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北京某民政局门口,64岁的王玉芩攥着离婚证突然笑了:"老于,这张纸我本该在1986年就问你要的。"
2021年北京某民政局门口,64岁的王玉芩攥着离婚证突然笑了:"老于,这张纸我本该在1986年就问你要的。"
于荣光低着头,手里还捏着片场带来的道具枪——这个拍过200多部戏的男人,终于在自己63岁这年,被生活上课了。
谁能想到,这位零绯闻的娱乐圈清流,会在花甲之年突然离婚?
更讽刺的是,全网都在给"被离婚"的于荣光算账:35年婚姻,妻子独守空房3000多天,他拍戏赚了1个亿,最终财产对半分。
但评论区却出现惊人反转——90%女性网友拍手叫好:"王玉芩早该离了!"
1986年的北京胡同里,24岁的京剧武生于荣光正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是接拍香港电影《木棉袈裟》
还是听从父母安排娶相亲认识的邮局职员王玉芩?这个后来在《新三国》里演关羽的男人,用行动演绎了什么叫"我都要"——上午领证,下午就飞香港拍戏。
新婚妻子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丈夫从香港寄回的影迷来信。当时港媒拍到的于荣光,白天在片场打戏,晚上在夜总会看李连杰电影学演技。
而北京的新房里,王玉芩正独自糊着漏雨的窗户。多年后她在采访中说:"结婚头三年,我以为自己嫁了个会动的汇款单。"
1992年儿子出生时,于荣光正在云南拍《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剧组人员回忆:"于老师接到电话时正在吊威亚,说了句知道了就继续拍爆炸戏。"
等他从片场赶回,孩子已经满月。邻居张大妈至今记得:"小王坐月子都是自己煮红糖水,有次晕倒在厨房,还是我们撞门进去的。"
1995年春节,于荣光带着20万现金回家——那是他拍《燃情狙击手》的全部片酬。
王玉芩看着塞满冰箱的钞票苦笑:"我要的是丈夫,不是ATM机。"
那个年代没有"丧偶式育儿"这个词,但她切身体会到:孩子发烧40度时,电话那头的丈夫正在说"我在拍跳楼戏"。
2003年非典期间,于荣光在横店隔离拍戏。王玉芩第一次学会视频通话,看到的却是丈夫和女演员对剧本的画面。
"他永远不知道,我戴着口罩独自带孩子看病时,多么希望有双手能搭把力。"她在离婚官司中这样陈述。
智能时代反而放大了这对夫妻的裂痕。儿子留学美国后,王玉芩的朋友圈全是转发养生文章,于荣光的微博永远在宣传新戏。
有次媒体拍到,夫妻俩在颁奖礼相邻而坐,全程零交流——王玉芩在织毛衣,于荣光在背台词。
最刺痛王玉芩的,是2016年儿子婚礼。于荣光因拍《庆余年》迟到三小时,到场时新人正在敬酒。
儿媳后来透露:"婆婆那天突然说你们要常回家,然后跑到洗手间哭了半小时。"而于荣光在婚礼现场被粉丝围着合影,完全没发现异常。
随着于荣光转型导演,他变得更忙。2018年王玉芩做子宫肌瘤手术,于荣光在西北拍《天龙八部》:"剧组停工一天损失50万。"
最后是护工推着轮椅上的王玉芩看落日,这一幕被医院保洁拍下,成了离婚诉讼的关键证据。
当63岁的王玉芩提出离婚时,连律师都劝她:"这么大岁数离什么婚?"
但她列出的清单震惊法庭:35年婚姻,于荣光在家天数不足2000天、儿子家长会出席率为零、双方父母去世时丈夫都在片场。
最扎心的是,结婚时的缝纫机还在,爱情早已生锈。
财产分割同样戏剧化:于荣光坚持"我赚的钱当然归我",王玉芩甩出35年账单——从1986年修房顶到2020年请护工,每一笔都记录在泛黄的笔记本上。
最终法院判1亿家产对半分,网友戏称这是"最贵迟到费"。
年轻一代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95后女孩说:"如果我老公像于荣光,结婚证就是卖身契。"
而00后男生反驳:"现在彩礼都要50万,男人不拼命赚钱结什么婚?"
这场持续35年的婚姻实验,暴露出传统婚恋观的深层矛盾:当男性还在用"我养你"证明爱情时,女性早已进化到"我要完整的伴侣"。
但另一个残酷现实是:63岁离婚的王玉芩们,真的能重启人生吗?拿着5000万,却要面对子女的不解、社会的偏见,还有深夜惊醒时的孤独。
而那些骂于荣光"渣男"的人,是否想过:这个男人35年没休假,难道不是在践行另一种责任?
或许婚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充满遗憾的完形填空。
当63岁的于荣光在深夜片场看着全家福发呆,当64岁的王玉芩在巴黎学油画时接到儿子电话,他们是否会想起1986年那个仓促的婚礼?
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点赞加收藏,我们继续深扒。
来源:深度娱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