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再往前推个十年二十年的,那时候大多数人们都觉得,五十多六十已经不小了,可以退休在家休息享受天伦之乐了。
要说再往前推个十年二十年的,那时候大多数人们都觉得,五十多六十已经不小了,可以退休在家休息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变了,没人在乎你几岁了,不就五六十嘛,正是拼搏的年纪。
对54岁的于和伟也不例外,由于他走红的比较晚,所以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停留在中老年。
中老年才打开知名度说实话有点晚,毕竟现在的娱乐圈,更新换代特别快,还都是一些年轻、长相出众的小鲜肉,而他这种已经属于“老腊肉”了。
但于和伟偏偏不认,非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叔圈”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近期,电视剧《伟大的长征》开机,可谓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毕竟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历史剧的痛点就在于:专业性太强,没有人愿意在学习之余,看电视的时候也选择去了解历史。
即使有,那也是极小部分人,大多数年轻人更愿意去看一些没有营养的偶像剧,或者是仅仅能提供快乐,但是没有什么内涵的综艺节目。
而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出现,让不少年轻人刷新了对历史剧的认知,之前也没人说历史剧可以这么有意思呀,在具有科普性的同时,还有了一定的趣味性。
而《伟大的长征》的导演包括部分演员,也正是之前电视剧的人马,所以此次开机,确实有不少网友表示期待。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在《觉醒年代》中把陈独秀一角饰演的栩栩如生的于和伟,在这部新的作品中将会饰演“转型期”的毛主席。
要知道这角色一般可没人敢尝试,假如扮演的是一个虚拟的、在历史中不存在的人物,那谁来演大众都能接受。
但一位家喻户晓的伟人,不可能随意让任意一位演员来饰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不形似,要不神似。
最早一批饰演伟人的,还获得叶剑英元帅认可的就是古月,再接下来毫不夸张的说,唐国强老师饰演的领袖形象是所有人都铭记在心的。
唐国强老师的一颦一笑、每个举动不仅神似还形似,这对演员本人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能证明他的演技确实高超,坏事就是容易让人形成刻板印象。
之后虽然也有不少人饰演过伟人的角色,但都难以逃脱大众的对比。
但于和伟就是一个这样一个敢于“逆流而上”的人,一是因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有底气,二可能也是因为本身对他来说,这么大年纪也没什么可失去的,演就演吧。
为了更好的贴近角色,他花了大半年去研究伟人的气质和经典动作。
由于他饰演的阶段比较特殊,是伟人从青年思想家蜕变为领导者的一个过程。
对于和伟来说,在同一个年龄,饰演伟人的两个阶段,一个是青年思想家的着重点是在青年,是青春洋溢有思想的年轻人。
另一个是实打实的领导者,领导者最需要的就是魄力,所以说这两个阶段让同一个人饰演,还是会有一定难度的。
而于和伟既没有选择形似的机会,也没有选择神似的这条道路,而是选择深入了解伟人的内心,再依靠自己的理解,把人物演出来。
对内娱来说,这种演绎的方式还真是不多见,并不是没人会,而是没人敢赌,毕竟演好了是应该的,演不好必将会被观众群嘲。
这种反“主流”的表演形式,没有点实力还真不敢轻易尝试,54岁的于和伟也借助此事,向观众展示了,他的演技没有天花板,每一次都是新的突破。
为了搞清楚湘江战役,他摸清楚了伟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从失败到东山再起,从处处忍耐到拍桌呐喊,从犹豫到果敢,这一步一步,一帧一帧表演,让唐国强,乃至整个内娱都沉默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都变得很浮躁,不想静下心来去踏踏实实的搞事业,就想如何能够出道,如何能够多赚点粉丝的钱。
但是反观这些年长的演员,他们用身体力行向年轻人展示着只有拥有充足的经验,才能成就一个人,只有有足够的底气,才能拥有选择的权利,才不会被大众遗忘。
对此,网友也找到了伟人年轻时的照片,称这次真的是太像了,出神入化的,这电视剧播出后,不拿奖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吧。
54岁的他确实不需要向大众证明什么,他完全可以躺在过往的名册上吃老本。
但他依旧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可能就是,想向所有人知道,只要想去做,那年龄永远不是问题,多吃的饭和多走的路,都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武汉广播电视台
来源:正又直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