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对昔日“康熙”的现状惊诧不已,认为焦晃与小30岁妻子挺有夫妻相。
3号,胡玫导演分享了89岁一级演员焦晃的近况。
有人对昔日“康熙”的现状惊诧不已,认为焦晃与小30岁妻子挺有夫妻相。
也有人不免疑惑,89岁尚未戒烟的焦晃究竟是如何保持长寿的?
其长寿秘诀是什么?
“康熙”,焦晃
焦晃
对于焦晃,可能不少人还停留在那个气势磅礴的“康熙”,亦或是那个孤独落寞,自大自负的“乾隆帝”形象上。
但其实现在他已年近九十,往昔那雄姿英发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
焦晃,“乾隆帝”
可即便如此,89岁,已到耄耋之年的焦晃依旧是精神矍铄,日子过的也是肆意洒脱。
焦晃是在6年前演完《不老人生》之后,渐渐淡出荧屏的,此后除了偶尔出现在颁奖典礼现场,几乎处于“隐身”状态。
这不免让不少粉丝牵挂这名老艺术家。
焦晃获《2024年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品质剧匠”荣誉称号
好在圈内人总时不时去探望他,从那些人分享的信息可略窥焦晃的晚年状况。
典型如胡玫,胡玫和焦晃相差20多岁,两人因《雍正王朝》结缘,后结下深刻友谊。
这几年,随着焦晃年事渐高,胡玫常常主动去家探望他。
去年胡玫前往好几次,这回她又趁着空闲时间去拜访了焦晃。
去年胡玫看望焦晃时,他邀请胡玫喝酒
不难看出,今年焦晃状态大不如前,胡玫举起手机放视频给他看,问他还认不认识屏幕中的人,焦晃却紧盯屏幕许久不说话,显然已忘很多事。
可即便如此,当胡玫问他近期怎么样时,焦晃还是非常流利的说出自己90岁了。
更令人潸然泪下的是,焦晃在镜头中还表示自己依然想演点戏,甚至还即兴背诵了《将进酒》的一部分内容。
虽然年龄在那儿放着,但他依然吐字清晰,语气激昂,只听声音真的很难想象焦晃已经快90岁。
焦晃字字铿锵的背诵《将进酒》部分内容
到了耄耋之年,还能有这样的精气神,不得不说,已超过很多老年人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和胡玫聊天过程中,焦晃也依旧和以前出镜时一样,保留着抽烟的习惯!
即便是在看胡玫的手机,他也是烟不离手,手上的香烟颇为抢镜,“老烟枪”形象再度深入人心。
而从视频中,想必有“犀利”网友也发现一点细节,焦晃所穿衣裤上有不少补丁,那些显然是香烟烫出洞后缝补留下的痕迹。
可他仍然不在意,没有将其扔掉,而是坚持穿在身上。
从这点也能看出,焦晃的随性与朴实。
对此,有网友也不禁感慨,演员焦晃的现状打了多少专家的脸?“推翻”了“吸烟有害健康”这个常理。
但实际,焦晃只是个例,这个“老烟民”身体能够这般好,也得归功一个人。
此人便是小焦晃30岁的妻子陈晓黎。
年轻焦晃和陈晓黎
这次在胡玫作品中,她也罕见现身了。
只见60岁的陈晓黎不施粉黛,上身穿一件半袖,下身则身着一件工装裤,简约的装扮,却依旧难以遮掩其清秀气质。
别看陈晓黎如今这般悠闲,年轻的她也是上海《文汇报》的资深记者,文化素养可不低。
但自从她成为焦晃第三任妻子,有了孩子后,陈晓黎也慢慢将精力放在家庭上。
后来,随着孩子们各自组建小家,陈晓黎也开始精心照料老伴焦晃,将其照顾得无微不至。
晚年有如此贤妻陪伴左右,想必焦晃心情也是不错的,天天心情好,如何不长寿?
当然,长寿也不只取决于他人,主要还在于自己。
89岁焦晃到底有什么“长寿秘诀”?
从某些角度来讲,焦晃其实自小就比普通人“幸运”,他拥有长寿基因。
焦晃亲父名叫焦树藩,也许很多人不清楚焦树藩,但他的确是我国一名传奇人物。
焦树藩出生于1903年,那时刚好是我国近代史的关键转折点,那一年,华夏大地响起教育改革的呼声。
也正是如此,焦树藩从小时就得以接受学堂教育。
长大成年后,还凭借自身本事进入彼时我国规模较大、质量上乘、环境优渥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跟随前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学习。
即便是毕业,焦树藩也没选择离开,留校担任燕京大学的经济系主任。
一直到抗战爆发,才从母校离开,进入了当时中央银行总行国库局工作,为国家付出自己一份力。
等新中国成立,焦树藩又带着自己的妻儿前往北京,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进了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英语课程。
一教就是很多年。
他事业有成也就罢了,家庭也是美满幸福。
焦树藩
焦树藩一生儿女双全。
而焦树藩女儿曾接受采访时透露,即便到了100岁,父亲的脑子仍然不糊涂,看到小儿演的《汉武大帝》,还能脱口而出是焦晃。
焦晃,《汉武大帝》
有着这样的父亲,焦晃长寿也不足为奇。
另外,焦晃本人也有独特的“养生术”。
一则坚持运动,无论是年轻,还是步入晚年,他几乎每天都会进行锻炼,适当让身体保持活力;
二是焦晃和父亲一样有着平常心,鲜少发脾气,他秉承着“笑一笑,十年少”的理念,认为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保持乐观;
年轻焦晃
最后一点,注意饮食清淡,他很少食用偏辣、油腻食物,反倒对蔬菜水果与粗粮“情有独钟”。
这些养生法虽简单,但却让他一生受益。
回看焦晃的前半生,其实并不像他父亲那般顺利,反而是历经坎坷。
焦晃是30后,生不逢时,尚在幼年,抗战爆发了。
本该享受美好童年的焦晃,只能跟随爸妈辗转迁徙,先后抵达重庆、上海。
焦晃小时候
偏巧在此期间,他艺术的“种子”也萌芽了。
因为在重庆看过我国“讽刺喜剧之父”陈白尘的《禁止小便》,我国剧作家宋之的的《国家至上》,使得他对戏剧产生好奇。
“讽刺喜剧之父”陈白尘
后来,焦晃到了上海,他初中老师又发掘了其戏剧天赋。
自此焦晃越来越热爱演戏,当时他下定决心要沿着艺术这条路走下去。
然而,焦晃的决定却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
焦父实在想不通,儿子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个年代,大多人对演艺“避之不及”,儿子却决心放弃考理工学科,一心要踏入艺人行列。
可即便是焦父不同意,有主见的焦晃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50年代,焦晃满怀憧憬报考了上戏,并顺利考进去。
进入学校,他与同学们接受的是前苏联专家传授的表演教育,简称“苏式教育”。
当时焦晃和同学皆以为“好运降临”,孰料,后来的现实却给予他们沉重一击!
焦晃毕业那年,不凑巧,彼时前苏联与我国关系发生变化。
原本备受推崇的苏式经验,骤然被贴上“洋”标签,焦晃和同学拍戏之路受挫。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他们毕业不久还遇上特殊的十年。
十年间,焦晃遭受批斗,被关牛棚,还被下放劳动,身体消瘦得厉害。
身处如此低谷,焦晃的另一半也没有给他温暖,先后结过两次婚,但两任妻子都选择离焦晃而去。
虽然年轻焦晃可以理解两个前妻的抉择,可情绪还是忍不住崩溃了,曾一度想过自杀。
幸得焦晃母亲赐予他力量,得知消息,火速赶来,好好照顾他,助其振作。
熬过特殊十年,焦晃总算苦尽甘来,他重登话剧舞台,而后涉足影视,凭借诸多经典角色,在话剧与影视领域屡获盛赞。
而从焦晃的经历也可发现,这一路走来,他忍受了寂寞,也享受了宁静,可他从未因何事而自暴自弃,始终坚守本心,不接代言广告,秉持“戏大过天”的信念,踏实做自己本职工作。
不管拍任何戏,他也都是用心对待,拿《雍正王朝》那部戏来说,为演好康熙临终那一幕,他从拍戏前几日便开始不吃油腻食物,且不再熬夜。
不过,也恰恰是这种纯粹,方才成就了艺术家焦晃。
《雍正王朝》片段
这样心态好,自律性强的人,怎会不长寿呢?
最后也祝福焦晃越来越好。
对于演员焦晃,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胡玫导演的账号
来源:幾許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