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一首名为《小小花园》的魔性洗脑儿歌一夜间火爆全网,也让演唱这首歌的黄老师成为炙手可热的素人网红。
当流量来敲门,有人肆意狂欢,有人选择转身!
01
传言挖出1个亿,黄老师怼得漂亮!
要说从来没有翻车塌房,却一直饱受争议甚至深受谣言困扰的网红,那一定非挖呀挖黄老师莫属。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2023年,一首名为《小小花园》的魔性洗脑儿歌一夜间火爆全网,也让演唱这首歌的黄老师成为炙手可热的素人网红。
黄老师是一名来自湖北武汉的幼儿教育音乐老师,在演唱《小小花园》这首儿歌的视频中,黄老师和孩子们拍手唱歌,在充斥着摆拍和低俗内容的互联网上,成了一道格外清新治愈的风景。
短短一周,她的抖音账号便涨粉400万,高峰时直播间人气破十万,单场直播更是有土豪就打赏超10万。
都说流量的尽头是直播带货,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火,黄老师也不例外。2023年9月,她便开启直播带货,30天内带货销售额便达到了100万至250万左右,她的粉丝量也爆涨至800万。
谁能想到,从去年开始逐步淡出网友视线、淡化幼教网红标签,回归家庭过起相夫教子生活的黄老师又摊上了新质疑。
有传闻称她凭借儿歌“挖呀挖”爆火赚了一个亿!还有人表示,就算没有1个亿,应该也有五百万。
不得不说,这个传闻确实挺离谱的。挖呀挖黄老师虽然在爆火初期打赏无数,随后很快便开启了直播带货。
可经历多次争议后,她不仅没有签约任何MCN公司,也早就关闭了打赏功能,甚至直播带货也逐渐停滞,基本不带货了。
而挖呀话黄老师的抖音账号“教音乐的花开富贵”目前粉丝数量为694.8万左右,最多只能算一个素人网红。
如果她能两年挖出1个亿,那有4千多万粉丝的东北雨姐,也不会在虚假宣传后选择赖账“跑路”了。
面对质疑,黄老师这次并没有选择沉默,在《生活的N次方》这档访谈节目中,她做出了的回应。
面对过度商业化,利用流量博眼球的说法,她表示:“真在意流量,就不会在爆火时消失去生孩子。”
而对于“挖”出1个亿这个传言,黄老师直言太离谱。现在的她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生活,下班后会在家里饭店帮忙。
有时候过多的解释反而显得苍白,有理有据的短短几句话,反而是最有力的回击。
黄老师回应虽然很简短,可单凭“真在意流量,就不会在爆火时消失去生孩子”这句话,就能让质疑她的人哑口无言。
因为确实如黄老师所言,如今的她,面对流量的漩涡,确实选择了转身。不再接受打赏,不再直播卖货,账号还在运营,视频也在更新,可更多的是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个一夜爆火的网红,在流量的诱惑下有着如此理性的选择,关于她的质疑真的该停一停了。
02
走红两年,质疑和谣言不断!
人红是非多,猪怕壮人更怕出名。挖呀挖黄老师两年前怎么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将面对如狂风骤雨般的质疑。
除了最新的“挖出1个亿”,过往的质疑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有人质疑她背离了教育初心,从此沦为了“流量收割机”;
有人指责她火了以后就想着快速变现,直播带货吃相难看;
还有人质疑她只不过是一位持有奥尔夫音乐培训证书的幼教,并不是正规的音乐老师,这和她的人设完全不符;
当然,质疑声音最大的问题还是儿歌本身。因为《小小花园》的原唱是桃子老师,并非黄老师的原创。不少人觉得黄老师抢了本该属于桃子老师的流量;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那些离谱的谣言。自从黄老师火了,什么”下海了“、”抑郁了“的谣言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发布来源不明的不雅视频截图,造谣视频里的女性是黄老师。
眼红黄老师靠流量赚钱就罢了,这些谣言实在可恶,哪怕作为旁观者,只要三观正常都会感到愤怒。
“当脏水向自己泼来的时候,清者自清是没用的”所以她选择了报警,还自己一个清白。
面对质疑和谣言,黄老师在社交平台写下了这句话。能看出来,比起愤怒,她更多的是无奈。
后来黄老师又在评论区回怼那些造谣的网友:“他写他的,我过我的,深渊可以凝视,但不要驻足。做一个快乐的妈妈,才能教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尽管如此,关于黄老师的质疑依然没有消停。
去年12月4日,“挖呀挖”黄老师都在抖音账号上发布了一条个人生日转场视频。
视频中,黄老师开着一辆黑色汽车缓缓停在树林里,车窗外有人捧着一块纯白色的生日蛋糕,上面插着代表30岁的两支生日蜡烛。
随后黄老师打开车窗,微笑着将数字0的生日蜡烛换成了1。
这本来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庆生视频,可网友又从中发现了“端倪”。
不少网友开始研究黄老师开的是啥车,有人说是迈巴赫,也又有人觉得不像。
随后挖呀挖黄老师挖出一辆奔驰的话题便上了热搜,大家都认为黄老师当网红实在太赚钱了,这么年轻就开上迈巴赫这样的豪车。
然而事件随后也迎来了反转,有懂车的网友表示,从内饰看这根本就不是迈巴赫,不过是改装的奔驰威霆,改装替换成了迈巴赫的前脸。
而威霆的售价在30-40万之间,虽然也挺贵,但和迈巴赫差远了。以黄老师的能力和家庭条件,开这个价位的车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在今年的2月,她又因为化身“早教王者”,抱着自己的宝宝唱英文儿歌再次受到争议。
原来,不少网友觉得她拿孩子当“引流工具”,这么小的年纪就用英文儿歌做早教,多少有点摆拍的嫌疑。
不过这次对于黄老师的质疑,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对0-3岁的宝宝展开英语启蒙教育,确实有点太早了。
但是和那些虚假宣传、偷逃税款、故意捏造事实的剧本相比较,黄老师抱着自家孩子做早教真不是什么大事。
就像大家替因“擦边”争议被封的吴柳芳打抱不平,还不是因为各大平台擦边内容泛滥,比吴柳芳尺度大的有的是,都觉得她实在有点冤。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一夜爆火的素人女网红、高颜值、洗脑儿歌、幼教这几个标签叠加起来对黄老师真不是啥好事,反倒让她成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03
一夜爆火的网红,为何总是被质疑?
黄老师的遭遇,折射出素人网红面临的集体困境:流量越汹涌,质疑越尖锐。
一方面,由于案例太多,公众对所谓的“一夜爆火”有着天然怀疑,因此催生出了“幕后推手论”。
在很多人眼中,素人网红的成功必定有团队包装、资本运作,甚至“暗箱操作”。即便黄老师两年时间里反复强调没有团队、不接广告,依然被贴上“营销人设”的标签。
另一方面,流量经济下的道德绑架无处不在。
当黄老师从幼师转型宝妈,网友立刻质疑她利用孩子博流量;
当她在最初爆火时开启了直播带货,也被批评背离教育初心,过度商业化。
这种质疑并不难理解,本质上是大众对于流量“真实性”的过度焦虑,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在没有短视频和直播之前,网民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主动寻找需要的内容。
而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有了短视频和直播,这种用户自己掌控内容的局面正在倒转。
以前的网民,也许会被搜索引擎误导,但大部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现在的网民,想看什么,能看什么早已不是自己说了算,平台算法掌控用户喜好的时代已经来临。
然而这两年,随着网民审美疲劳的加剧和认知上的觉醒,在算法打造的完美滤镜下,人们既渴望看到真实的生活,又对所谓没有剧本、没有签约MCN等类似的承诺充满着不信任。
一开始黄老师火了,被聚焦在放大镜下挑毛病。后来黄老师选择了“去网红化”转型,从教别人的孩子到教自己的孩子,恰恰打破了网红必须维持人设的规则,反而触动了某些人的认知底线。
面对质疑,黄老师最有力的回应不是辩解,而是行动。当其他网红在爆红后疯狂接广告、签公司时,她选择了一条反算法的路:退圈生子,回归生活。
她的选择背后,是对流量本质的清醒认知。在访谈中,她将流量比作老天给的幸运,坦言:“能拥有过就已经非常幸福。” 这种淡然,与那些将流量视为“人生救命稻草”的网红形成鲜明对比。
她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相:流量可以锦上添花,却无法雪中送炭。
当行业热衷于讨论“如何延长网红生命周期”时,黄老师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生命力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正如她所说:“喜欢就唱唱,不喜欢也无妨。” 这份恰恰让她避开了人设崩塌的宿命。
黄老师的选择,为所有素人网红上了一课:在流量面前,有时候退比进更需要勇气。
她没有被数据绑架,而是将流量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自家饭店帮忙、带孩子做早教、用儿歌传递快乐。
流量是时代的馈赠,但生活才是最终的归宿。真正的“网红”不必活成数据奴隶。或许,这才是对抗流量焦虑的最好答案。
来源:唐大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