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深度解析,一个被逼疯的围棋老师,到底身处怎样的时代?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0 19:01 3

摘要:王宝强的新剧彻底火了,这部剧讲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故事,而是一个被生活逼到绝境的围棋老师,如何用下棋的脑子去犯罪的故事。有人说这是“年度最扎心剧”,也有人说它拍出了千禧年前后普通人的真实挣扎。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部剧的背景到底藏着多少时代密码?

王宝强的新剧彻底火了,这部剧讲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故事,而是一个被生活逼到绝境的围棋老师,如何用下棋的脑子去犯罪的故事。有人说这是“年度最扎心剧”,也有人说它拍出了千禧年前后普通人的真实挣扎。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部剧的背景到底藏着多少时代密码?

下岗潮后的生存游戏

如果你还记得千禧年左右的南方小城,大概能想象《棋士》里的场景:破旧的城中村墙上贴着褪色的旺仔牛奶广告,路边摆着电脑算命的摊子,人们腰里别着BP机,但有钱人却已经开始用上最早的翻盖手机。

崔业(王宝强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活着的。他是个围棋老师,本该是个体面人,可儿子得了一种叫“脊髓型肌肉萎缩症(SMA)”的怪病,老婆闹离婚,学校还克扣奖金。钱不够,尊严更不够。那个年代,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一旦跌出体制,连摆摊都不如。

有人觉得崔业黑化得太快,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懂,那时候的社会保障几乎为零,一场大病就能让一个家庭彻底垮掉。崔业的堕落,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现实根本没给他留活路。

没有监控的年代

现在的犯罪剧动不动就是天眼系统、DNA比对,但《棋士》偏偏把时间定在2000年,那时候街上没几个摄像头,破案全靠警察的“人肉搜索”。

崔业是个下围棋的,脑子比一般人转得快。他设计的“十三步脱逃术”,其实就是把围棋里的“围点打援”用在了犯罪上。警方查案靠经验,他反侦察靠计算,每一步都像在下一盘大棋。有意思的是,这部剧没把犯罪拍成炫技,反而让人觉得“合理”。

毕竟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一个聪明人真要铤而走险,确实能玩出不少花样。崔业的犯罪计划,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漏洞的缩影。如果没有亲哥一直咬着不放,想抓到他确实挺难的!

底层知识分子的最后尊严

崔业有个哥哥崔伟(陈明昊饰),是个警察。他俩就像是对立面,一个人在体制内风光无限,另一个却在底层挣扎求生,兄弟俩的对比简直残酷。这也是崔业最受伤的地方,为什么自己这么聪明,却毫无用武之地,只能看着高高在上的哥哥。

有一场戏,崔伟在庆功宴上意气风发,崔业却回到家里缩在角落啃冷汉堡。这种反差不是偶然,它精准戳中了那个年代的痛点:同样是一个妈生的,进了体制就是人上人,没进去的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崔业最后走上犯罪,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最后反抗。他不想认命,可现实告诉他:在这个棋盘一样的社会里,有些人天生就是棋子,再怎么挣扎也逃不出规则。他不信命,他以身入局,想要胜天半子!

这部剧最牛的地方,是它没把崔业拍成反派,而是拍成了一个被时代碾碎的普通人。他的犯罪计划再完美,终究赢不了这个不公平的世道。有人说这是“年度致郁剧”,但或许,它只是把那个年代的真相,摊开给我们看了而已。

看完这部剧,小陶有些好奇,你觉得崔业的悲剧,到底该怪他自己,还是怪那个时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我是故小陶一点号

相关推荐