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波一波的纪念出来,更让人感动。那么多名人写长文缅怀她,没有客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她患癌近五年,不仅大众不知道,而且和她一起合作的演员、工作人员们都不知道。
朱媛媛的过早离世,让人许久不能接受。其实很多年轻人对朱媛媛这个名字是陌生的,直到想起那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才惊觉“原来是她”。
一波一波的纪念出来,更让人感动。那么多名人写长文缅怀她,没有客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且她患癌近五年,不仅大众不知道,而且和她一起合作的演员、工作人员们都不知道。
以朱媛媛的知名度和好人缘,她太有资格去示弱,哪怕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小我”被关注的需求,她也应该去告诉一些人她得病的事情,可是她就是到离开都只字不提。
朱媛媛代表了老一辈演员的一种品质——演员并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身份,而是一个值得敬畏的职业。就像是朱媛媛曾多次提及的中戏第一节表演课的笔记,老师写给她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演戏。”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朱媛媛的角色,是电视剧《我亲爱的祖国》中的张芷若,这部电视剧是以一群西南联大毕业后出国留学,又回国做贡献的科学家们的经历创作的。
我觉得理想的演员就应该是这样的,塑造能为世间带来正向影响的角色,而不是用美貌和财富加强大众对虚荣能量的追求。
朱媛媛的讣告说她“与癌症抗争近五年”,这样算来,她在拍《送你一朵小红花》和《我的姐姐》两部电影前后,应该就已经知道自己患病了。
这两天又回看了这两部电影,更体会到朱媛媛赋予角色的深意。
《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爸爸妈妈给儿子拍视频的那段戏,是后来加的,朱媛媛的那句台词,“面对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让妈妈这个角色丰满了起来,也是朱媛媛自己的生命宣言。
《我的姐姐》中,朱媛媛饰演的姑妈最后套娃的那场戏也是后加的,让人物的命运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诠释。
如果不是生命戛然而止,在世俗看来,朱媛媛绝对是命好的那种,考上中戏,在校园就遇到了相伴一生的伴侣,之后生了女儿,虽然算不上顶流明星,但出演的角色个个经典,如果她能长寿,肯定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我宁愿相信,朱媛媛只活到51岁,并不是她命不好,而是她圆满完成了这一生的任务。人的福报,并不能从寿命长短这一个维度来衡量。她这一生,塑造了经典的角色,感受了人间的温情,也尽力做慈善布施,已经足够深厚。
为什么很多人都要经历身边亲近的人过早离世的命运?是不是太残忍了?是为了让我们知晓死亡的存在,进而意识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命运?
这些离去的生命,是在提醒我们一些功课:谁也保证不了明天还能继续活在世上,活下去,就要好好度过每一天。
回看朱媛媛在得知自己患癌后的最后五年,她似乎像要把自己燃尽一样,一部接一部地拍戏,有人会觉得她应该好好休息治疗,但她应该是想充分利用自己生命存续的时间,想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拼尽全力,好好活着。
谁都不知道命运分配给自己的寿命是多少。
乔布斯的观点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那样活。
蔡澜主张活得尽兴,反对为了长寿而养生,他说,“让你活到一百岁吧,让你安安稳稳地坐在摇椅上望向远处吧,但是你的脑袋一片空白,一点美好回忆也没有,这不叫健康,这叫惩罚。”
人不仅要有随时从容赴死的觉悟,更要是在抱着这种觉悟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好好活着,为他人提供帮助,为世界创造价值。
如果这个世界还需要你,你就能活着,相信自己若能把私心抛掉,每一天都好好感受生命,好好为他人服务,也就会忘掉自己对长寿的贪恋,无论命运的剧本安排我们活多久,都能坦然接受。
恰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如何在无常中创造永恒。
来源:孙琬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