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但通过具有氛围感的制作强化了颜值优势,熟龄大姐姐与邻家弟弟之间强烈的性张力,在“多巴胺”风的光感色调下,也满足了当下女性受众的爱情剧新审美。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张予曦与毕雯珺主演的《深情眼》于近期收官,整体收视表现有些超出预期。
许多评论指出,在故事整体不算惊喜的情况下,该剧的主要卖点,就在于两位主演之间表现出了较高的CP感。
不但通过具有氛围感的制作强化了颜值优势,熟龄大姐姐与邻家弟弟之间强烈的性张力,在“多巴胺”风的光感色调下,也满足了当下女性受众的爱情剧新审美。
比如全剧中有不少颇具美感的吻戏,尤其是一段女主叶濛躺在沙发上、李靳屿靠在身前的接吻,在微妙的距离之间不断孕育暧昧,最终引爆欲望与爱意,确实拍出了水准。
这种性张力十足、充满多巴胺的画风,在长剧领域不算多见,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
但换个角度来看,在微短剧其实有大量类似的高热度作品,如果将其视为验证市场的情试验田,或许可以理解为,《深情眼》也是“长剧短剧化”在爱情剧领域的一次验证。
或许也可以通过对比微短剧市场,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该剧能够取得目前的播出效果。
在强调“爽感”的整体创作氛围下,微短剧的爱情赛道不乏所谓“大尺度”作品,甚至早期还有观众调侃“小作坊就是下料猛”。尤其是在去年开始,微短剧女性受众超过50%,改写了市场格局,也持续推动爱情微短剧的精品化进程。
强氛围感和多巴胺质感成为这类剧集的主要特征。比如今年4月的爆款剧《绯色过浓》,由王道铁与赵佳四搭,充分展示了熟男熟女之间的性张力和拉扯感,有消息称该剧为播出已经删掉了大量吻戏,但依然有大量让人脸红心跳的戏份。
该剧开播后连续多日登顶DataEye、WETRUE日榜,全网话题总量从开播初期的3亿快速攀升至8亿,验证了当下市场对此类题材的兴趣。
包括《绿茶小狼狗诱我情深》《坠入春夜》《闪婚后我成了大佬的掌中之物》等一系列今年的微短剧,以多巴胺画风为主要卖点,在强化了制作水准和氛围感之后,实现了对女性市场的较强吸引力,构成了所谓的“脸红经济”。
事实上,尽管根据WETRUE统计,女频剧在目前市场占比约在75%,但在头部精品剧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比如红果在7月初公布的17部平台破10亿项目里,女频短剧所占比例就高达90%,而其中现偶剧就高达10部。
而透视这些头部作品,不难看到当下主打“多巴胺”的短剧,除了还存在少数虐恋、强制爱题材以外,大部分女频短剧中恋爱关系都是女性占据主导权。
《栀栀复栀栀》剧照
《绯色过浓》里作为军阀少主的男主角,在女主声称分手之后始终穷追不舍,甚至表示愿意接受女主怀着别人的孩子,与其强势的外在形象有明显差异。
曾经的霸道总裁已经不再能满足如今的女性观众,成为爱情里的主导者是新时代的情感诉求。这实则已经改写了看似依然主打性张力的短剧内核。
包括长视频平台发力的横屏短剧,在创作上也以这种主打女频、多巴胺满满的作品气质,今年的黑马剧《火舞倾城》,色气满满的同时又爱憎分明、相爱相杀,根据平台数据观众留存率高达七成,25-35岁女性观众占比超过六成。
由此,或许能够看到更深层的市场需求,以及《深情眼》在长剧市场已经进一步验证的逻辑。
当下的女性受众不再接受传统爱情观的规训,更不再悦纳白莲花、“双洁”式的情感关系;她们不但寻求在感情上的大胆表白、主动出击,也会在人设出色、角色立体度高的情况下,愿意代入更具熟龄风格的多巴胺剧情。
事实上,从前两年的《装腔启示录》《春色寄情人》到今年的《深情眼》,这种熟龄爱情质感,在长剧领域已经验证过价值。
只是如何更好地结合长剧的人物塑造优势,讲好人物动机和逻辑,更好地谱写属于当代女性的情感长诗,还需要后续的创作者们进行更多探索。
在如今现偶普遍收视难破圈,传统男女纯爱关系很难突破市场钝感的情况下,对于这一阵“多巴胺风”,以坚持精品化为前提,或许还需保持更开放的态度。
来源:湖北台剧场午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