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发力微短剧赛道 行业“竖店”释放发展新活力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08 08:27 2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逐渐融入大众生活,碎片化使用时间、竖屏使用习惯正让“微短剧”这一网络视听新形态受到人们喜爱。2023年以来,郑州凭借城市交通便利、拍摄场景多样、摄制成本低、网络文学资源丰富等优势,逐渐在全国各大微短剧摄制城市中崭露头角,一度被称

冲刺三季度 实现全年胜

郑州发力微短剧赛道

行业“竖店”释放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逐渐融入大众生活,碎片化使用时间、竖屏使用习惯正让“微短剧”这一网络视听新形态受到人们喜爱。2023年以来,郑州凭借城市交通便利、拍摄场景多样、摄制成本低、网络文学资源丰富等优势,逐渐在全国各大微短剧摄制城市中崭露头角,一度被称为行业“竖店”。

释放郑州“竖店”发展活力,要向哪些方向发力?近日,我市印发《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精品化”传播创作工程、人才队伍培育等多方面出发,为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提供方向指引,并向2027年的“百亿目标”继续迈进。

五方科技馆微短剧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摄

微短剧摄制走向“一站式”

“调度过来,咱们再走一遍。”“演员准备就位,开灯。”……8月3日,位于二七区的西港短剧影视城人员熙攘,两个剧组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庭院楼前,一遍遍试镜走场。高挑的办公楼、透亮的玻璃窗、全新建设装修的建筑物不时出现在导演的监视器上,展示着剧情背后的富丽堂皇。而这座被称为“影视城”的拍摄地,距离它的揭牌运营,仅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

“现在郑州的短剧拍摄太火了,像这样的场景,一个月都有20多部剧进行取景。”作为西港短剧影视城的一部分,郑州五方科技馆馆长刘曦阳说起近年来郑州微短剧场景建设与发展感叹不已。2023年以来,许多拥有闲置场地资源的个人和团队开始调研,近两年厚积薄发,使一个个拍摄基地、产业园区在2025年上半年建成落地。

随着微短剧产业的迅速发展,拥有多种场景、专业服务,能够“一站式”解决摄制团队需求的“影视城”和“拍摄基地”成为剧组争相入驻的原因。西港短剧影视城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园区将继续投入建设现代办公区、宴会厅等拍摄场景,满足多样化拍摄需要。

除了专业园区,城市中的生活场景与特色街区也在为“微短剧创作之都”的打造贡献力量。以二七区为例,5月以来,二七区接连整合两批微短剧场景资源,从瑞光创意工厂、二七米房、中铁·泰和里的年轻潮流,到贾鲁水镇、古玩城碧波园的古色古香,多种场地促使“微短剧+文旅”绽放新的可能。

精品化内容竞争显优势

7月17日,“光影驻古寨·短剧新郑州——樱桃沟长安古寨影视短剧拍摄基地启幕仪式”在二七区举行。同日,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影视传媒产业学院实训基地揭牌。这片曾在市民记忆中短暂闪现的“足球小镇”和“建业大食堂”将在微短剧产业的推动下焕发新生。

特色古寨、樱桃沟,再加上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谈到微短剧精品化创作的未来,长安古寨影视短剧拍摄基地负责人张超颇有信心。走进古寨,四合院落,静影沉璧,屋顶古旧的榫卯清晰可见,这里既可成为各类古风场景的取景地,也能满足多种题材的摄制需求。据了解,正式投入运营后,这里不仅能提供覆盖明清、民国时期的拍摄场景,也将致力于“长安古寨”IP的运营打造。“发挥差异优势,讲好文化故事,这样出产的微短剧作品才会形成持久竞争力。”张超说道。

一年来,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河之南·游郑州”文旅微短剧开发被提上日程,到“文脉千年·剧说郑州”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一部部优秀作品不仅受到市场的肯定,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据悉,2024年,共有48部重点微短剧和119部普通微短剧通过省广电以上部门备案审查,3000多部其他微短剧通过网络视听平台备案审查,其中,《遇见少林有功夫》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剧目,《所念皆山河》《我的爸爸是齐天大圣》入选河南省重点扶持项目。

为创业就业提供新方向

如今,穿梭在城市与拍摄基地的微短剧剧组,正在为就业、餐饮、住宿等行业带去新机遇。“一个较小规模的剧组,都至少由30到40人组成,‘衣食住行’都需要得到妥善安排。”记者从拍摄现场了解到,正值暑期,大量的拍摄需求正在让“暑假工”有了新的就业选择。除此之外,包括编剧、摄像、剪辑、后期等在内的许多岗位,在郑州这座城市,都不必为“无人应聘”担忧发愁。

从生长期“找个群演都困难”的窘迫,到如今郑州“竖店”名声效应带来的微信群“一呼百应”,微短剧产业发展正在为成千上万就业创业者提供新方向。与此同时,市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培育微短剧人才队伍,郑州正多管齐下,快步向前。

《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举办微短剧精品创作培训工作会,邀请行业专家授课,提升精品创作水平。结合“技能河南”建设,支持市属高校、有关社会组织或机构开展群演、拍摄、剪辑等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微短剧全链条专业人才。

为郑州发展增添动力

面对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多的剧组“扎堆”来郑,今年以来,郑州多个县区先后发布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奖补政策与实施方案。4月22日,登封市政府印发关于《登封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针对微短剧取景地70%以上为登封市地标或场景、综合播放量达到1亿以上等条件的微短剧,经综合价值评测可给予一次性最高50万元奖补;6月15日,“赋能新视听 共创微短剧产业新生态”二七区微短剧产业发展推介暨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拟筹备的《二七区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将通过7项支持措施,提升二七区微短剧产业竞争力。

随着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的公布,一份更加细化的“提优提质”任务书正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指引。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8大“微短剧+”创作计划为剧集与旅游、法治等内容相融合提供方向;培育微短剧全产业链经济,加快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也正同步发力。

探索影视摄制“新高地”,释放“竖店”发展新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短剧将为郑州现代化发展增添动力,成为现代化郑州的崭新名片。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居正

kk

来源:中原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