从2015到2017年,杨幂的出镜率堪比春运。这些重量不重质的作品,让那些不知情也不买账的观众,更是嘴上无情,把杨幂连年送上豆渣单元最渣女演员的名单。

和原公司解约之后,杨幂也希望用行动在不同的角色中力求表演突破,可观众却始终不买账。

就拿去年的作品来说,暂且不吐槽《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剧本,电影里的杨幂美是美,但完全没演出角色该有风尘气;同样的伤疤在《哈尔滨一九四四》又被网友揭了一次:“女特务居然喜形于色,杨幂除了漂亮没别的。”

好不容易等来她最擅长的仙侠剧,杨幂在《狐妖小红娘》里的表演还是平平的,气场不足,加上后期滤镜磨皮,五官虚浮,观众没有代入感。

杨幂几乎被全网盖章。看到她,观众根本来不及做演技上的评价,只想先问一句,“你没事儿吧?”

若说演技被审判是作为演员应该立正挨打的,那杨幂的招黑体质,始于演技之外。

从《宫锁心玉》开始,杨幂流量和骂声就铺天盖地的来。观众爱晴川,未必爱杨幂。从长相到演技、从声音到人品,几乎被黑的体无完肤。

外貌总是先于内在一步,遭受无数荒谬又毫无缘由的审判。扮丑、表情僵硬、鼻子和下巴出戏、气泡音,再后来穿件低胸短裙,也会被指责“卖弄风骚”“不检点”“低俗”。

观众的放大镜还会“平等”地移向杨幂的私生活。结婚是恋爱脑、离婚是被抛弃凝视,成了一种不承担任何责任的需要,一种附着在精神和身体上的恶瘤。人们需要杨幂,但不需要了解真实的杨幂。

很多人说,想要当一线女艺人,一定要熬过一场“全网黑”。面对这样的恶意,惯常的处理方式是“熬”。在这一整套将女性价值紧紧绑定在形象管理、行为举止等等的凝视下,选择沉默、顺从和不抵抗,似乎成了维系资源与位置、避免毁灭性攻击的“安全之举”。

但杨幂,似乎不认这个命。

面对汹涌而来的恶意,杨幂选择出人意料的方式应对——自黑。

有人玩她脚臭梗,她就婚礼当天发微博,“新娘子已经自己把婚鞋换好了,大家放心”。有人吐槽她发际线高,她就调侃,“我是一个禁不起批评的人,如果你们批评我......我就去植发”。

天涯论坛的访谈,可以说是杨幂对决黑粉的经典战场。访谈开始时,网友们暴力直言:“杨幂,你演一部戏我就骂一部,你一直演我一直骂。”但杨幂只是笑了,“我要是你,就坚持一辈子。”她甚至还能把黑粉的逻辑拆开来回应:“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大概还是爱我的。”

恶意如潮水般涌来,“幂式”心态淡然接招。

有人说杨幂的人生就像白浅,出生好,又聪明又飒又美,恋爱脑遇到夜华生了孩子跳诛仙台,然后开挂了。但她的人生不是简单的“开挂”了,而是先稳定心态而后谋求自救。

2023年,杨幂决定丢掉过去几十年的表演习惯,给自己找表演老师,而且要“最麻烦她的、最能让她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老师。”决绝、不服输的那股劲,全部在这句话里。

课程开始后,她每天泡在排练厅里,和几位演员做小片段排练,随心所欲地尝试各种角色,哪怕累得直不起腰,也要全力投入。杨幂真正认识到,她需要改变的,是对一个角色、一个作品的认知。不是漂亮地演,而是以真正演员的角度呈现。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

当杨幂慢慢放弃对脸和镜头的在意,甚至素颜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那种带着力量的真实感,渐渐把观众折服了。

在商业价值上,杨幂也给出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模版:22个代言,内娱女艺人第一。她在公众视线里旋转,所有事都处理得干脆利落。

你觉得她就要这样一条道走下去了?不好意思,杨幂的人生不只有拍戏。

在综艺方面,杨幂也同样不落下风。《密室大逃脱》里的高智商灵魂人物,《奇葩说》里清醒通透的大女主。没人比杨幂敢说,也没人比杨幂敢做。她愿意尽可能接受一切机会、全力以赴地扩宽人生的广度,与此同时,保持幽默与清醒。

“做自己”,是杨幂的叙事,也是杨幂的活法,是她面对起伏始终心态稳定的根本。

人们一直以来都热衷于编织一个完美女性的幻影:乖顺、漂亮、温柔。这样的想象被层层叠加在女性艺人身上,一旦她们走出设定,哪怕只是展现出与角色不符的一面,就仿佛给了凝视着的旁观者以冒犯。

杨幂的真实对于观众来说就是这样的冒犯。她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类似美杜莎的存在,叛逆、古灵精怪、不顺从、不沉默、不怕目光、也从不回避目光。面对不同于往常的人格,黑粉一时也不知道从何下口,反而毕恭毕敬了起来。

从这一刻开始,人们会逐渐理解杨幂那个“做自己”的内涵。“做自己”与其说是权力,不如说是一种更本真更难得的生存姿态,是对抗凝视的武器:柔软的,也是智慧的;是沉默的,或是表达的;自嘲的,更可以是温和却坚定地对世界说“不”的。

女性开始一点点突破被既有经验束缚的桎梏,在舞台与银幕上大胆书写更锋利的文本,讲述那些不曾被听见的故事,为更多女性发出真实的声音,女性艺人的“在场”就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

杨幂就是其中的一种声音。不愿意做花瓶的、以柔克刚的、内核坚定的、谋求改变的声音。

最起码,我们要听见这个声音。

文字/阿一

新媒体编辑/cici

来源:时尚健康杂志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