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提起豫剧演员小香玉,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仅是她当年的成名作《花木兰》,更绕不开的还是那段“艺名被收回”的往事。
让人唏嘘的是,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她却依旧背负着它带来的沉重后果。
虽然她仍旧活跃在舞台和各种公共场合,但每次亮相之后,评论区都会掀起一阵争议。
前不久,在郑州金融岛举办的“中国首届戏超决战”上,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百玲(小香玉)因为被现场观众的热情所感动,当场泪洒舞台。
言语中满是对豫剧传承和观众支持的感恩之情,她甚至几度动容到想要下跪致谢,可见其对戏曲的挚爱与投入。
网友们也有不少人借机表达了对小香玉的支持,然而,在温暖的鼓励声里,也夹杂着刺耳的批评。
有网友毫不留情地写下:“你是个啥德行,全国人民都知道”,甚至有人讥讽她“饭喂到嘴里都不会吃”,还有人直指她如今的舞台身份——“拿着被收回的艺名,还好意思出来?”
事实上,这并非小香玉第一次陷入舆论漩涡,早些年,她与知名主持人王为念的婚姻就曾引发过不小的风波。
更让人揪心的是,她与亲奶奶、豫剧泰斗常香玉之间一度闹得不欢而散,最终甚至被收回了“香玉”这个承载荣耀的艺名。
这样的人生转折,让她从曾经风光无限的豫剧“小花旦”,变成了如今饱受非议的“争议人物”。
回首过去,人们不得不感慨: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戏曲顶流,究竟是怎样一步步把一副好牌打得支离破碎的?
小香玉,本名陈百玲,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艺术世家,因为家庭氛围的影响,她自小对豫剧就有着近乎本能的喜爱。
几乎从学会说话起,她就对戏台上的唱腔和身段格外着迷,常常模仿大人们的唱段,像是与生俱来就被这门艺术牵动了魂魄。
然而在那个年代,学戏并不是一条被看好的路,她的父母虽从事文艺工作,但仍希望女儿能安稳读书,将来找一份体面的职业。
可陈百玲不愿意接受这种“平淡”,她要的,是属于自己舞台上的光芒,10岁那年,她瞒着家人,独自跑去报考河南省艺术学院。
凭借天赋与热情,她顺利考上了,也因此踏出了追逐梦想的第一步,进入艺校后,她并没有因为环境的严格而收敛个性,依旧顽皮大胆,甚至时常耍些小聪明。
但只要一站上舞台,她就能立刻收起散漫,全神贯注地投入唱腔的练习,她的嗓音条件极佳,吐字清晰,声腔圆润,加之极强的舞台表现力,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
随着她在校内小有名气,家人对她的选择态度也逐渐转变,尤其是她的奶奶、豫剧艺术大师常香玉,更是注意到了这个极具潜力的孙女。
看着孙女天赋出众、酷爱戏曲,常香玉决定亲自培养她,不仅教她唱腔、身段,还将“小香玉”这个寄托着厚望的艺名赐给她。
对于常香玉来说,这不仅是对孙女的期待,更是对常派豫剧传承的延续,1982年,17岁的陈百玲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舞台剧《花木兰》中,她饰演的花木兰一开嗓便惊艳全场,她的声音清亮高亢,吐字铿锵,唱腔圆润有力,既保持了常派艺术的韵味,又带着年轻演员特有的灵动。
那一刻,她凭借真功夫征服了观众,随着《花木兰》的成功,她迅速走红,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之后的《白蛇传》等剧目,更是让她的声名持续攀升,“小香玉”这个艺名,甚至比她的本名还要响亮。
可是在掌声和荣誉的背后,她的性格与处事方式也逐渐显露出一些争议,随着知名度不断攀升,她对自我的要求更高,也不断尝试创新。
她希望通过改良传统剧目,加入新的表演方式和舞台元素来吸引年轻人,只是,这些尝试在不少传统戏迷眼里显得“哗众取宠”,更被家族内部视为对传统的不够尊重。
而在个人生活方面,她的选择同样备受争议,她的第一段婚姻来自剧团内部,起初是因戏结缘。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觉得丈夫无论在名气还是事业上都落在自己身后,久而久之,她心生不满,觉得对方是“吃软饭的小白脸”,最终毅然选择分开。
这段婚姻无疾而终,成为她人生中第一场情感风波,1995年,她决定创办“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希望能培养更多戏曲人才。
就在这时,知名主持人王为念出现了,他不仅对她心怀敬意,也全力支持她的事业,为了帮助学校顺利创办,王为念几乎倾尽所有,不仅拿出全部积蓄,还动用人脉与资源。
两人因此走近,最终携手步入婚姻,只是,这段婚姻并没有带来她期待中的稳定。
结婚后,王为念承担了大量琐事,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经营,而小香玉本人却越来越忙于舞台和外务,对家庭的关心并不多。
更令外界侧目的,是她后来谈及这段感情时,竟直言不讳地说自己选择王为念“是因为比较合算”。
这样冷冰冰的说辞,给她的形象带来极大冲击,外界纷纷批评她功利,把婚姻当作一场算计。
离婚后,她遇到山西富商樊泽峰,两人很快走到一起,43岁那年,她在高龄之下生下孩子,过上了相对平稳的家庭生活。
相比之前的风风雨雨,这段婚姻显得更为低调,也让她逐渐转入相夫教子的节奏,然而,真正让她备受舆论攻击的,并不仅仅是婚姻。
2003年,她与奶奶常香玉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外界甚至在常香玉的追悼会上看到小香玉提前离场的画面,这一举动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人们纷纷猜测婆孙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1年后真相才揭开,常香玉的律师公布了她生前的声明,宣布收回“小香玉”这个艺名以及弟子身份。
这个消息震惊整个豫剧界,作为豫剧泰斗,她的决定无异于对陈百玲的否定,原因在于,常香玉认为孙女没有沉下心钻研艺术,反而过于追求商业化,把豫剧变得花哨和表面化。
而小香玉的解释则是“创作理念不同”,她想要通过创新,让传统剧目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从而吸引年轻人关注。
而奶奶坚持守护传统,认为豫剧应该保持原汁原味,理念上的碰撞,最终让这对曾经亲密无间的婆孙彻底闹掰。
自那以后,“艺名被收回”成了她身上最沉重的标签,即便多年过去,每当她出现在公众视野,依旧有人讽刺她:“别再用小香玉这个名字了。”
加上她在婚姻中的“算计”言论,更让舆论对她的评价雪上加霜,从17岁一夜成名的天之骄子,到如今屡屡陷入争议的“被议论者”,小香玉的人生轨迹无疑充满戏剧性。
她曾经手握一副好牌,却在风光背后,承受着名与利、传统与创新、感情与选择的重重考验,可以说,她身上的荣耀和争议一样耀眼,至今仍让人难以一言评定。
来源:铀235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