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的元宵节,一场盛大的元宵联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群老年人和环卫工人、消防队员、武警官兵、外国友人一起载歌载舞,欢度节日。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老人,大部分都正处在与癌症的斗争之中。这群特殊群体,也正是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
2017年的元宵节,一场盛大的元宵联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群老年人和环卫工人、消防队员、武警官兵、外国友人一起载歌载舞,欢度节日。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老人,大部分都正处在与癌症的斗争之中。这群特殊群体,也正是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镜头下的主人公。
影片围绕着一位曾经罹患胃癌的“爷叔”老杨(全名杨新华)展开讲述。与电视剧《繁花》里“宝总”年纪相仿的老杨,在抗癌期间加入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随后还担任了俱乐部182个社区块之一的南京东路块块长。不同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癌症患者,老杨和他的南东块昂扬乐观、互帮互助、报团取暖,用歌声和笑声一同去抗击癌症,这群“最接近死亡的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拓展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让生命之花在绝境中温暖绽放。
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由郑跃执导、刘丽娜策划,历时七年创作,在上海艺术电影联盟的力推下,于2024年9月1日正式登陆院线。时隔半年,该片于2025年4月11日首度上线视频平台,在爱奇艺、优酷同步播出。《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在此时的开播,也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增添助益。影片对于增加大众对癌症的关注与重视,提高社会防癌意识,营造抗癌的良好氛围,推动癌症防治工作等,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极大的促进作用。
聚焦抗癌互助群体
打破“患者即弱者”的刻板印象
在众多以人物为主题的纪录作品中,历史伟人、明星艺人、不同领域的卓越之才等,往往是其中的主角。他们带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总能抓住观众的心,吸引人们去一探究竟。
但是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却将镜头对准了完全不同的人,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独具魅力与特色的地方。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老杨为首的,一群团结互助、共同抗击癌症的老年人。作为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南京东路块块长的老杨,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带领117名癌症患者投身公益,量血压、测血糖、锻炼身体、组织联欢活动,甚至在人民公园设立便民服务点,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
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却在做着英雄一般的壮举,他们的故事才更应该被记录和传颂。一位观众曾在看完影片后表示,“当看到这些抗癌老人在人民公园摆摊做志愿者时,惊讶于自己虽曾无数次路过那里,但为何从未停下脚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又有怎样的故事……”
所以,《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对公益性抗癌互助群体的呈现,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些大家所不了解,甚至有所忽视的人群,同时也为号召社会大众参与其中,一同帮助癌症患者起到了正向的宣传作用。此外,从影视行业角度出发,影片独特的题材和视角,填补了同类型作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并且为纪录片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该片通过对老杨等癌症患者一系列日常活动和公益劳动的呈现,颠覆了社会对癌症患者的固有认知,打破了人们心中“患者即弱者”的刻板印象。镜头中的癌症患者,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甚至更早,而且大部分都是工人出身,退休后的他们又面临癌症的折磨,甚至因病返贫。但在他们身上,依然能够感受到乐观、团结、无私而又勇敢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在影片中,他们会在元宵节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会为病友补拍婚纱照、举办金婚银婚等婚礼庆祝活动;会为患癌五年、十年的患者过抗癌生日;甚至还组建起了生命阳光骑游队,一起出去运动骑行。就如片中患乳腺癌11年的沈国珍老人所说的那样,自从进入阳光骑游队之后,自己每天心情都特别好,很多人看到她们骑行队旗子上“癌症康复俱乐部”的字样后,都会发出“你们真的是癌症患者吗”的感叹。
《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向观众证实,癌症病人并不是人们常规印象中气息奄奄、愁云满面的样子,他们从不是社会上的弱者,他们也可以积极阳光、独立昂扬、充满活力的面对生活。他们相互理解、彼此温暖,用另一种方式去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做自己人生的强者,让生命之花在绝境中绽放光彩。老杨表示,对南东块的病友志愿者们来说,生老病死是必然的结局,但能够坚持乐观地活下去,是他们始终的坚持。“人总会死,但要有尊严地活着。”
构筑真实抗癌群像
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叙事
去年,在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首映礼的现场,有观众曾发出疑问:主人公是否因为摄像机而刻意表现?导演郑跃回应称,在三年半的跟拍时间里,刚开始他们还会对镜头有新鲜感,但是后来已经可以完全无视拍摄团队的存在了。
在《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中,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感渲染,没有为了追求视觉冲击而刻意设计的情节,甚至没有一句解说来烘托气氛。全片大部分时间都采用类似“白描”的方式,将影片和现实近乎“透明”的链接在一起,简单纯粹地去呈现老杨和癌友们的生活状况。
导演郑跃
例如他们去医院复诊打针,去慰问托老所的老人,去体验运动项目,以及他们跟镜头的各种友爱互动等,每一帧画面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日常。这种贴近生活的记录,不仅是想要还原癌症患者最本真的人生状态,让观众感受到那份不加修饰的生命力量,同时也是幕后团队作为内容创作者,对纪录片创作原则的初心和坚守。
以真实为前提,《老杨和他的南东块》正如片名一样,构筑起一幅包括老杨和南东块癌症患者在内的多元人物群像。影片以老杨为“线”串联始终,这位退役军人在2011年确诊胃癌,动手术切掉了4/5的胃,并进行了10个月的康复训练。他在出院后的第三天就加入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并最终成为了南京东路块的块长。影片中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走访看望病患和困难家庭、沟通各种慈善工作等,而且这一切也都是他自愿自发的行为,没有从中获取一分钱的利益。人们常说,越是在困境之中,越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人性最善良无私的底色,都能够在老杨身上得以窥见。
老杨(杨新华)
除了老杨之外,和丈夫先后患癌、一边操持家里一边投身公益活动的徐佩丽;患乳腺癌11年、加入骑游队积极面对生活的沈国珍;相伴四十年,即便身患癌症也不离不弃、彼此支撑的秦扣富陈兰弟夫妇......这些身份背景、家庭境况各不相同的癌症病人,和老杨一起构筑起了当下抗癌群体的生存现状,在丰富影片叙事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更加多元、真实、全面的癌症群体生态。
不得不提的是,《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在塑造抗癌战士、展现他们抗癌历程与故事时,选择了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平衡叙事,给人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体验。影片没有刻意回避现实,一位病友因参与出游时不甚骨折,使得组织者老杨陷入官司纠纷;患肠癌、乳腺癌的郑春喜癌细胞扩散,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想化疗;还有片子结尾处那一张张原本笑意盈盈,如今却已悄然离世的面孔,这些发生在癌症患者身上的事,都在《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中得到了真实的记录与呈现。
书写现实,但不过分渲染悲哀与不幸,影片在情感与理性的尺度把控上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在泪水和痛苦的另一面,导演郑跃利用“反差的力量”将欢笑声、歌声放大,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外出游玩运动,互相加油鼓劲,着重展现这个特殊群体温暖、浪漫、向阳而生的抗癌历程。《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以更加轻松的基调来讲述本该痛苦压抑的抗癌故事,用一场温暖浪漫的“战斗”点燃黑暗中的希望之光,也将会给更多身处绝境的人带去生的力量。
重构纯粹生命价值
传递现实温度与人生启迪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精神压力和孤独感,有时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具有摧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指数与社交支持度呈显著负相关——即支持越充分,焦虑与抑郁水平越低。
影片打破了对于癌症患者传统意义上个体化的悲情叙事,将“同病相怜”升华为“同病相联”的集体行动。给家庭困难的癌友送菜送饭;过年期间去医院看望陌生的癌症患者,给他们送花和贺卡;大家聚在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样一群拥有情感共鸣的人“抱团取暖”,摆脱病魔的心理纠缠,给予彼此精神力量,在无利益冲突的纯粹关系中实现生命的能量共振。
在通过互助传递精神力量的同时,影片中抗癌群体造就和参与的一系列志愿活动,也为他们赋予了新的社会角色认同。老杨和癌友们的公益行为,打破了患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单一标签,实现了他们从“被救助者”到“服务者”的身份转变。
虽然也曾因此陷入麻烦甚至被告上法庭,但他们仍坚守初心,不仅从中收获了责任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更展现出“最接近死亡的志愿者”的坚韧与尊严。他们在奉献和服务他人中完成自我重生,同时也实现了对生命意义的全新定义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构。正如老杨所说,“不要问社会给了我们什么,而要问我们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我们要感谢社会、感谢热心单位对我们这个群体的关爱和支持。”
不仅如此,像老杨和他的南东块这样的抗癌互助团体,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在现实生活当中,除了癌症之外,还有残疾人、刑释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贫困人士等各种社会边缘群体,他们也都应当得到关注与重视。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公益性抗癌互助模式,为社会组织如何赋能边缘群体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本,展现出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影片中“抗癌战士”们温暖、浪漫的“战斗”故事,为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癌症患者带去了心灵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巨大力量,但与此同时,也给予了更多普通人对于人生之路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启发。那些正一步步逼近死亡的癌症患者,尚在乐观昂扬地面对人生,尽己所能去反哺社会,身体康健的我们更不应该虚度年华。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重新反思自我,懂得珍惜当下,快乐的活好每一天。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积极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人生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以真实为镜,将癌症患者的“死亡倒计时”转化为“生命的觉醒”,通过互助与奉献的力量,映照出他们在绝境中迸发出的生命光辉,让他们重获尊严与认同,同时也让社会在共情中反思生存的本质与价值。正如导演郑跃所言:“拍摄他们最大的收获不是这部影片,而是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再次认知!”这部纪录电影不仅是一部抗癌互助群体的影像志,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活着”的普世答卷。
4月11日,这部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提名的《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将首度上线视频平台,在爱奇艺、优酷同步播出。这样既有情感冲击又有社会价值的佳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