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六位越剧传承人牢牢扎根于越剧艺术的沃土之中,在不同的时代各自守护着、传承着越剧宗师们创立的越剧流派、艺术精魂。她们的一颦一笑、一唱一念,都精准复现了流派创始人留下的艺术密码,让戏迷们恍若穿越时空,得见越剧最本真的模样。在戏迷心中,这才是越剧该有的风骨!
这六位越剧传承人牢牢扎根于越剧艺术的沃土之中,在不同的时代各自守护着、传承着越剧宗师们创立的越剧流派、艺术精魂。她们的一颦一笑、一唱一念,都精准复现了流派创始人留下的艺术密码,让戏迷们恍若穿越时空,得见越剧最本真的模样。在戏迷心中,这才是越剧该有的风骨!
1、“吕派”传人沈于兰
沈于兰,昔日上海越剧院的名角,她文武生旦俱佳,演唱的的吕派、范派、袁派唱腔都是一级棒,被戏迷誉为“越剧界的奇才”。其嗓音清脆甜美,表演细腻。最令人称绝的是她的吕派唱腔,字字珠玑,声声入韵,将吕瑞英大师的神韵摹写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故有"吕派第一传人"之称。其代表作《凄凉辽宫月》哀婉动人,《桃李梅》清新雅致,《魂断铜雀台》荡气回肠,皆为越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2、“尹派”传人尹小芳
尹小芳与老师尹桂芳
尹小芳是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的得意门生,她不仅完美继承了尹派的艺术衣钵,更以创新的勇气为尹派"弦下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主演经典剧目《沙漠王子》时,尹小芳以艺术家特有的敏锐触觉,对弦下调进行了精妙的革新。她精心设计的王子"叹月"唱段,让无数戏迷为之倾倒,成为尹派艺术宝库中的经典。
3、”袁派“传人朱东韵
朱东韵,原上海越剧院演员。艺术上师承袁派,她的嗓音如清泉般甜润,将"袁派"艺术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尤以闺门旦与青衣戏见长,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端庄风范。其表演艺术含蓄内敛,细腻入微。在众多袁派传人中,朱东韵的音色、唱腔与神韵最接近袁雪芬大师。代表作有《西厢记》《劈山救母》《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二堂放子》等。
4、“范派”传人陈琦
陈琦(右一)与范瑞娟老师(前)等人合影
陈琦,在六十年代正式拜”范派“创始人范瑞娟为师,艺术上得到老师的真传。在所有范派弟子中,她的唱做念打最具范瑞娟老师的神韵,有“小范瑞娟”之称,深受戏迷的认可。主要剧目有《凄凉辽宫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三看御妹》、《沉香扇》等。
5、“毕派”传人杨文蔚
杨文蔚(后)与老师毕春芳
杨文蔚1962年拜毕春芳为师,成为优秀的”毕派“小生流派传人。她的唱腔表演与老师无不惟妙惟肖,几可乱真。观众称她为“小毕春芳”。就连毕春芳多年的舞台搭档戚雅仙也说:“听杨文蔚的唱,如果没有见到她,会认为一定是毕春芳在唱”。这番评价,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杨文蔚深得毕派精髓的艺术造诣。
6、”戚派“传人金静
金静与戚雅仙老师
金静,是”戚派“创始人戚雅仙的亲传弟子,得意门生。金静嗓音宽厚、深沉,酷似其师,完美传承了戚派艺术的精华。主要代表作有《血手印》》《玉堂春》《白蛇传》《玉蜻蜓》《王老虎抢亲》等。
网友朋友,对于越剧守正与创新的话题历来争论不休,您如何看待呢?
来源:艺曦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