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从官宣起就备受瞩目,不仅因为题材硬核、剧情高能,更因为它集齐了张译、蒋欣、李光洁、王劲松等一众“神仙打架”的演员阵容,堪称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扫黑剧之一。
编辑:清月辞
文案:清月辞
继《刑警的日子》收官后,又一部“王炸”司法扫黑剧《以法之名》即将登陆央8黄金档。
这部剧从官宣起就备受瞩目,不仅因为题材硬核、剧情高能,更因为它集齐了张译、蒋欣、李光洁、王劲松等一众“神仙打架”的演员阵容,堪称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扫黑剧之一。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部《以法之名》,故事要从海东省检察院有位叫“洪亮”的检察官说起。
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翻案复查的活儿,没想到他刚摸到"万氏集团涉黑大案"的边儿,就发现要出大事——卷宗里那个黑老大张文清,压根就是个被硬扣黑锅的平民。
这案子背后的水也相当深,洪亮越往下查越心惊,从案发现场到庭审记录处处透着蹊跷。
更刺激的是,他顺藤摸瓜竟然拽出了司法系统内部的利益链条,那些本该守护正义的人,背地里却在搞见不得光的交易。
现在洪亮不仅要和时间赛跑帮无辜者翻案,还要防着背后捅来的冷箭。
最绝的是有场审讯戏,他硬是用五个连环追问把真凶给问破防了。
听说剧组还请了真实的退休检察官当顾问,那些藏在卷宗里的魔鬼细节,保准让你看完直呼"原来还能这么查案"!
从冰窟藏尸、保温箱藏钱,到“213枪击案”的惊天反转,每一桩案件都直戳社会痛点,甚至被网友评价为“司法版《人民的名义》”。
剧中最大的看点,是它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司法人员的徇私枉法。
比如保护伞轻蔑地说出“公平正义只是书本里的理想”,又或是检察官们面对内部阻挠时的那句:
“十一检察部是干什么的?收拾咱们自己人!”
这些台词和情节,既让人脊背发凉,又让人对正义的坚持热血沸腾。
另外,剧情还融入了多线并进的悬疑元素。
检察官们不仅要对抗黑恶势力,还要在错综复杂的权力网中抽丝剥茧。
预告片中,金灿灿的榴莲里塞满钞票、冰窟窿里飘着尸体,全程高能到让人脚趾扣地,随便截个图,差不多都能当悬疑电影海报了。
张译老师这次真的杀疯了。演的这个洪亮检察官,简直就是行走的“司法钢印”。
他最见不得猫腻的性格,查案逻辑比数学题还严谨,面对黑恶势力时,那个眼神能杀人——不愧是能把正派角色刻进观众DNA的实力派。
从《狂飙》里让人心疼的安欣,到《三大队》里一根筋的程兵,张译演警察早就封神了。
这次换上检察官制服,预告里那句带着颤音的怒吼"法律的秤杆子要是歪了,老百姓还怎么活?",这句话,恐怕会让不少观众当场鸡皮疙瘩从脚底板冲到天灵盖了。
蒋欣&李光洁:《小巷人家》“夫妻组合”变身正义搭档
蒋欣和李光洁继《小巷人家》后二度合作,这次不再是夫妻,而是并肩作战的同事。
蒋欣饰演的郑雅萍,是雷厉风行的检察官,审讯戏份中一个含泪的眼神,就将角色的纠结与信念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光洁则化身检察长李人骏,举手投足间气场全开,与张译的对手戏堪称“眼神杀”现场。
除了主演,配角阵容更是“藏龙卧虎”:
王劲松(《破冰行动》东叔)这次“改邪归正”,饰演正直的检察官张放,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相信角色的复杂性。
丁勇岱(《人世间》周父)虽戏份不多,但预告片中沉稳的台词功力,瞬间将司法系统的厚重感拉满。
另外还有刘佳、冯嘉怡、杨烁等实力派也贡献了高光表演,尤其是冯嘉怡饰演的许言午,表面正直、背地里暗藏秘密,被网友称为“全剧最惊艳男三号”。
《以法之名》原定于2025年2月28日开播,却在临播前被央8临时换档,引发观众一片哗然。
虽然官方未明确解释原因,但结合行业动态,或许与两点有关:
1. 题材敏感性:剧中涉及的司法腐败、黑恶保护伞等情节,可能需更严格的审查调整。
2. 真实案件改编:编剧团队这回是真豁出去了,既保留了现实案件的冲击力,又加上了专业法理剖析。
参考《人民的名义》和《狂飙》的爆红经验,这剧直接把检察院当家了!
从审讯室布景到公诉人台词,全程有在职检察官当顾问。预告片里那个嫌疑人突然翻供的名场面,完全复刻真实办案流程。
剧组不仅实地取景检察院,连审讯戏都由专业人士指导,力求还原司法工作细节。
最狠的是全演技派阵容,没有花瓶没有鲜肉,从检察长到小辅警,全员“教科书式演技”。
社会共鸣: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观众渴望看到既有深度又有爽感的正义故事。
《以法之名》能否超越《人民的名义》成为新一代“剧王”?答案或许就在播出后见分晓。
扫黑除恶常态化三年了,观众早就看腻了悬浮剧。
这剧直接把现实中的"保护伞"、"套路贷"搬上荧幕,既有抽丝剥茧的破案爽感,又有直击黑暗的现实深度。
现在全网都在押宝,这波怕是要重现《狂飙》万人空巷的盛况了!
来源:娱乐12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