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这条路非常的不好走,因为就算不是舞蹈生,“声台形表”这四项课程之中“形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作为“演员练习生”的张连文要面对的第一项难题就是“掰腿”。
2019年寒冬,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突然被重新提起——张连文。
这个名字对80后、90后而言实在太过陌生,但在20世纪70年代,他却是家喻户晓的银幕偶像。
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工农兵代言人”,张连文曾红极一时。
在他事业巅峰期,如今的老戏骨唐国强才刚刚出道,朱时茂、刘晓庆等明星都曾与他同台飙戏。
然后后来这个名字几乎再也没有出现在主流影视作品的主角名单之中。
从台前到幕后,从万众瞩目到默默无闻,张连文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70年代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特殊时期”,张连文的事业高峰期就在这个阶段。
张连文本人出生在1945年的一个隆冬,在他15岁的时候他考上了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正式踏上了艺术之路。
艺术这条路非常的不好走,因为就算不是舞蹈生,“声台形表”这四项课程之中“形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作为“演员练习生”的张连文要面对的第一项难题就是“掰腿”。
15岁还没有童子功的他筋骨异常紧绷,根本掰不动,年纪尚小的张连文一想起练功就全身剧痛,以至于最后他在北京艺术学院是肄业的状态,都没有顺利毕业。
这也成了张连文一辈子的心病,即便后来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员,张连文也生怕自己再次陷入这样的畏难情绪,只能强迫自己面对它。
后来的张连文进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该单位的一名演员。
他参与的第一部电影是1973年北影厂导演林农所执导的《艳阳天》,这部电影里他出演的是合作社里的民兵排长肖长春,这个角色也算是奠定了他未来的戏路。
整个故事就是讲合作社受灾,男主肖长春带领群众自救,然而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的马之悦却从中作梗,和肖长春作斗争试图中饱私囊。
肖长春这个角色是个典型的“工农子弟兵”,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工作。
因为这部电影的原作同名小说很有名气,号称是“文革第一小说”,所以连带着男主张连文也打响了名气。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打榜刷榜,也没有什么“屠广场”“号粉丝”的行为,作为演员他们就是依靠一部一部作品获得的国民度带动自己的人气。
出道第二年他就接到了自己的事业巅峰作品之一的《创业》,这部戏的原型人物就是当时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精神的王进喜。
整部电影讲的是中国在最艰难时期的石油工业创业历史,当红的张连文是第一男主青年工人周挺衫,李仁堂出演华程政委。
这部戏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找到张连文出演这个角色据说就是因为看到了《艳阳天》里的精彩表演才做出的决定。
据张连文的儿子张旭回忆,他的父亲张连文演《创业》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为了有切身处地地感受,他只身一个人去到了大庆油田体验生活,和工人们一起同吃同住。
他的妻子和妹妹去看他,回来说他的眼神都变了,“跟谁都打招呼,说话特别大声,总有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这是‘入戏’了”。
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经纪人和助理什么的,演员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他们大部分戏份都需要自己亲自去演。
拍摄油田的戏份,当时的场地环境条件非常差,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他就住在没有任何保温措施的木板屋里。
四面的墙都不能贴上去,因为全都是冰冷的,一碰就是一个寒战。
生活条件不好,拍摄条件更差,拍摄的补光灯灯罩中间碎了一次,没有遮挡的强光就对着演员拍摄,眼睛都受到了损伤,一直到后面都看不了强光。
不只是《创业》这部戏吃苦,张连文的很多戏都受到了很多伤害,张旭还回忆父亲还曾因为拍摄摔下过马。
那是拍摄电影《巨澜》的时候,这部戏讲的是志愿军师长钟远带领自己的部队治淮水河灾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骑马的戏。
一着不慎摔下马之后,张连文还当没有事情一样拍摄了一阵时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疼得无法活动了,到了医院才发现断了三根肋骨。
再比如拍摄《海囚》的时候,
因为讲的是鸦片战争时期被贩卖的华工,所以他们很多戏份都是在船上。
船上又闷又湿,最高温度可能直逼40度,几个演员就在这里完成表演,好多群演都热晕了过去,当时张连文却没有叫苦,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作为主演都“娇气”着,什么苦也吃不了,怎么能要求其他演员为了这部戏去努力了。
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了张连文的70到80年代,也让他的事业巅峰期出现了很多佳作。
只要再拿到一个行业内认可的奖项,张连文就算是“名利双收”了,可惜最终他和这个奖项失之交臂。
当时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因为“整风运动”导致停滞,一直到1980年才正式恢复,最佳男演员的争夺也成了各路男演员的“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这次的第三届评选的就是1976到1979年的所有电影作品,这段时间里所有好作品的男主角们一起评选一个奖项,很多观众都觉得张连文值得一个奖杯。
可惜他甚至连参与提名的机会都没有拿到,因为竞争实在太激烈,包括《小花》这种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都没有挤进前三!
最终获得这个奖项的男演员是和张连文合作过的李连堂,他在电影《泪痕》中扮演男主角朱克实,确实备受赞誉。
而当时张连文参选的《巨澜》和《婚礼》两部电影确实也算不上他的巅峰之作,所以这次的失利也是天时不足的结果。
后来的张连文几乎几年才有一部电影播出,而且大多都不是主角,只是一些配角出演。
1997年更是做起了幕后,在影片《挺立潮头》之中担任摄制工作,也是令人不胜唏嘘。
2019年1月4日22时张连文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幸好他还有作品留存于世,即便年轻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要他们有机会探寻中国电影史,他们就会发现有一个发着光的名字叫做——张连文。
来源:章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