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做梦也没想到,“消失”一年的贾玲,会以这种方式打出王炸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4 14:00 2

摘要:从初出茅庐的相声演员,到小品舞台上的常客,再到电影界的新锐导演。

文|言午玉

编辑|黄毅来了

在娱乐圈,贾玲无疑是备受瞩目的存在。

从初出茅庐的相声演员,到小品舞台上的常客,再到电影界的新锐导演。

她的每一步看似顺遂,实则充满艰辛与争议。

面对外界的舆论压力,贾玲一度选择“销声匿迹”。

如今她再度归来,连老友沈腾都没想到,阔别一年后,她竟能以如此惊艳的方式打出“王炸”。

1、“歪打正着”的喜剧演员

1982年,贾玲出生于湖北省的一个贫困家庭。

从小她就展现出非凡的喜剧天赋,总能以古灵精怪的言行逗得周围人开怀大笑。

这份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如同一粒种子,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中学时期,贾玲对表演的热爱愈发浓烈。

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她毅然选择进入武汉艺术学校学习表演。

2001年,19岁的贾玲迎来了人生的关键转折。

带着青春的梦想与热忱,她毅然北上,奔赴中央戏剧学院的考场。

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贾玲同时被戏剧表演专业和相声表演专业录取。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和她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由于母亲在填报志愿时的疏忽,贾玲最终进入了相声表演专业大专班。

这个阴差阳错的选择虽带来些许遗憾,却意外为她推开了喜剧艺术的大门。

大学期间,贾玲一头扎进了相声的学习中。

她每天早起练习绕口令、贯口等基本功,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贾玲当头一棒。

在相声这个男性主导的行业里,女性从业者寥寥无几,发展空间极其有限。

毕业后,贾玲四处奔波寻找演出机会,却处处碰壁。

为了维持生计,她当过主持人、写过剧本,甚至做过艺人临时助理。

生活的重担压得贾玲喘不过气,但心中对表演的热爱,却从未退却。

2010年,对于贾玲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年,她与白凯南搭档的相声《大话捧逗》,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在舞台上,贾玲和白凯南默契配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夸张生动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

正是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让贾玲一夜之间声名鹊起。

此后,贾玲的演艺事业迎来了腾飞期。

她不仅成为各大卫视春晚的常驻嘉宾,更凭借独特的喜剧风格在综艺节目中大放异彩。

其幽默风趣的性格和超强的综艺感,让她成为喜剧界独树一帜的“开心果”。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贾玲却将目光投向了全新的导演领域,而这也是她争议的开始

2、过度营销引争议

2021年,贾玲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

这部以她母亲真实经历为蓝本的电影,凭借着真挚的母女情,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贾玲在影片中精准把握了喜剧电影从搞笑到深情的过渡与升华。

前半部分通过怀旧场景和密集笑点进行铺垫,后半部分则借助母女谈心将情感推向高潮。

片中“我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行”这句台词,更是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凭借《你好,李焕英》,贾玲一举成为全球单部电影票房最高的女导演,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赞誉背后也不乏争议的声音。

有业内人士指出,影片在宣传过程中存在过度营销之嫌。

铺天盖地的情感渲染让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作品本身,演变成了一种消费情感的符号。

而真正让贾玲的争议达到顶峰的,是她在2024年执导并主演的电影《热辣滚烫》。

为了贴合电影中角色的形象变化,贾玲经历了疯狂的减肥过程,累计减重一百斤。

这本是她为艺术献身的一种体现,却在宣传过程中成为了电影最大的噱头。

电影宣传期间,“贾玲瘦了”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而针对电影本身内容的宣传反而不多。

观众在这样的营销引导下走进电影院,却发现电影内容并没有达到预期。

影片中,贾玲为了突出女主的励志,刻意放大周围人的“恶意”。

这样的手法让整个故事虚假而做作,仿佛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强行拼凑。

剧情方面,整部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为自己而活”,宣扬女性要追求自我价值。

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平淡至极,缺乏足够的深度,被不少观众戏称为是“贾玲的减肥日记”。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网友发现《热辣滚烫》竟是翻拍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

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引发部分观众不满,更有甚者称其是“江郎才尽”。

随着口碑的持续下滑,贾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就在舆论甚嚣尘上之时,她却突然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消失”。

而这场看似仓促的退场,实则是她精心策划的华丽蜕变。

3、于争议中蜕变

近日,沉寂一年的贾玲官宣新作《转念花开》正式杀青。

这部聚焦反传销题材的电影,讲述了一名家庭主妇被警方招募协助破案,从最初的抗拒到深入犯罪组织内部,最终协助警方破获大案的故事。

单从题材选择,就足以看出贾玲的勇气与决心。

反传销题材在电影领域不仅相对小众,更因其敏感性和创作难度而鲜有人涉足。

作为贾玲多年的好友,沈腾曾这样评价她:

“做导演最重要的是讲故事的能力,而贾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如今,贾玲毅然选择挑战反传销这一题材。

这更能看出她在“讲好故事”之外,对创作边界的主动突破。

对于贾玲而言,《转念花开》无疑是一场“背水一战”。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成功,她将实现从“喜剧女王”到“严肃导演”的转型。

这对于她的演艺事业来说,将是一座新的里程碑。

回顾贾玲的职业生涯,从喜剧界的“顶流”到深陷舆论漩涡,再到如今的华丽蜕变。

她的经历为影视圈众多导演敲响了警钟。

在追逐商业利益和高人气的同时,绝不能忽视作品的质量。

过度营销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关注。

但唯有沉下心来精心创作,用真诚与匠心打造优质作品,才能赢得观众长久的信任与喜爱。

写在最后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贾玲会继续在喜剧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转念花开》这部作品能够早日与观众见面。

部分参考文献:

大众日报|《期待!贾玲新作剑指传销陷阱》

新民周刊|《贾玲突传新消息!》

来源:是小浪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