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脱口秀的朋友们都知道,“谐音梗”在喜剧圈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火锅里的清水锅底,不是不能存在,但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如果台上的演员靠着这招水时长,台下肯定会立刻响起一片“扣钱!”的起哄声。所以谐音梗为什么这么遭人嫌弃?下文中,喜剧演员刘旸用生动的语言及各种幽默的例子解构了谐音梗的创作逻辑,指出有些“以梗倒推铺垫”的谐音梗的确是在糊弄,不过——生活并非喜剧比赛,没人给我们打分,糊弄一下,有时就是原谅自己。本文摘选自《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有所删减。01很多谐音梗是在“糊弄”谐音梗到底扣不扣钱,这是单口喜剧演员最常被问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有着一套早已成形的鄙视链,那就是:谐音梗等于烂梗。这个鄙视链对不对我们先不讨论(答案是“不对”),之所以会形成这个鄙视链,是因为很多谐音梗比较容易写。摘要:喜欢看脱口秀的朋友们都知道,“谐音梗”在喜剧圈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火锅里的清水锅底,不是不能存在,但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如果台上的演员靠着这招水时长,台下肯定会立刻响起一片“扣钱!”的起哄声。所以谐音梗为什么这么遭人嫌弃?下文中,喜剧演员刘旸用生动的语言及各种幽
来源: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