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同样的错,为什么袁冰妍销声匿迹,宋祖儿却能复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3 11:11 1

摘要:2023年,袁冰妍因为被举报偷逃税,成为娱乐圈的“失踪人口”。

宋祖儿回归。

她主演的新剧《无忧渡》在爱奇艺开播。

上线首日,热度值直冲9000,云合播放量约1200万。

次日登顶,市场占有率飙升至13.8%。

微博话题活跃。

短短几天后,另一部由她主演的剧集《折腰》下证。

几乎在一夜之间,宋祖儿从“风波女星”回到了“热搜中心”。

曾经的低谷仿佛从未存在过。

为什么宋祖儿能复出,袁冰妍却不行呢?

2023年,袁冰妍因为被举报偷逃税,成为娱乐圈的“失踪人口”。

事情很快发酵。

税务部门对她进行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 297.38 万元;

对其关联企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 132.98 万元。

处罚通报一出,平台、品牌、剧组迅速切割。

原定播出的《倾城亦清欢》被撤档,主演名字从片单里消失。

她代言的品牌纷纷终止合作,连社交平台的合作商稿也瞬间归零。

此后,袁冰妍几乎“人间蒸发”。

没有复出消息,没有新剧上线。

哪怕粉丝为她喊冤,哪怕她在圈内并非孤例,但她始终没有等到重新复出的机会。

娱乐圈对“失德艺人”的容忍度,她的演艺生涯也为此画上了句号。

时间来到2023年8月,宋祖儿也陷入税务风波。

前员工实名举报她偷漏税4500万元。

这个数字远高于袁冰妍当初的金额。

网友炸锅,媒体跟进,多家卫视火速删稿,品牌也开始“断联”。

本该登上潘婷直播间的她,被临时撤下,官方微博封闭评论区,几乎成了“代言事故”的典型。

一夜之间,宋祖儿的演艺活动停摆。

她沉寂了近两年,几乎从大众视野中“蒸发”。

可2024年8月,她的工作室突然发布声明:“税务机关核查后,宋祖儿未存在偷逃税款行为,亦未受到行政处罚。”

声明还补充,她早在2020年起就对遗留问题做了自查自纠,已补税、无处罚。

这一声明成为“反转”的起点。

《无忧度》一开播,社交平台上,她的词条再次刷屏。

三天后,她转发了新华社关于税收政策的文章,被认为是“委婉回应风波”。舆论反响两极,但流量再次归来。

与此同时,她与张新成主演的《艰难的制造》已下证,《折腰》《阅读课》等剧待播。

2025年的剧集市场里,宋祖儿的存在感回来了。

一边是袁冰妍至今无声,一边是宋祖儿强势归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从表面看,这是“定性”问题的差异。

袁冰妍是被税务局实锤、处罚在案的偷逃税行为人;

宋祖儿虽被举报,但处理得当。

后者在法律意义上“不算失德艺人”,具备复出条件。

但问题并不止于此。

娱乐圈对艺人的“二次接纳”,从来不只是法律问题。

更是舆论、市场、资源、团队、舆情控制力的综合体现。

宋祖儿的公关操作非常克制:事件爆发后没有反驳,没有情绪化言辞,只在调查结束后才发声。

随后借由作品热播“冷启动”复出,没有搞哭戏、没有喊冤,转发新华社文章这步“润物细无声”,巧妙又高明。

而她的资源,似乎也早已为“解封”做好铺垫。

《无忧渡》能准点上线,说明平台和监管层已不再设限;后续剧集储备足,团队始终没撤,说明幕后力量对她仍有信心。

这一切让她没有完全沉下去。

反而像是进入“隐身”状态,等待风头过后,悄悄归来。

这就是区别。

袁冰妍没有资本护航,资源掐断,品牌撤离,粉丝基础也不够强悍。

而宋祖儿,有平台敢用,有剧集上线,有团队陪跑,有清白证明,更有情绪拿捏能力。

娱乐圈不是法庭。

不是只有“有罪”才会被封杀,也不是“无罪”就能复出。

更多时候,是看你有没有“翻篇”的机会,看观众愿不愿意重新接受你。

袁冰妍输在了“全面切割”,宋祖儿赢在了“缓冲余地”。

娱乐圈的记忆很短。但公众的选择,却很真实。

不是所有人都能“翻篇”,也不是每一次复出都能被接纳。

如果没有官方澄清,她可能也回不来。

如果没有作品质量,她也很难走得远。如果她情绪化回应或指责网友,舆情可能彻底崩塌。

这个时代,观众需要真相,也需要诚意,更需要实力。

来源:胖兔聊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