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关注长剧方法论:Z世代更加追求情感共鸣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25 19:53 1

摘要:春色正好,4月25日,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步入了会期的第二日。为加速构建视听产业创新生态圈,本届春交会以“合见未来·光启新篇”为主题,聚焦剧集内容创新的方法论。行业的焦点始终围绕着如何讲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观众真正热爱的,以及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故事展开。

春色正好,4月25日,2025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步入了会期的第二日。为加速构建视听产业创新生态圈,本届春交会以“合见未来·光启新篇”为主题,聚焦剧集内容创新的方法论。行业的焦点始终围绕着如何讲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观众真正热爱的,以及观众需要什么样的故事展开。

今年以来,“北京大视听”涌现出《六姊妹》《国色芳华》等精品力作。本届春交会特别创新了办会方式,以个案样本分析拆解爆款剧集的成功之道。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在主旨演讲中坦言,在世界局势变化的今天,要想讲好中国故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归文艺创作的规律,尊重文艺作品中的人的主体性。他以去年爱奇艺自制网剧《我的阿勒泰》为例,该剧没有宏大叙事,而是从哈萨克牧民的日常生活切入,描述了小而美的个体故事,“这部作品虽短,却融入了家庭羁绊、女性成长、文化启蒙等主题,用情感的普适性规避了价值观的直接冲撞,陌生化的审美、个体化的叙事和普适性的情感,这就是《我的阿勒泰》在国际传播中破圈的关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制片人徐萌这样复盘《我是刑警》的爆款方法论,“《我是刑警》是一部正面讴歌一线刑警35年奋斗历程的作品,如何避免写成好人好事,如何在悬疑心理罪案等多维度的市场路径中走出自己的路,我们找到的策略就是比真实更真实,比残酷更残酷,比伟大更伟大。”徐萌认为,今天的观众对任何故事都不会感到稀奇,“他们要看的是故事里真实的人,要看演员真实的生理反应,同样他们也渴望得到认知上的提升。”《我是刑警》从中国刑侦事业发生突破性进展入手,在行业发展的大结构中找到矛盾点与痛点,构建事件与冲突,沿着这个逻辑去设置人物故事,案件也要为主题和人物服务,通过这些案例去展示刑侦发展走向信息化、科技化和规范化的历程。

同样是去年的黑马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的爆火让该剧制作公司长信传媒的董事长郭靖宇感到欣慰。他直言公司在古装玄幻剧爆火的这些年始终没有急于跟风,而是坚持“练好内功”,“练内功就是对项目深度开发,不仅开发要用功,拍摄也要用功”。据他介绍,《唐朝诡事录》第一部拍摄时长就长达213天,在行业内几乎是赔钱的做法,经费大头都花在了制作费上。到了第二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做剧方式依然延续,直到“唐诡”IP大火,彻底被观众认可。郭靖宇透露,“唐诡”系列虽说是长剧集,但前三部已经写了26个故事,均可独立成章,每一个故事四五集的长度,一案一乾坤。“单元案件与长线的伏笔交织,让观众在迷案中见众生,在诡谲中窥大唐。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让这个IP陪伴喜欢它的观众,让主角团的足迹遍布华夏神州。”他说。

京产剧《六姐妹》今年开年大热,年代剧的更新同样备受关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从观众视角分析,认为《六姊妹》的慢节奏与生活流叙事,恰恰是算法时代的逆向突围。“观众渴望在快节奏中寻找情感沉淀,而真实感是共情的核心。”他以剧中大姐何佳丽的成长为案例,指出演员梅婷通过细微表情与肢体语言,将角色从隐忍到觉醒的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表演让观众相信,她就是那个时代的女性。”

古装剧的年轻化则在《国色芳华》中有了正确的示范,芒果TV编委会副总编辑、版权中心总经理任旭从平台运营角度分享了对这部剧的观察,“Z世代对国潮的认同感远超预期。”她认为《国色芳华》基于对青年用户的情绪共鸣和价值观契合的关注,一方面挖掘牡丹培育的情节,另一方面通过青春、情感元素让历史方式表达更轻盈,“创作上,也得益于导演等主创团队在视觉表达上对画面风格、镜头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构想,最终打造出了《国色芳华》这一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传统文化IP。”

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李湛基于其市场调研数据指出,Z世代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诉求已从娱乐消费转向情感共鸣,“他们拒绝说教与标签化,渴望看到真实立体的人物。”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完美世界影视业务负责人曾映雪也认为,在影视行业快速迭代的今天,长剧依赖于其独特的叙事深度和情感容量,承载着记录时代精神与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对于创新性、艺术性、情感共鸣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强烈。”

记者:李夏至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