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南京照相馆》的,不止日本人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4:16 1

摘要:《南京照相馆》作为今年现象级电影,它有多好,自不必说,看过的人都会留有深刻的印象。作为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申奥作为创作者可谓是开辟了一个里程碑,什么里程碑呢?就是从之前的反思叙事当中抽离了出来,将原有的中国影视圈当中的不正之风扭转了回来。相信之后再有人拍摄抗战

《南京照相馆》作为今年现象级电影,它有多好,自不必说,看过的人都会留有深刻的印象。作为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申奥作为创作者可谓是开辟了一个里程碑,什么里程碑呢?就是从之前的反思叙事当中抽离了出来,将原有的中国影视圈当中的不正之风扭转了回来。相信之后再有人拍摄抗战题材的影片的时候,就有了样板,想要继续站在侵略者视角,妄图用反战,人性来为他们洗白的人,自会被观众们唾弃。

已经有很多观众从抗战的角度来阐述了《南京照相馆》究竟有多好了,笔者在这里就不做过多阐述了,今天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从这群人的角度来看看《南京照相馆》有多么的“讨厌”,正因为这群人“讨厌”本片,本片才会大获成功。这群人是什么人呢?汉奸,而且是广义的汉奸。

申奥作为本片的创作者在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谈过“汉奸这一现象”,他说“汉奸是一群非常标准的投机分子、利己主义者,求生欲很强,以及缺乏信念感、缺乏家国情怀。” “他们会选择出卖国家、出卖同胞,但是他们自己绝不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他们坚定的认为: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自己在救你于水火之中。”看来,创作者对于”汉奸“这一群体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因此,在创作本片的时候,才会显得得心应手。

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自然有自己的理解,为什么会有汉奸,因为我国有十四亿人,哪怕是在抗战期间都有四亿人,汉奸毕竟是很少的部分,但是耐不住人口基数大,任何细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就都是大问题,汉奸这个小概率事件当拥有足够大的基数的时候,就成了大事件。

从本片当中来看,王广海非常完美的演绎了申奥导演口中的汉奸的角色,从他一开始坐在车上看到熟悉的女性被日本侵略者强掳的时候,他唯唯诺诺的形象就已经有了,到后来因为害怕捂住了双耳。但明明之前却在人群中喊着让大家排队赴死。王广海的形象当中没有任何的家国情怀,因为在正常的社会秩序当中,王广海这一种人是不会获得太多的机会的,而当日本人开始侵略中国的时候,他自认为机会来了。

老实说,王广海并不算是一个愚笨的人,他当真不知道林毓秀所说的话吗?如果日本人败了呢?哪怕日本人胜利了,他王广海在日本人眼里算是人吗?他不是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只不过他不愿意自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汉奸这一群体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现实。王广海明知道日本人在南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但他以为自己捂住耳朵就听不见,蒙上眼睛就当什么事没有发生,这种自欺欺人的人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现实。

想想看,广义的汉奸从来不仅仅是在战争当中为日本侵略者带路的人,现实生活中这种人还少吗?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于只要自己能获得利益,别人的死活并不在他的理解范围内。即便是干下了很多龌龊的事情,但只要是自己说服自己不在意,就不会有任何的良心的谴责。然而他们也有破防的时候,那就是将那层自我蒙蔽的窗户纸捅破了之后,他们就会暴怒。

王广海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给日本侵略者当狗,而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狗的称谓,一旦自己说服了自己是一个被人尊敬的翻译,仿佛自己真的就被日本侵略者尊敬了。直到最后时刻,当自己的情人被蹂躏,当自己明确听到自己被定义为一条狗,王广海残存的人性到底是动了一下。

整部影片如果没有王广海,故事恐怕无法继续,但是这样的形象不仅仅存留在影片当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去面对这样的人群呢?为一己私利而牺牲别人的权益,在这群人看来无所谓,当一群人放下了自己的良知之后,剩下的就会是什么呢?总有人会说,日本那么不好,为什么每年还会有那么多人跑去日本定居,旅游等等。但他们没听说过《地下交通站》中贾队长的一句经典台词“鱼找鱼,虾找虾,乌龟专找大王八“文明点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国情怀确实是很多人都具备的理想和信念,但总有人并不以此为容,更不以人性的基本道德为准线,因此,在他们看来,凡事不能为自己牟利的,就都无所谓,而只要是能给自己牟利的,哪管什么家国情怀,哪有什么礼义廉耻。只要是不涉及自己利益的,都可以抛弃,一旦牵扯到自己利益的就可以迂回。最有趣的一点,他们总是能非常强烈的自我说服,且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王广海教训林毓秀的时候,认为自己没错,贾贵,黄金彪为日本侵略者卖命的时候,也认为自己是对的,现实生活中,川大的张薇,武大的杨景媛也不认为自己错了,那么这群人要如何改变呢?这是值得深思。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