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冲12亿,爆款频出的这个IP有何魔力?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2:26 2

摘要:继此前《中国奇谭》播出爆火之后,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又再度出圈,上映6天,票房多次逆跌,即将突破3亿,大数据预测总票房也冲向12亿。

文 | Bucky

继此前《中国奇谭》播出爆火之后,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又再度出圈,上映6天,票房多次逆跌,即将突破3亿,大数据预测总票房也冲向12亿。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又一次借由小山猪、癞蛤蟆、大猩猩和黄鼠狼的“怪诞”组合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

电影中未露真容,但存在感十足的齐天大圣更是成为无数人观影过程中的最大治愈与救赎。

不只是“浪浪山”,《西游记》宇宙早已在大银幕上以无数种方式焕发新生,并且频出爆款。为何诞生数百年的它永不过时?它还能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为观众创造惊喜?

1

《浪浪山小妖怪》中,有一段剧情令人印象深刻——当“山寨”四人组找到画师来重现孙唐僧师徒样貌时,一张张来自各版本《西游记》的经典瞬间成了惊喜的最佳彩蛋。

从1986年版同名电视剧,到1985年堪称动画巅峰的《金猴降妖》;从首部剪纸动画,到赛博朋克风……天马行空的创意,再次印证充满奇幻色彩的《西游记》,能够为各种风格的影视创作提供海量素材与无限空间。

奇幻类型片最受市场青睐的时期,《西游记》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几乎每一段都能被拿出来拍上一部卖座的电影。

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及《西游记女儿国》,就在选取原著中家喻户晓且跌宕起伏的情节基础上,借助视效、3D等技术,完成了一次对传统叙事的创新升级。

几部作品不仅让曾经只能存在于读者想象中的天宫、白骨精以及“仙妖世界”中的战斗场景成为银幕上的现实,也成就了当时最具票房保障的系列IP电影。

除了取之不尽的丰富故事,《西游记》中的各路角色也都有着深入人心的个性和魅力。孙悟空自不用说,齐天大圣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观众当中最具人气的人物形象之一。

比如国漫的第一次强势崛起,主角正是“归来”的大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赋予了孙悟空新的人性维度,也让这一经典角色在不同的世界观中迎来新的高燃时刻。

此次《浪浪山小妖怪》则选择让“猪八戒”成为“大男主”。原著中的八戒憨态可掬,有些“偷懒耍滑”的小毛病,而小猪妖则将这份“憨”劲儿化做了平凡人的善良、执着,他的缺点与不完美,反而更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情。

2

诚然,《西游记》有着足够电影改编的文本厚度,但这一IP真正得以经久不衰的原因,还是源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时代精神的不断融入。

不同时期《西游记》的影视化改编,很多都带有相当强烈的时代印记。

《大话西游》完全颠覆了IP传统叙事,融入了对命运与选择的现代化思考,也将“取经”之难借喜剧、爱情元素完成重新解构;《西游降魔篇》让悟空、唐僧、八戒等角色更具人性复杂性,呼应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体价值的追求。

如今,现实题材、小人物故事成为观众观影的审美新取向。

《浪浪山小妖怪》的四个无名小妖在《西游记》的世界观框架里为我们叙述着现实职场打工人的平行故事。“人间风雨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小人物要敢于为梦想努力,也要能有接受自己命运的勇气,这或许是“浪浪山”四人组在这个夏天击中无数人内心的原因。

同样解构出不同时代特征的“西游”故事,还有此前收获不少影迷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和《浪浪山小妖怪》类似,只不过这一次做出决定的是科幻“唐僧”唐志军。尽管故事早已从西行取经爆改为寻找外星人,但这当中不变的是唐僧身上偶尔固执但慈悲善良的底色。

眼下热映并有望冲击10亿+《浪浪山小妖怪》再次出圈绝非偶然。此前,这一衍生作品的前身就曾创下单集3.4亿播放量的奇迹。而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所拥有的广阔受众基础与市场潜力,也早已在过往无数的爆款作品中得到印证。

接下来,与这一IP相关的影视改编作品还有很多将陆续和观众见面,当中就包括备受期待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续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如今,《西游记》的影视改编正在不断的突破和打开受众圈层,成为几代观众的坚定选择,而市场的积极反馈也进一步推动着创作者不断优化和创新对这一IP的深入的开发,良性循环下,相信《西游记》IP将孕育出更多爆款作品。

↓↓↓ ↓↓↓

来源:冰封领域战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