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新电影被众人抵制,“老把戏”波及杨紫:这次计划赚几十亿?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5 02:33 2

摘要:现在她的新电影《转念花开》快要上映了,这部片子的预热真是拉得够长,观众们的期待也是有点反常。

要说中国最有名的女导演,贾玲这个名字肯定跑不掉。

从一名喜剧演员一路走来,她只用两部电影,就成了百亿导演的传奇。

现在她的新电影《转念花开》快要上映了,这部片子的预热真是拉得够长,观众们的期待也是有点反常。

不仅有人紧盯着它,一直在唱衰,连贾玲的声誉也是一路下滑。

老套的配方、老一套的套路,观众到底凭啥要买账呢?

从“天才导演”到“营销高手”,贾玲为何会跌落领奖台?

令人惊艳的《你好,李焕英》

看贾玲这三部电影,基本上就能看出她导演生涯的起伏和变化。

从《李焕英》的大卖,到《热辣滚烫》的表面光鲜,再到《转念花开》的骤然 flop。

看来连贾玲也难逃“江郎才尽”的命运啊。

现在的新片还没上映就被人嘲弄,这待遇跟四年前真是天差地别。

若说2021年谁最成功,那贾玲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她通过《你好,李焕英》成为了春节档的超级赢家,这部充满温情的电影让观众泪如雨下。

通过时空旅行重聚母亲的故事,贾玲不仅表达了对妈妈李焕英的深切怀念,还成功从戏剧演员转身为知名导演。

这部电影可能没啥特别炫酷的技巧,贾玲用简单直接的镜头语言把一个最基础的故事给讲出来了。

或许是真挚感人的母女情深深触动了观众,贾玲把“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电影的每一帧都藏着满满的对母亲的深情,每一句台词里都流露出对妈妈的无尽思念。

可以说《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没啥花哨的技巧,完全是由情感构成的。

整部电影始终贯穿着对妈妈的深情回忆,贾玲在这里得到了一个重温旧梦的机会。

在梦中回到1981年的贾玲,摆脱了以往的缺点,化身为懂事的女儿,还和年轻时的妈妈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

在这个梦境中,母女俩实现了一次时空的交流。尽管现实中的种种遗憾无法改写,但电影却为她们呈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并不是每位母亲都叫李焕英,可是对孩子的爱却是一样深厚的。

观众对母亲的思念就像晓玲那样,通过这部电影,大家心中那些未能实现的遗憾仿佛被温柔地抚平了。

贾玲用她内心深处的情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没人能带着微笑离开影院,大家也没想到贾玲会迎来这样的机会。

贾玲的崛起就像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鸟儿,瞬间翱翔在天空,突破了所有的阻碍,带着满满的热情与自信。她的成功让人感到惊艳,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整个喜剧界,令人倍感振奋。

她的第一部电影就能跻身中国影史的票房前三,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成就可是许多导演努力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实现的梦想呢。

大概就是这份真挚的情感,让《你好,李焕英》一夜之间火得不要不要的。

不仅票房达到了54.17亿,电影的创作团队也因此赚得了不少钱。

贾玲凭借《李焕英》收获了不少奖项,而女主角张小斐更是因为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鸡影后的桂冠。

要是说2021年春天,大家都在怀念李焕英。

到了2024年春天,热情四溢,继怀旧之后,她又掀起了一股“瘦身潮”。

《热辣滚烫》式营销

2024年春节期间,贾玲的影片《热辣滚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会儿不少人觉得《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的巅峰之作,毕竟这个开始真是太亮眼了。

不过,贾玲花了整整三年时间精心打磨出来的《热辣滚烫》,这部剧的阵势可一点儿也不逊色于《李焕英》。

这部电影不再一味靠情怀取胜,转而走了励志的风格。

大家都知道,贾玲可是个“重量级”的女明星,一直以来都是以她那胖胖的形象示人,就因为体重的缘故,她常常成了别人开玩笑的对象。

不过,作为一名喜剧演员,贾玲从来没太在意自己的身材管理,大家对她那圆润的形象总是印象深刻,早已在观众心中扎根了。

在这部电影里,贾玲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体重上,她通过《热辣滚烫》讲述了一个胖女孩逆袭的励志故事。

就像《李焕英》一样,《热辣滚烫》的故事也击中了很多人的心坎。

贾玲以胖女孩这个形象,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同。

在这种亲身体验的情况下,《热辣滚烫》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而另一部分的成功则得益于贾玲的营销手段。

她亲自参与,用“减重一百斤”作为宣传噱头,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在电影宣传期间,已经成功瘦身的贾玲竟然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就凭几个神秘的镜头和电影的路透照,真是煽动了观众的好奇心,让人心里痒痒的。

对贾玲来说,减肥简直就是一场苦战,要不她也不会这么多年都保持着这个体重。

而且《热辣滚烫》不光是要求她减肥,实际上还得先让她增重个十几斤再开始减。

这冰火两重天的减肥方法,对贾玲的身心都真是种大考验。

不过,凭着超强的毅力,她还是坚持过来了,顺利完成了营销里最关键的一步。

那时候,有很多人在等着看贾玲的笑话,毕竟减过肥的人都明白,甩掉一百斤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事儿。

当时贾玲并没亲自回应,而是直接说:想知道我瘦没瘦,去电影院看看就行了。

贾玲这一招成功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火了,热搜的内容琳琅满目,真让人眼花缭乱。

营销号频繁换说法,真是把观众搞得晕头转向、眼花缭乱。

电影一上映,很多观众立马购票冲进电影院探个究竟,这下可把《热辣滚烫》的热度搞得不小。

首映那天,电影院里满座不说,后来上映的日子里,大家也是争着抢着要去看。

当时,去看《热辣滚烫》简直成了一种风潮,贾玲凭着那100斤的肉,让自己一跃而成为了新一代的顶流。

虽然《热辣滚烫》口碑和票房都不错,但它的剧情依然经不起仔细琢磨。

一个闲散的女子因为一个渣男而幡然醒悟,她以“人生苦短,尽情享受”为名,却依旧在靠营销提升自己的形象。

热度一过,很多被割韭菜的观众醒悟过来,纷纷将批评的火力对准了贾玲。

这时候,网友们恍若明白过来,从《李焕英》到《热辣滚烫》,贾玲好像一直乐此不疲地在做推广。

尽管《热辣滚烫》看上去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但其实它的表象下隐藏着许多虚幻的成分。

不过,《热辣滚烫》的退潮也为新片《转念花开》埋下了一颗隐形的雷。

《转念花开》的折戟

前几天,贾玲的新片《转念花开》又一次引发了热议,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电影定档的消息一传出来,就像雷声滚滚,立即引发了观众们的一阵热烈吐槽。

贾玲的新电影为啥被观众抵制呢?难道是因为她的营销手段太过火了,导致了反效果?

答案毫无疑问,贾玲似乎更配得上“营销鬼才”这个称号,而不是“天才导演”。

其实在《你好,李焕英》那会儿,贾玲的营销手段就开始展露头角了。

她用满含思念的眼泪打动了观众,唤起了一波怀念妈妈的情感潮流。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出色,母爱这个永恒的话题也更能触动人们心底的柔软,让大家产生共鸣。

在《李焕英》那个时候,贾玲的营销更多是锦上添花,帮影片增色不少。

而到了《热辣滚烫》这部片子时,贾玲的营销手法变得更加猛烈,简直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靠着密集的宣传推广撑起来的。

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更像是去那里探险一样。

贾玲凭借这部电影再次提升了自己的热度,还借机推出了新片《转念花开》。

正因如此,这部新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火了,贾玲再次引领了舆论的风潮。

一方面打着题材创新的幌子,另一方面还借助“流量小生”的招牌来吸引观众的关注。

这两种营销策略显然都没有奏效,贾玲这次真的是摔了一跤,流量的把玩者也遇到了问题。

这回贾玲转行试水严肃题材,观众心里却五味杂陈,真是不敢放心啊。

大家都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贾玲这次跨界当导演,能不能把犯罪片的尺度掌握得当呢?

这种题材确实挺有吸引力的,但要把里面的复杂逻辑搞明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连大导演曹保平都得反复琢磨,更别提贾玲这个外行了,怎么可能拍得出精彩的犯罪片呢?

之前还听说贾玲的剧本被审查组给打回来了,原因是里面有一些常识性错误的情节。

这让不少网友纷纷涌来,直言对贾玲的态度真是一点都不客气。

这回可不是《热辣滚烫》那种轻松搞笑的事,毕竟犯罪题材可没那么简单,哪能像100斤肉那样随便动动就能改变,想要填补认知的空白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这个,90花杨紫的加入也是让这部剧饱受争议。

《转念花开》的团队令人感到亲切,演员和制作团队与《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简直是一模一样。

除了演员表上新加入的成员,其他的制作团队和之前的配方基本上都是老面孔。

杨紫在偶像剧里的演技那是相当靠谱的,不过一旦到了大银幕上就有点让人失望了。

尤其她还演了一个遭遇传销迫害的农村女人,真让观众感到不可思议。

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差距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那些轻松搞笑的爆米花影片。

在犯罪类型的电影中,导演通常都谨慎得很,怕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不过,也许是为了让电影更有吸引力,贾玲才这么勇敢地去尝试。

现在可不止她一个,很多大导演也开始向那些流量明星伸出了橄榄枝呢。

他们试图借助这些明星强大的粉丝和流量效应给电影增加点保障,虽然这样确实让票房有了些起色,但随之而来的反弹却更大了。

从《上海堡垒》到《749局》,流量的加入给电影圈敲响了警钟。

那些本末倒置的导演,真得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电影最核心的东西啊?

营销跟流量确实能给电影增光添彩,但也可能让它陷入绝境啊。

贾玲这次拍的电影,打算靠营销赚多少呢?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