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现在的谍战剧却似乎陷入到了困境和迷茫当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曾几何时,谍战剧几乎霸榜了整个国产剧市场。
其经典剧集如《风筝》、《潜伏》、《红色》等都让观众赞不绝口。
然而,现在的谍战剧却似乎陷入到了困境和迷茫当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还有导演大庭广众之下把观众当成傻子,随随便便就拍完了。
这难道不是明晃晃的敷衍了事吗?
长此以往,谍战剧只怕是要彻底凉凉。
只是没想到这次北京卫视也出手了。
想来也是看不下去谍战剧的惨烈现状,着急为谍战剧“正名”吧?
作为一部经典巨作,《渗透》就算是放到今天也不会有人说它“过时”或者“烂剧”。
这足以说明,它很有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渗透》在剧情上和《潜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一部《潜伏》,可以称之为国产剧里的佼佼者。
那么,这部《渗透》又能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与其他侧重于通过情节来烘托谍战氛围的剧集不同,
《渗透》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人,来营造一个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暗藏杀机的氛围。
没有真刀实枪,没有枪林弹雨,只有一个个不断思考的头脑。
当不同立场的双方对峙,谁才能笑到最后?
在当时的情境下,处处都充满了敌人的陷阱,令人防不胜防,稍许差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该剧的故事线主要围绕许忠义(沙溢饰)被派遣到我军当卧底展开,以东北沈阳作为主要舞台,叙述整个故事情节。
不仅最大程度上展现了沈阳的风土人情,还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满足了细节控观众的需求。
《渗透》改编自肖锚同名小说,以抗战胜利前夕为背景,主要讲述许忠义从敌到友思想上的转变,到最后弃暗投明,开始了新的卧底人生的故事。
他一边在军统和共产党之间周旋,内心慢慢变得挣扎、矛盾。
当卧底期间,许忠义逐渐被我军思想感化。
他迫切的希望自己加入正义的一方,不论要付出什么那样的代价,不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最后,他下定决心坦白一切,同时向我党靠拢。
出于事实考虑,党组织决定利用许忠义在经济、战略等方面的长处为我军提供战略需要。
就这样,许忠义从卧底转变为反卧底。
他聪明勇敢、机智沉稳,懂得利用国民党军队的不足和弱势,巧妙的化劣势为优势,为我军提供了大量急需物资。
与此同时,许忠义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也愈加稳固,丝毫没有露出破绽。
即便如此,许忠义的老对手还是不断向他施招,并试图解决掉他。
许忠义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寻找破解之法,默默为组织流血、付出。
除了沙溢,还有一众演员的加盟为整部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
陈瑾、于越、曹炳琨、张佳宁等,每一位演员都为了自己的角色尽职尽责,直接提高了整部剧的演技水平。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他们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无尽的算计和数不清的权衡。
就连反派角色的塑造,也十分出彩。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考量。
该剧的制作班底也让人眼前一亮,虎子执导,钱滨编剧,剧集质量完全不用担心。
更何况,这部《渗透》是由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携手三家影视传媒公司联合出品。
央视出品,必是精品。
央妈这波操作,明显是为谍战剧复苏助一臂之力啊!
整部剧下来,会发现它采取了一个新的视角塑造人物,以讲故事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声无息的新款谍战剧。
总而言之,大家对这部剧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
自从2009年《潜伏》大火过后,大家对谍战剧的要求普遍高了好几个等级。
两者一比较,《渗透》明显面临着一种上不了台面的尴尬局面。
剧情稍微有些欠缺就会显得水平不够,演技稍微差点意思就会非常出戏。
虽然剧情与《潜伏》相似,但在各方面的表现还是比不过。
这对之后的谍战剧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
毕竟,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来源:阿丽影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