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流量如潮水般退去,沙滩上只剩下一个孩子天真的困惑:“再漂一次,哥哥姐姐的直播间就有人看了吧?”
当流量如潮水般退去,沙滩上只剩下一个孩子天真的困惑:“再漂一次,哥哥姐姐的直播间就有人看了吧?”
媒体报道
今年3月,海南陵水赤岭村的十岁男孩阿亮,经历了一场让人后怕的意外。
夜里跟着大人出海钓鱼,一个没留神,小船被汹涌的洋流裹挟着,一夜之间漂出去三十多公里,直到三亚的海岸边才被人发现。
这份临危不乱的镇定劲儿,一下子让他火了。大家亲切地叫他“小孩哥”。
“小孩哥”的意外走红,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荡开的涟漪却变了味道。
阿亮的姐姐、姐夫,还有二哥,立刻嗅到了机会,他们纷纷开通了自己的账号,镜头对准了刚刚经历惊魂一夜的孩子。
直播间里,阿亮懵懂的脸成了最大的招牌,刚开始,人气确实旺得不行,一场带货就能卖出几千单,钞票哗啦啦地流进来。
姐姐黄雪对着镜头也挺无奈:“我们也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啊,以前该回家看爸妈弟妹也没落下。做这个,不就是想给家里添点钱吗?”
可网络的热度,来得快,散得更快。
短短几个月,曾经挤满上万人的直播间,肉眼可见地冷清下来,货架上精心挑选的海南特产,看的人越来越少。
8月,阿亮的二哥黄义明对记者坦言,热度过去后,“流量惨淡”成了扎心的现实。
真正让人心头发紧的,是孩子一句无心的童言。
二哥说,阿亮看到哥哥姐姐直播间的冷清样子,小小的脸上满是担忧。“他知道,‘再漂一次’,我们的‘流量’就上来了。”
这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带着一种让人心疼的天真,却也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成年人追逐流利的浮躁泡沫。
一个十岁的孩子,在懵懂中竟把“冒险”和“家人赚钱”画上了等号。
这背后的逻辑细想让人脊背发凉:是不是大人的焦虑,无形中传递给了他?是不是直播间里闪烁的数字,让他误以为那就是衡量家人快乐的标准?
流量本无过,人心莫跑偏。
哥姐们想靠双手改善生活,这念头一点错都没有。可路子千万条,不能总围着孩子打转。
阿亮需要的,是回归平静的课堂,是和同龄人奔跑玩耍的童年,是慢慢消化那次海上惊魂的经历。
而不是像个工具一样,被推到镜头前,过早地承担起为全家“引流”的重担。
那句“再漂一次”,不是孩子的勇敢,而是成人世界投在他小小世界里的阴影。
当意外带来热度,别让这热度灼伤了纯真。孩子不是家里的“摇钱树”,童年更不该成为换取流量的筹码。
阿亮哥姐们,是时候想想别的路了,靠自己的本事,踏踏实实带货,哪怕慢一点,挣得安心。
让阿亮安心做个孩子吧,他的世界,应该装满了课本、玩具和大海温柔的涛声,而不是直播间里冰冷的数字和全家人的叹息。
毕竟,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多少流量都换不来的无价之宝。
来源:生活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