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馨方晒证据遮遮掩掩,助理背锅遭质疑,早有网友预测公关操作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2 12:50 3

摘要: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李凯馨录音门事件,近日又迎来新的后续。随着前助理的发声,以及李凯馨本人发视频回应,事件似乎出现了反转。然而,这届网友并不傻,在全网的质疑声中,看似完整的证据链实则漏洞百出。

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李凯馨录音门事件,近日又迎来新的后续。随着前助理的发声,以及李凯馨本人发视频回应,事件似乎出现了反转。然而,这届网友并不傻,在全网的质疑声中,看似完整的证据链实则漏洞百出。

2025年5月10日,一段长达30秒的录音在社交平台掀起惊涛骇浪。音频中,自称李凯馨的声音直言"来中国只为赚钱""中国人都是傻X",瞬间点燃全网怒火。作为新加坡籍华裔演员,李凯馨主演的《赴山海》剧集紧急撤档,宣传海报被除名,合作方连夜删除所有宣传物料,舆论风暴直接导致其商业代言价值暴跌。

5月21日,事件迎来戏剧性转折。一位自称李凯馨前助理的网友发布千字长文,承认录音系其"情绪失控后恶意剪辑合成",并附上摁手印的道歉信。工作室随即转发声明,强调"经警方调查确认",但没有透露具体调查细节。

李凯馨工作室随后又发布声明,称录音系"恶意伪造",工作室已于5月13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并获受理,并附上新加坡大使馆的紧急沟通记录。工作室晒出公安机关受案回执,显示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几乎同一时间,李凯馨本人也发文并录视频澄清,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铺垫完后,原本受李凯馨影响而搁置的《赴山海》也突然空降,定于5月22日播出。

尽管涉事双方看似达成"和解",但网友通过蛛丝马迹扒出三大疑点,直指事件背后暗藏玄机:

疑点1:司法程序是否形同虚设?
根据警方办案流程,涉及刑事犯罪的音频证据必须经过声纹鉴定和元数据检测。然而工作室仅凭前助理口供就宣布"真相大白",未公布任何第三方鉴定报告。见惯这几年娱乐圈大风大浪的网友们深知,受案回执并不等于案件终结,只能说明李凯馨方报了警而已,当年某吴姓男明星也晒了受案回执,现在还不是在踩缝纫机。

疑点2:马赛克回执藏猫腻?
对比其他明星案件,李凯馨团队公布的受案回执刻意模糊办案机关名称。究竟是哪个派出所经手的?为何不敢实名公示?这点也是颇为可疑,加上没有官方蓝底白字的通报,所有情况都是李凯馨方的一面之词,信服力几乎为零。

疑点3:95后助理为何闪电认罪?
从5月13日被传唤到当日15:00结束审讯,前助理在15小时内完成"认罪-道歉-删帖"全流程,速度之快堪比网红直播间砍价。而这位所谓的助理,其账号居然是在5月11日新建的,账号里面除了这次的澄清声明外再无他物,声明中所有有用信息包括名字、身份证等也都被隐藏了,很难证明他的身份。如果证实不了他就是前期爆料的助理,那这份声明当然就没法作效了。

更诡异的是,有网友早在5月12日就精准预测此事必以前助理背锅收场,果然隔天就出现这一连串的公关操作,时间线巧合得令人脊背发凉。

在这场舆论飓风中,李凯馨的回应策略引发两极评价。她在素颜视频中哽咽强调:"我出生在中国台湾,16岁回到大陆学习生活,这里有我的十年青春!"然而,网友翻出其2019年外网发文"lunar new year"的旧账,这是不争的事实,质疑其"双面人设"。

而超过50家官媒发文痛批"吃中国饭砸中国锅",基本将李凯馨定性,除非她能拿出十分实质性的证据,否则口碑很难翻身。

至少仅靠目前这种遮遮掩掩的“证据”,还不足以实现反转。现下正直《赴山海》开播,如果不能彻底打消外界的质疑,对该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李凯馨方既然晒出证据了,不妨晒得更彻底,或者更直接点,由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录音,只有这样才能服众。

来源:墨海寻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