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人家爸妈挺认真:复姓没有,四字来凑,图的就是一个“不撞名”。
“朱本皓一”这名字一出来,全班先愣三秒,然后爆笑。
老师点名都带颤音,像在念绕口令。
可人家爸妈挺认真:复姓没有,四字来凑,图的就是一个“不撞名”。
四字名到底low不low?
先看效果。
有人把“王权富贵”甩出来,瞬间气势两米八,听着像古装剧男主。
也有人翻车,“凡尔赛”三个字一出口,自带吐槽弹幕,孩子还没上学就被安排了一生梗。
好处也实在。
四个字,重名率直接砍半。
老师一喊“郭山明月”,全班齐刷刷回头,自带聚光灯。
坏处也同步到账:课堂提问命中率+50%,想摸鱼都难。
说到底,名字就是一张社交名片。
有人用它装文化,有人用它藏彩蛋,也有人单纯觉得“好听”。
low不low,全看背后那点心思:要是硬凹造型,听着像生拼硬凑;要是真有故事,再怪的组合也能顺耳。
所以,四字名不是原罪,尴尬的是没想好就上场。
想试就试,记得先默念三遍,确定自己扛得住别人的笑场就行。
来源:花中跳舞舞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