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赵丽颖的成名路走得不容易。非科班出身,中专学历,在娱乐圈这个看脸又看学历的地方,她硬是靠着一部部作品闯出了名堂。
前言
赵丽颖这个名字,如今几乎成了娱乐圈"逆袭"的代名词。从农村姑娘到一线女星,她的故事确实挺励志的。
但最近关于她的争议也不少,特别是"文盲"这个标签,让她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说起来,赵丽颖的成名路走得不容易。非科班出身,中专学历,在娱乐圈这个看脸又看学历的地方,她硬是靠着一部部作品闯出了名堂。
《陆贞传奇》《花千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爆款剧让她成了收视保障。但人红是非多,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关于她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赵丽颖的“文盲”争议
最近闹得最凶的就是"错别字事件"。宣传新电影时,她把"与"的繁体字写错了,“與”错写成了“舆”,虽然外形相似但意思却天差地别。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还有把"灵界"写成"灵届","在看"写成"再看"的情况。这些错误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没什么,但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想走实力派路线的演员,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她采访中的表现也经常被吐槽,谈到角色理解时,翻来覆去就是"坚韧""努力"这几个词,很难说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宣传《幸福到万家》时,她居然质疑角色不现实,这种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让很多观众觉得失望。说实话,演员要是连对角色的基本理解都做不到,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她的演技。
新电影的尴尬处境
新电影《向阳·花》更是雪上加霜。这部片子她不仅出演,还参与了投资,看得出来是想转型证明自己。
但结果挺尴尬的,票房一般,口碑两极。观众吐槽剧情老套,她的表演也被说太浮夸。更尴尬的是,有专家点评她演技的视频,发出来没多久就被删了,这一下更让人觉得有问题。
其实赵丽颖的演技在电视剧里还算可以,但到了大银幕上就有点撑不住了。电影和电视剧的表演方式不一样,可能她还没完全适应。再加上这次角色本身就有争议,演得不好很容易被放大。
赵丽颖的未来该如何选择
从前"劈叉否认怀孕"的事又被翻出来了。当时为了澄清怀孕传闻,她特意发了张劈叉的照片,结果没过几个月就官宣生子。
这事确实挺打脸的,让很多粉丝觉得被欺骗了。艺人处理私生活的方式很重要,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很容易败好感。
不过话说回来,赵丽颖能走到今天,肯定有她的过人之处。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演戏确实有灵气,观众缘也不错。
农村出身没背景,全靠自己打拼,这种奋斗精神还是挺激励人的。只是作为一线演员,光有努力还不够,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都得跟上。
现在的观众越来越专业了,不是光看脸就能糊弄过去的。演员要想走得远,真得在各方面都下功夫。
错别字可能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文化积累的问题。演技模式化,可能跟对角色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关。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沉淀。
娱乐圈更新换代这么快,光靠吃老本肯定不行。赵丽颖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流量演员的共同困境。
怎么从流量派转型成实力派,怎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希望她能正视这些问题,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的好作品和好演技,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源:明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