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诚儒又开炮了!这次他怼的是“短剧女王”李沐宸,评价她“缺心眼”,只因为她在综艺里直言“长剧片酬太低,不想接”。乍一听,这像极了家长训孩子“不会说话”,但细品之下,李诚儒的“毒舌”背后,藏着娱乐圈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真话可以想,但不能说 。
李诚儒又开炮了!这次他怼的是“短剧女王”李沐宸,评价她“缺心眼”,只因为她在综艺里直言“长剧片酬太低,不想接”。乍一听,这像极了家长训孩子“不会说话”,但细品之下,李诚儒的“毒舌”背后,藏着娱乐圈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真话可以想,但不能说 。
李沐宸的“缺心眼”,本质是太实在。当《无限超越班》的制片人问她是否想拍长剧时,她坦言“长剧给的钱比中剧少很多”,甚至反复强调“价格不合适”。曾志伟当场反问:“这么爱钱吗?”李诚儒更是直接提醒她“可以拒绝,但别直说,否则没人敢找你”。这番话看似刻薄,实则戳破了行业真相:明星可以追求高片酬,但必须用“热爱艺术”“角色适配”来包装。李沐宸的直白,像一颗石子砸碎了这层体面滤镜,暴露出行业里赤裸裸的“价格鄙视链”。
李诚儒的犀利,向来带着一股“过来人”的清醒。他曾因投资失败破产,又靠演技逆袭,深知名利场的残酷:太精明会被骂虚伪,太实在又会被嫌“蠢”。他批评李沐宸,并非否定“赚钱合理”,而是提醒她“职场生存术”——在资本主导的娱乐圈,演员既要会演戏,更要会“演人设”。网友的反应也两极分化:有人夸李沐宸“敢说真话”,有人嘲讽她“不懂规矩”。这种矛盾恰恰印证了行业的畸形:大家厌恶虚假,却又默认“虚伪”是生存必备技能。
李沐宸的选择,折射出演员的无奈。她曾凭《司藤》《梦华录》等长剧崭露头角,但近年转向短剧市场,直言“长剧角色不匹配、片酬低”。这并非孤例——短剧以快节奏、高回报吸引演员,却也导致表演模式化。李诚儒的批评,更像是对行业生态的质问:当市场只认流量和性价比,演员的“职业规划”是否只剩“向钱看齐”?
李诚儒的“缺心眼”论,看似是前辈对后辈的敲打,实则是娱乐圈“真话困境”的缩影。在这个“人精”扎堆的名利场,李沐宸的“实在”成了另类,而李诚儒的“毒舌”反而成了最后的“清醒剂”。或许正如网友调侃:“缺心眼”的何止李沐宸?**这个行业,缺的从来不是精明,而是敢说真话的勇气。
李诚儒依然在骂,李沐宸依然在“缺心眼”,而看客们依然在争论——到底谁更“蠢”?这场闹剧的答案,或许早已写在娱乐圈的生存法则里。
来源:星耀说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