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中,盛墨兰无疑是最没有争议性的角色之一,一直“茶”到彻底。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中,盛墨兰无疑是最没有争议性的角色之一,一直“茶”到彻底。
她表面柔弱可怜,实则心机深沉,她出身官宦之家,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本可以拥有幸福人生,却最终落得个凄凉结局。
很多人只看到墨兰的可恨之处,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看似精于算计的女子,何尝不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墨兰的眼泪,看看那个被"林小娘式"教育毁掉的一生。
墨兰是盛家四姑娘,虽是庶出,却因生母林噙霜得宠而过得比嫡女还要风光。
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情出众,本可以嫁个门当户对的读书人,过上安稳生活。然而,在母亲林小娘的教导下,她一步步走向了那条她认为“最好”的路。
为攀高枝,她不惜牺牲名节与梁晗私会,为嫁入伯爵府,她拿整个盛家的名声做要挟,婚后为争宠,她用尽妾室手段却始终不得丈夫真心。
最终,她失去了娘家的支持,在夫家孤立无援,一生无子,五个女儿也都低嫁。
墨兰的悲剧,表面看是她贪慕虚荣、心术不正的结果,但深究其因,却是原生家庭给她烙下的无法摆脱的印记。
1、墨兰效仿母亲装可怜争宠,盛紘屡屡中招。
在剧中,林小娘有一套固定的争宠模式,一哭二闹三晕倒,这套方法屡试不爽,盛紘无论多愤怒,最后都会收服在这一招下。
墨兰从小耳濡目染,将这套"生存法则"学得炉火纯青。
当墨兰与如兰、明兰发生争执后,她不是据理力争,而是立刻摆出一副委屈至极的模样,眼泪说来就来,成功让父亲盛紘偏向自己。
这种"示弱争宠"的手段,正是林小娘手把手教出来的。
更可怕的是,林小娘不仅教墨兰方法,还不断强化这种价值观。
当墨兰担心行事不当会丢盛家颜面时,林小娘却说:“盛家的颜面有什么要紧的,如果要是丢了盛家的颜面,而成全了我的颜面,那就是丢100次也不要紧"。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为墨兰日后不择手段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2、为嫁伯爵府,墨兰重走母亲"未婚先孕"的老路。
林小娘当年就是靠未婚先孕的手段成为盛紘的妾室。她不仅不以此为耻,反而将这套"成功经验"传授给女儿。
为让墨兰嫁入伯爵府,林小娘亲自策划了墨兰与梁晗的私会。当计划败露后,这对母女不仅毫无悔意,反而变本加厉,用盛家名声要挟全家为墨兰提亲。
最讽刺的是,林小娘当年好歹是为了生存委身做妾,而墨兰本可以明媒正娶,却偏要选择这条不归路。
正如原著中所说:“她本可以嫁给父亲为她寻的文炎敬,可是墨兰却看不起文炎敬,认为他是个穷举子...而她赌上自身清白和盛家名声嫁的伯爵府,却是她不幸的开始"。
3. 婚后用妾室手段治家,终致一生无子
嫁入梁家后,墨兰的悲剧才真正开始。
《知否》原著里,她不仅面对一个早有爱妾春珂的丈夫,更可怕的是,她只会用母亲教的那套妾室手段来管理后院。
在新婚之夜,春珂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叫走梁晗,而墨兰的应对之策竟是模仿母亲"贤惠大度"的姿态,每日亲自照顾春珂,甚至不惜用自己嫁妆给春珂进补。
这种反常的"贤惠"背后,是林小娘灌输的扭曲观念,正妻要靠讨好丈夫和打压妾室来巩固地位。结果适得其反,墨兰的两个胎儿都被春珂所害,最终一生无子,只生下五个女儿,且个个低嫁。
她用母亲教的方法经营婚姻,却不知正妻该有的威仪与格局,这正是原生家庭给她的致命缺陷。
墨兰的故事最令人唏嘘之处在于,她并非没有机会改变。
盛家为她提供了和其他姐妹一样的教育资源,孔嬷嬷、盛老太太都曾试图引导她走向正途。
但当明兰直言她不该用妾室手段治家时,墨兰的反应却是:“不许说我小娘,除了她,还有谁来教我?我不听她,信她,还能怎样?"
这句话道破了墨兰的困境——她不是不知道对错,而是除了母亲教的那套方法,她不知道该如何生存。
林小娘给她的不仅是手段,更是一套完整的生存逻辑,在这世上,要么算计别人,要么被人算计,要么踩在别人头上,要么被人踩在脚下。
这种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像一副有色眼镜,让墨兰看什么都是扭曲的。
她看不起如兰的"傻白甜",不理解明兰的"装傻充愣",更无法明白盛老太太的大智慧。
在她眼中,所有人的行为都别有用心,所有关系都是利益交换,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世界观,正是原生家庭给她的最沉重枷锁。
墨兰的故事虽然只是虚拟故事里的浅淡一笔,但事实上,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一边痛恨父母的某些行为,一边又不自觉地在重复父母的模式?
有多少人明知原生家庭有问题,却依然被其束缚?
其实读完《知否》,通过明兰和墨兰的对比,会懂得原生家庭的影响固然深远,但并非不可改变。
明兰同样经历了生母惨死的创伤,却在祖母的引导下走出了不同的人生,关键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解读和应对这些经历。
墨兰的悲剧提醒我们,当你发现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是一些有毒的观念时,勇敢地打破它,寻找新的可能性。
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毕竟,如剧中那句反复出现的台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最大的"计深远",或许就是让孩子拥有超越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那些看似精于算计的"坏人",可能只是被困在了自己成长经历中的可怜人。
不要让你痛恨的,最终成为你所模仿的。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