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十载光阴,他用笔尖丈量世界。从《动物农场》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从奥威尔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孤独的灵魂用毕生心血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文学的窗户。11月26日清晨,著名翻译家荣如德在上海仁济医院悄然离世,为其传奇的人生画上句点。
文|可乐
编辑|可乐
九十载光阴,他用笔尖丈量世界。从《动物农场》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从奥威尔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孤独的灵魂用毕生心血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文学的窗户。11月26日清晨,著名翻译家荣如德在上海仁济医院悄然离世,为其传奇的人生画上句点。
寒风萧瑟的十一月,又一位文学巨匠离我们而去。荣如德先生1934年生于上海,是上海文史馆馆员,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重要的英俄双语翻译家之一。
从上世纪50年代投身翻译事业始,荣先生笔耕不辍,将《雾都孤儿》《名利场》《金银岛》等世界文学经典精准传递给中文读者。他的译作文字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最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国人"。
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文学巨匠一生未婚,膝下无子。晚年更是被诊断出阿兹海默症,但他却淡然处之:"我已经足够满意了,因为命运对我足够宽容。"这份豁达,令人动容。
荣如德先生的离世,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翻译界普遍的"高寿"现象。杨绛105岁、杨苡100岁、许渊冲100岁、草婴92岁...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无一不是在高龄时才与世长辞。
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学翻译这一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投身这个工作量大、收入低的领域。那些仍在坚守的中年译者们,更像是在"为爱发电"。
荣如德的逝世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怀念。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不舍。
有网友提到,他们手中的很多书籍都是荣如德翻译的,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许多人感叹,荣如德老师的逝世让他们感到一种失去亲近人的悲伤。
还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荣如德翻译的一些经典句子,表达了对他作品的热爱和感激
回望荣如德先生的一生,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为中国读者构建起一座座跨越语言的桥梁。即便在记忆开始模糊的晚年,他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那份赤诚之心。
也许正如他所说,命运对他确实够宽容。九十年的光阴里,他始终与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为伴,用自己的才情为千万读者照亮了通往世界文学的道路。
荣如德先生的离去,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的谢幕,更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更要珍惜那些仍在坚守的翻译家们,因为他们是中国与世界文学对话的重要桥梁。
来源:靓仔讲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