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来说一下马季究竟能不能够被称为大师 。我的观点是能,并且毫无争议 ,并且我看到网上很多网友的观点与我的这一看法完全相同 。甚至有些人认为 马季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侯宝林 。
首先来说一下马季究竟能不能够被称为大师 。我的观点是能,并且毫无争议 ,并且我看到网上很多网友的观点与我的这一看法完全相同 。甚至有些人认为 马季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侯宝林 。
在网上也看到了不少认为马季够不上相声大师称号的观点 ,其理由主要则是 ,一是认为马季的表演特色只会说和逗 而不善于学和唱 ,因此上认为他四门功课少了两门 ;一是认为马季只会说新相声 而不会传统相声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 马季更擅长于说歌颂型相声 而不擅长讽刺相声。对于以上这几种说法 ,我的观点是他们听马季的相声还是太少了 ,并没有全面了解马季的相声特点 。我认为马季是整个相声史上绝无仅有的全能型相声人才,在某些方面 甚至超过了他的恩师侯宝林 。有些人也别给我提什么万人迷 李德洋 周蛤蟆周德山等相声前辈,这些人离我们这个年代太远 ,真正听过他们相声的 又有几人呢 ?甚至就连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小蘑菇 常宝堃的相声听过多段的人也不多吧 。咱就说为现在的相声观众所熟知的这些相声演员当中 ,被业内外公认的相声大师也就侯宝林和马季这两位吧。
就表演风格来看,马季不仅善于说和逗 ,他学和唱的水平也都非常高 。马季的学主要体现在倒口上,也就是通常说的用地方方言来说相声比方说他说的《找堂会》和《山东斗法》等,而马季的唱则包含了学唱戏曲 歌曲 地方小调等多种演唱形式 ,并且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马季表演的作品是以他自己创作的新相声为主 ,但他也表演过不少传统相声 ,像是《找堂会》《山东斗法》《金刚腿》《训徒》《大相面》《卖布头》等。至少说马季只会说歌颂型相声 而不会讽刺型相声 ,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马季创作表演的歌颂型相声确实不少 ,但其数量远远比不上其讽刺型相声作品 ,并且其讽刺力度之大 几乎无人能够赶得上 。另外, 无论是单口对口还是群口相声,马季都能够表演的游刃有余 ,还有,马季不仅善于表演 而且善于创 ,是一位非常高产的相声作家 ,单单这一点也是很多其他相声演员难以企及的 。更何况其弟子徒孙在整个相声界的影响力呢 ?所以说马季被称为相声大师 毫无疑问 ?
那么说 “马季之后再无相声大师 ”又是否准确呢 ?我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最起码截止目前来看 马季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相声大师 ,并且按照现如今的这种趋势 ,相声界今后真的很难再出现 大师 了。大师的出现是需要环境和土壤的 ,看看马季相声作品的创作过程 ,再看看现在 这帮说相声的表演的粗制滥造的相声作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马季那时候为了创作一段相声 ,往往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寻求素材灵感 , 连续一二十天甚至更长时间 ,经过反复构思修改 才能拿出初稿, 然后经过在舞台上的不断打磨 最后才能成型 。现如今的相声作品似乎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 ,甚至在网络上 搜罗一些段子来滥竽充数 ,这样的创作怎么能出精品呢 ?没有经典作品 如何能体现出大师来 。现在的演员基本上全都过于浮躁 ,他们说相声也不是为了艺术, 而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 。还有 ,一个人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 ,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都很难做到极致 ,而现在的演员却更多的喜欢跨界 ,在多个领域发展 ,他们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天才啊。至少在相声家还没见过 。所以说以后想再出现相声大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
所以我认为马季是相声大师, 并且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位相声大师 。
来源:无剑的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